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那么,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忽视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应试为目的教育,极大地妨碍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面对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3.
傅荣  申凯 《科技广场》2006,(3):16-18
21世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世纪,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所以教育必须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必须重视和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创新研究,探索教育创新的规律和策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科学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必须突出“高等职业技术”这一特点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内容,改变考试方式,给学生以尊重和宽容,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顾理琴 《科技风》2023,(12):25-27
作为为社会输出技术型人才的主阵地,高职学校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高职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更多优秀、敢于探索和敢于钻研的技术型人才。本文对“工匠精神”发展渊源进行介绍,结合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内涵及其培养的意义和培养现状,提出了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借助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外语专业大学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从“精英式”走向“大众化”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1)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要“面向地方”的需要,进而培养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外语应用型人才;2)通过校企合作,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外语人才;3)构建“外语专业+区域人才+创新素质”的课程结构模式。鉴于此,需要高校,包括管理者、师生和企业共同营建。  相似文献   

8.
于国 《科教文汇》2009,(18):177-177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教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以及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恩考,都会从数学习题中得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秀琴 《科教文汇》2007,(9X):89-89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新《课标》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因此,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归根结底还要靠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是,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模式单一,教学形式过死,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今天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就决定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此方面我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将课堂教学方式由陈旧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型"有用的合格人才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和重要要求,并全体家长和教师的唯一希望。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才,不那么容易。其实,首先要重视养成孩子的创新精神。这很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了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强化创造学教育,我们结合多科性大学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如何将创造教育与专业教学一体化,尝试建设多科性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本课题的理论模型1、三阶段三层次教学模式本课题提出的创造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型,可概括为“三阶段三层次”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制胜法宝是人才,具体来说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在于教育。我们目前的教育系统是属于“遗传型”,把知识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与创新教育相距甚远。因此,“遗传型”教育要向“创新型”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传统教育坚持“精英主义”教育,轻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批判精神,重视一致性,轻视差异性,重视科学教育,轻视人文教育,严重不利于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加强受教育者主动性与兴趣培养,增加教育过程的互动性与实践性,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切实转变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教育,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教师本身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最终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所谓创新型人才 ,是指具有“一专多能”或“博学专精”的知识结构的人才 ,是能把基础理论和开发应用结合起来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获得新的知识 ,而且能进一步促进这些知识的应用。使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获得实际利益。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品格及心理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 根除旧的教育思想 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创新人才的培养 ,根本问题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 ;一是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  相似文献   

20.
匡介惠 《科教文汇》2010,(33):50-5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学校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创新禀赋、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摆在突出的位置。本文试从"转变传统观念,确立主体地位;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探索精神;家校共同配合,磨砺创造意志;正视个体差异,培养独立个性"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