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民族文化的典型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字形才是汉字的本体,是汉字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字形研究入手,以《说文》为对象,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汉字造字,力求对汉字造字有一个新的认识角度。  相似文献   

2.
"这节课上,我们来举办一个班级吉尼斯!"综合课上,龚老师神秘地宣布道。话音刚落,全班立即炸开了锅。"世界吉尼斯"倒是久仰大名,可"班级吉尼斯"却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真是新鲜!同学们的嘴大都张成了"O"型,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相似文献   

3.
许慎所谓"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到今天为止,大体上还是一种可取的说法。其中所论"本无其字,依声讬事"的假借造字之法,使原始汉字突破了象物象事的表意造字束缚,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的造字途径。本文通过考察汉字乙、丁、卜、少的假借造字情况,揭示了假借造字之法对汉字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汉字字族的研究,是汉字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依据汉字字族理论,分析考释了《说文解字》中20个以"夋"为声符的形声字与"夋"的声义关系,从而分析得出它们在字形上有共同的发生源,读音上相同或相近,并且所记录的词义都同出一源,即是一组以"夋"为母文的同族字。本文在证实"母文表义"的同时,为汉字字族理论提供一组例证。  相似文献   

5.
聂焱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3):58-62,76
用"四书"创制的汉字是用比喻、象征等辞格式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和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其中比喻式思维模式是创制汉字的主体思维模式。用辞格式思维模式创造的汉字世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心灵化了的一种艺术性全息图式。  相似文献   

6.
"六书"是关于汉字的理论,"六书"是"写词法",即记录汉语的方法,并以此思想解释"转注"在记录汉语中的意义和作用。"转注"字的产生是为了增加汉字的区别特征,并使汉字系统更具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六书"不能够满足记录的需要,由此便产生了复音词,偏正式复音词和"转注"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的字。汉字的整个精神是一种以人为立足点的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自身的参照物创造汉字;二是汉字以人为立足点观照万物,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法造出的每一个汉字都逃脱不了人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口舌之品尝、心之所思和手足之所动。是人赋予了汉字以灵性和丰富的化内涵。和拼音字相比,汉字更具有感性信息和生命的活力。以我观物,万物皆备于我,这种人本精神使汉字作为汉化的载体,传承着悠久的化,并使之沉淀在我们民族灵魂深处,凝聚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及感知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赵明剑 《文教资料》2009,(15):35-36
汉字由是一笔一划构成的,"点"是汉字的基本笔画,在汉字中表示多种的意义.理解"点"在汉字中表示的意义,对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构造特点,理解其造字之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谈《说文解字》“同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意"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说解用语之一,它既沟通了造字意图相同的汉字,也解释了有相同参构意图的部件。"同意"对后人分析汉字字形有较大的影响,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同意"做了必要的阐释与补正。  相似文献   

10.
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形体构造与它所记录的词在意义上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古人由此总结出六书理论。凡是符合六书造字原则创制的文字为理性造字。以理性造字产生的汉字形体具有构字理据。汉字变异破坏构字理据,但其变异轨迹、动因和内部机制可以解释。凡形体变异能解释,可称变异理据。有的讹变形体经过改造,获得新的构形解释,可称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11.
本从现代汉字的字形特点出发,结合其所记录的语言的特点。把现代汉字解释为“在字的隶楷阶段中。记录现代汉语的楷书”。我们主张从现代汉字形体结构的实际出发来分析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既不回避、也不拘泥于六书理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汉字。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这对刚刚踏进小学校园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远不如阅读教学那样诗情画意,也不如写作教学那样异彩纷呈,更不比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生动活泼,它既是小学低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笔者接触"玩转汉字"第二个年头,过去一年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对"玩转汉字"课堂从最初看热闹的"门外汉"到今天的理性认识,这个过程中有发现,有实践,有困惑,也有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有一定的速度。从汉字本身的角度来说,汉字是较难掌握的一类文字,有相当多的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汉字又是世界上各种文字中单字最多的一种,我们经常用到的社会通用字就有10000个左右,最常用的字也有3700多个。对于缺乏生活经验且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识字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著名汉字学研究学者、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专家委员萧启宏教授的力作《汉字世界》在今年上半年问世了。《汉字世界》是“汉字全息工程”集大成著作,萧启宏教授研究了二十多年,翻烂了五本《新华字典》,翻烂了《辞海》,《辞源》,翻烂三套《汉语大字热》;他对《说文解字》以来历代出版的字典进行丁认真的普查,特别对《汉语大字典》二百字部首分别用在五万三千七百四十七个汉字上的频率、次序,作了精密的统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许慎所谓“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到今天为止,大体上还是一种可取的说法。其中所论“本无其字,依声讫事”的假借造字之法,使原始汉字突破了象物象事的表意造字束缚,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的造字途径。本文通过考察汉字乙、丁、h、少的假借造字情况,揭示了假借造字之法对汉字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低年级时就要掌握2000个左右。因此,我们要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生活巧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呢?一、营造氛围《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  相似文献   

17.
许慎认为汉字的起始阶段是依类象形的,这些汉字叫作“文”,其后在“文”的基础上滋生出形声相益的“字”.无论是“文”还是“字”均具有显意功能.“六书”是六种书写记录汉语语词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为一类,是汉字的构形造字法;假借自成一类,是汉字的借形造字法.汉字是一个系统.540个部首是构成汉字系统的子系统,它们既是构形子系统,又是语义子系统.  相似文献   

18.
尚栋梁 《初中生》2014,(4):30-33
正思考:书写时代的"没落"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我,如今,很少拿起笔在摊开的、洁白的纸上认真地书写。有一日看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被那些参与书写的同学和被写出来的一个个方块字深深吸引,无限感慨!我问身边的友人,你们可愿意书写汉字,他们的回答是:"好几年没拿笔写过字了""偶尔写,哈哈,那是签合同时……""写字太讲究了,难看了不敢写,敲击键盘多好啊,多省事……"  相似文献   

19.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梳理与探究"部分的第一个专题,主要有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汉字构成和汉字文化四方面的内容。对于汉字学生们是既熟悉又陌生,他们虽有十多年的汉字书写史,但对汉字起源、构字法以及汉字的文化了解较少;在形声字和书法方面,学生们只是略知一二,部分学生书写不认真。本文基于综上,希望激发兴趣,引起重视,推动探知。  相似文献   

20.
叶巧娥 《文教资料》2011,(11):83-84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了解和深刻理解汉字的起源和含义,窥见一条文化长河的波光潋滟,使识字课堂变得更有趣味,并通过对每一个汉字的识别以激发孩子头脑中的无穷想象,让学生把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形成一片放飞和遨游的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