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学生参与习作教学活动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习作素材,从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真情实感地表达,促使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享受生活,运用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抒发个性化情感内涵,有利于逐步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吕玲 《成才之路》2014,(34):70-71
正学生快速习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培养多种能力,如培养快速观察社会生活(看、听)与快速阅读文章的能力,快速感受、理解生活和文章的能力等。在培养学生快速习作的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快速思维能力。学生们只要具备了这些能力,也就具备了快速习作的基本功。快速习作包括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下面着重从看、听、读、想、说、写几个角度谈谈学生快速习作能力的训练问题。一、训练多看快看看——观察,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一扇窗户。在人类摄取的信息中,有80%是靠"看"得来的。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如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小学生的习作写的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体会生活。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过程中,我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作文来源于生活,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生活入手。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因此,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作文之路,是一条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从命题教学发轫,命题作文开始以后,习作过程本质上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于"过去时"业已摄取的"水",重新通过自己的形象记忆和感情记忆拿出来"淘米烧饭"。作文教学大多从小学生开始,但他们处于学习习作的起步阶段,没有经历过摄取生活素材的训练,也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双手摄取过博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强化开放意识,才能指引学生作文回归本真。唯有向生活开放,让学生思维开放,让学生情感开放,才能使我们学生的习作更加彰显主体的生命本色、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习作形式的生态本色。文章联系当前作文教学严重偏离课标的倾向,从"本真"的视角深入探究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摆脱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困境,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生活中摄取作文素材。开放日记形式,促进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启动观察的连接链条,用学习目标指导行为训练,是一种习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摆脱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困境,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生活中摄取作文素材.开放日记形式,促进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启动观察的连接链条,用学习目标指导行为训练,是一种习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真情实感乃文章感染力、生命力之所在。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情感体验就能唤醒激活学生的习作之泉,只有让学生的习作之泉充满情感、充满活力,学生的笔才能谱写出动人的诗篇。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的细节,学会体验习作的情感。只要有了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学生的习作就会为“厚积而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永安 《广西教育》2013,(45):39-39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表明他们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学生只有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对此,教师应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并在习作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真情实感乃文章感染力、生命力之所在.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情感体验就能唤醒激活学生的习作之泉,只有让学生的习作之泉充满情感、充满活力,学生的笔才能谱写出动人的诗篇.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的细节,学会体验习作的情感.只要有了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学生的习作就会为"厚积而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这样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习作教学:“习作即生活”,学生有生活为什么写不出表现自己真实生活的习作?这表面看似是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困难,其实,折射出我们习作教学的不足。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情感的需要,因此小学生习作教学应关注“人”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每当要写作文时,学生就会有无从下笔之感。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小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人体的五员大将进行观察,着力培养学生从周围撷取习作素材的能力,把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及时  相似文献   

14.
韦艳蓉 《广西教育》2013,(37):74-75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新课标首次提出了“习作”的概念,明确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习作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习作过程中积淀文化修养,抒发真情实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只有进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让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广泛积累习作素材,进而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内心的感受,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尽管各种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引导,可一提到“作文”二字,学生们望文生畏,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实践证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情感基础;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是关键;从借鉴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是方法;重视习作评价是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必先关注学生的习作兴趣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的情感也就调动了起来,习作中的表达、对中心的体现等,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从找准学生的兴趣共同点、营造"我手写我心"的习作氛围、提高学生在兴趣中表达自我真情实感的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菊云 《广西教育》2014,(29):13-13
正习作评改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评"侧重于引领和指导,而"改"侧重于斟酌与修正。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习作评改思维空间相对狭隘,主要体现在评改形式单一、目标空洞、评语概念化等。如何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应当多元化,学生在习作评改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一、凸显师生角色定位,构建习作评改的框架从教师层面来看,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再度指导,从学生层面来说则是习作的二度创作。习作评改既需要教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感悟生活积累语言表达情感这三块木板,帮助学生越过习作困境之河,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做习作的主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学生作文难、作文空的现状,我们探索出"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两把开启作文教学难关的"金钥匙"."生活积累"主要是积累生活材料,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阅读积累"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写作技巧,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通过观察摄取、访谈摄取、视听摄取、阅读摄取等途径,丰富学生的材料积累;通过生活积累中感悟、阅读积累中感悟和倾心感悟,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并通过课堂运用、随机运用、活动运用、创造运用等多种方法历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效.  相似文献   

20.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