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媒体合作是媒体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文章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跨媒体合作为例,对跨媒体合作进行了一些梳理和思考,揭示了跨媒体合作为媒体发展开启了更多可能,而合作的继续深入还有待于一批全媒体人才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的研究,首先,阐述全媒体时代基本内容。然后,分析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具有实现内容丰富化、实现传播平台丰富化的重要作用。最后,为在全媒体时代下更好实现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给出完善传播渠道、积极联合网络企业、传统媒体企业加强合作、创建新媒体共享平台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郑宁 《青年记者》2020,(1):16-18
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生态治理体系,成为我国网络治理的新理念。2019年,随着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发展,媒体融合态势逐渐加深,全媒体时代即将到来。具有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特征的全媒体时代改变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我国媒体人将面临更多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丁红  胡年 《新闻前哨》2020,(2):75-7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媒体融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媒体最终融合与发展的结果与目标,因此媒体需要进行更加彻底的组织结构调整。面向5G构建全媒体传播生态,新时代的媒体融合创新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变革,面向5G的全媒体生态构建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主体、多种形态中建立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并更多地关注文化、意义等。  相似文献   

5.
刘英  李文亮 《传媒》2023,(16):72-73
全媒体时代对主流媒体的产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在分析当下主流媒体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不足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从主流价值导向、内容零差错、用户需求、评价体系建设、一体化平台搭建和人才管理等六个方面加强全媒体产品质量管理,为提升主流媒体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报业纷纷走上了媒介融合的道路,全媒体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多数媒体发展变革的主攻方向。从近两年的全媒体实践来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大型主流媒体都基本建成了涵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传播工具、多种传播技术平台、对受众有着广泛覆盖面的全媒体发展格局,极大丰富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和用户结构,在传统媒体技术与资源的重组过程中挖掘了更多的新技术潜能。  相似文献   

7.
<正>融合新旧媒体,提升分享平台效应。在全媒体时代,"竞争、合作、共赢"成为媒体发展的主题。由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所以可以实现相互联合、相互利用,以优势互补的形式形成分享平台效应,从而拉近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媒体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多元化运营手段,深入挖掘全媒体市场价值。在全媒体时代,要想使媒体的品牌获得提升,就必须把品牌的核心价值融入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两会:媒体战略转型练兵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10年两会报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跨媒体合作趋势明显,部分媒体集团"全媒体"格局初现,并获取了"全媒体"报道经验、锻炼了报道团队,为下一步向"全媒体"战略转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与目标。本文在传播主体关系视野中,考察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并重点探讨了全媒体传播体系升级的主导方向。本文认为,传播主体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关键要素。把握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现状,需要从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与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关系、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的关系、主流媒体机构内部新媒体编辑部与传统新闻编辑部的关系、不同行政级别主流媒体的关系、综合性媒体与行业媒体的关系等方面展开。面向未来,本文提出,我们要建设以主流媒体为核心主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新闻传播、信息服务、治理功能相统一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适应新技术、新变化、新环境的开放性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具有国际交流对话能力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0.
周晟宇  吕建新 《编辑学报》2020,32(2):209-211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各种新兴媒体形式和传播手段不断涌现,给面向市场的传统行业期刊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重点阐述在全媒体的大背景下,行业期刊如何打造自己的全媒体平台,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手段,做好融合营销。  相似文献   

11.
陈辉 《视听界》2015,(1):41-44
全媒体背景下,媒体融合成为主流媒体发展和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新常态本文从江苏广电总台36集大型全媒体新闻纪实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中的全媒体策划、运行以及文本、制播、传播模式等多角度创新入手,探讨全媒体新闻纪实节目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0,(5):11-18
范以锦:全媒体不是大而全 打造全媒体是大势所趋,但全媒体不能理解为大而全."全"中要有媒体自己的特色,要有拳头产品.同时,全媒体也不是完全由传统媒体自己来做,如果能够与知名的企业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广播媒体在全媒体时代迎来了新的挑战,广播编辑是广播媒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引领舆论和服务民生等一系列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把握广播事业发展脉搏、积极满足大众收听需求、丰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编辑工作也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本文从广播编辑工作入手,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工作的全新重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先行先试的"媒体深度合作试验田" 成都传媒集团的成立,绝不仅仅是为了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态的物理聚合,而是为了依托不同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优势嫁接、集约运行、资源打通等方式,形成各媒体的核心价值,实现规模效益和事业、产业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5.
王赛 《新闻世界》2022,(1):23-2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媒体融合,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随之改变。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面临着内容、技术、理念、人才等多方面的变革。在此背景下,编辑想要在全媒体时代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进行角色重塑和能力提升。本文就全媒体时代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余霞  程珊 《东南传播》2011,(12):62-64
媒介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媒介制度等的发展已发生了剧变,媒介与人的关系也相应发生改变。媒体内容极为丰富、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本质上代表何种媒体现象.全媒体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以全媒体环境为背景,通过探讨全媒体的真正内涵,揭示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而对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核心的“四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四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质量受学科馆员胜任力素质的影响较大。论文通过分析四全媒体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胜任力的现实性影响,围绕用户需求跟踪、资源数据呈现、社群化参考咨询、全链条数据服务等方面论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需要具备的四全媒体胜任力素质,提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成为科研型馆员、全媒体馆员、咨询型馆员与数据型馆员,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现四全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的理解2008年至今,一个名为"全媒体"的词语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学术界对全媒体没有公认一致的定义,主要观点有"营运理念(模式)说"和"传播形态说"。前者的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她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19.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1月29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国内顶尖的媒体品牌和国内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与阿里巴巴约定展开全面合作根据协议,南方都市报是淘宝天下在广东地区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0.
"齐鲁智慧媒体云"作为全媒体传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了大众报业集团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推进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服务功能、创新维度、融合探索等方面呈现"齐鲁智慧媒体云"支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过程,思考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