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公开教学课中,有位老师让学生质疑《台阶》,学生提出质疑:作者在《台阶》一文中对父亲是有思考的,父亲修建新房,将原有的三级台阶建成了九级台阶,但建好了九级台阶的父亲并没有享受到快乐,这是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互助学习,其中一位同学认为:父亲建起九级台阶就衰老了,这是可悲的。老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并没有深究,而是简单地说:建新房,筑起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讲《台阶》一文时,我围绕"尊重"一词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若是文中的"我"怎样帮助父亲走出"若有所失"的迷茫,获得真正的尊重?2.当今的农民获得尊重了吗?请阐述理由。两天后,在黑河市初中教师公开课大赛中听了两位老师讲的《台阶》,不禁引发了我对"台阶"的再度思考。这两位老师是从父爱的角度解读"台阶"的,其中一位还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父亲无言但厚重的爱,由此引发学生大谈如山的父爱,倒是很感人。不过,  相似文献   

3.
张光云  王志林 《海外英语》2014,(14):230-231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一发表,便受到读者的好评。斗风筝在阿富汗是一项主要的体育活动,喀布尔的天空一年四季都飘着形态各异的风筝。"风筝"这一意象具有文化隐喻性,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该文从阿米尔和风筝、阿桑和风筝、阿富汗和风筝三个方面来解读风筝的意象。  相似文献   

4.
阿特伍德借<使女的故事>来表达她对人与自然、男女关系、政治体制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而这种深刻的见解又依赖于大量简洁隐喻的作用.镜子就是这种简洁隐喻的一个突出例证.镜子及其引中物在小说中出现了20多次,寓意颇丰,大致可以归纳为6类,多层面多角度地映射出作者对世人所关注的问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5.
阿莉·史密斯的《纵横交错的世界》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所遭受的多重创伤。运用创伤理论相关观点,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小说主要人物遭受的创伤进行剖析:亲历二战的梅和费伊余生被战争之伤笼罩,马克和巴尤德一家等社会边缘群体遭受着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带来的创伤,对自我及热点的过度关注、老年人的生存困境等反映了现代人正经受的社会文化创伤。《纵横交错的世界》中对创伤的书写反映了阿莉·史密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突破生存困境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却将译者边缘化。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以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阿富汗地域文化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在该小说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分析译者主体性影响因素对翻译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递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快餐文化、垃圾文化泛滥的今天重读文学精品,总会有不同寻常的感触与收获。就拿郁达夫写于1934年的散文《故都的秋》来说,它文质兼美感人至深,陪伴了好几代中国人的成长,时至今日还让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为什么《故都的秋》会有这样的魅力呢,让我们走进作品、走近作家,去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我国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两大失误:一是过分突出和夸大了它的性欲论思想;二是片面地强调了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从而湮没了它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性解放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全面客观评述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在诗作《克鲁索的岛》中,将《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塑造成诗人自己和加勒比民族的代言人。沃尔科特借助克鲁索这一意象,言说自身的真实,表现历史的缺失.文化的焦虑,自我意识的寻求,以及对于文化创造、融合与回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异域的人》塑造了迥异于中国史书记载的班超形象,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即:借助千年前的班超面对异族文化时复杂微妙的心态,折射出二战后日本经历美国文化输入时国民困惑不安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文,我大胆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面对卡罗纳的悲痛,大家是怎么做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使学生品出了浓浓的爱意。一抓老师的语言,感受爱师:说到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我想你们一定听到有个人的声音一直在卡罗纳的耳边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响起。在脑海里面快速搜索一下,谁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意?生:"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  相似文献   

13.
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主要人物有阿米尔、哈桑和频繁出现的物件风筝,笔者意将这三种承载不同文化隐喻的意象进行二元对立分析,试图分析其对小说结构带来的叙事张力,以及如何丰富小说人物的人性内涵和作品的主旨思想。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连续过程。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征是时序性。因此,在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教学的初始阶段,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按时序性来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因为时序是唯一能够将一切历史事物贯穿起来的线索,时序思维能力又是历史推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本文从犹太民族的历史以及贝娄的犹太家庭环境谈到犹太元素对贝娄的影响。又从美国文化对贝娄的影响和同化,谈到他的犹太灵魂和美国生活发生的矛盾冲突以及碰撞交融。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作为表现犹太性和美国文化冲突的范例,对于深入理解贝娄的写作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李清照研究向来是古代词史研究的重点,历史积累丰富,近几十年来又更加繁荣,作家生平考证及本体论,作品的注释、编年、欣赏、评价,词人的文学史地位以及词学理论的研讨一波波地涌现,形成了古代文学园地的一方胜景。经历了几十年的精心经营,有许多前辈专家构建了李清照研究的高屋广厦,开拓了当今学人的视野。但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说李清照研究已逐渐走向了穷途,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理论上的难以超越,  相似文献   

17.
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的关系,无论对学习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中共党史学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它有助于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深刻领会邓小平的史学思想,有助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史研究资政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最后一课,既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传统授课方式,多按照时代背景、思想家的主张、思想的影响和局限三个方面来讲,典型者如:"晚明的激荡""士人的觉醒""历史的回声"作为课堂环节,其实就是"背景""内容""影响"。[1]虽脉络清晰,但较为枯燥、死板,不能呈现出思想史的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武晓伟 《中国教师》2014,(23):90-95
<正>进入性别研究领域已经有七八个年头,女性主义的作品也读过一些,但我一直不敢用"女性学者"来标明自己的身份,最多算是一名女性"学着",学着去理解和解读那些历史上和现当代的勇敢而坚定的女性们。《女权辩护》也被译为《女权辩》,是英国18世纪  相似文献   

20.
"垮掉的一代"文学属于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作者以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试验来反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和市侩文化,追求极端的个性自由,在生活中放浪行骸,在文学中蔑视传统."垮掉的一代"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和其代表作<在路上>,在西方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