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键能力是与具体职业和专业课程无关,而对现代生产和社会运行起关键作用的能力。本文从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开发体系、培训体系、标准体系和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钟贵森 《考试周刊》2022,(49):111-115
“关键事件”是指会对学生产生强烈刺激而引起共鸣,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启迪学生思考问题、知识等的有关事件。把握好课堂的教学关键事件,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至关重要。基于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质疑情境、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巧妙使用多媒体技术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课堂教学的关键事件,从而使学生积极学习,深入思考、讨论和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能力指的是对人生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职业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关键能力基本内涵出发,对职业教育与关键能力之关系,对如何通过职业教育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之策略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键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综合能力,运用哲学理论对高职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特别是对关键能力的内涵、高职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思路、路径进行理性思考是提高高职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勾勒关键能力,打造优质生活——OECD关键能力框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能力是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之集合,是一种通用能力或横向能力,从而使得每个人具有追求完美人生的热忱,以积极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进步的本领和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充分就业的表现。关键能力框架的核心是"个体的自我认识能力",表明其心智成熟、道德完善,勇于为自我学习和行动负责。  相似文献   

6.
深度思考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是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核心要素.要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教师就需要从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角度设计和实施教学,通过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开展思行结合的自主探索,实施有教师指导的合作交流,展开有梯度的引导质疑等路径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当前数学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改变目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样态,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学习、动脑思考,在自主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8.
9.
德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是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我国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必须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关键能力是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普适性、可迁移性、持久性、整合性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构建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开发各专业关键能力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并且学生的关键能力评价以行业、企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1.
12.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通过教育考试策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对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焦点——核心素养进行审视发现,核心素养作为一种“精致型符码”,是个体获致“流动的自由”和“本体性安全”的文化资本,它代表着西方发达国家、国际经济精英的利益。核心素养具有隐蔽功能。国际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虽然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但是也会给全球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超越了国际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内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核心素养框架下,社会责任是价值观素养的核心成分,更是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关键素养。通过对各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及地区所遴选的社会责任素养及其内涵进行比较,同时综合社会责任结构的实证研究,本文提出社会责任素养主要包括家庭责任、集体责任、国家责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是个人认知、情感和能力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应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与开发新课程相结合,注重基于情感体验和过程评价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日本最长执政首相安倍晋三在第二次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在课程改革方面,第二次安倍政权不仅继承了"宽松教育"时期的"生存力"核心素养理念,而且通过更加具体化的"资质能力"概念完善和发展了"生存力"核心素养理念,并通过建立面向社会的课程体系、提倡"主体性对话性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强化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等三大举...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的高度关注具有广阔深远的背景,是当今时代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职业流动化、竞争白热化等特点的必然要求。国际社会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措施及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其存在的困惑也是我们应当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8.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知识与见识、能力与思维、思想与信仰、人格与个性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高考试题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及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对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产生的背景、核心素养框架搭建原则及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组织制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最为关注的是以语言素养、数学素养、咨询科技素养为代表的领域素养,以及以自我认识与调控、创新创造力、自主独立、公民素养、沟通与交流为代表的通用素养;其他培养目标则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未来在修订与完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时,应更加关注培养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是以"终身教育"为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提出来的,落实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而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标准改革是完成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梳理澳大利亚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标准制定的缘起,分析澳大利亚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框架结构,指明澳大利亚核心素养在学科课程标准中体现的特点,并总结其对中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启示——以核心素养促进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整合;根据核心素养调整或重组内容标准;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成就评价标准;根据成就评价标准设置表现样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