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7个新闻版里,《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新闻界,《冰点时评》的热度仍有增无减,成为《中国青年报》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笔者认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打造自身特色、凸显言论的力量是读者喜爱的缘由之所在,也是它留给新闻评论性栏目最突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3,(2):3-8
<正>【个人简介】赵涵漠,女,《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后加入《中国青年报》。她擅长时政、社会、文化领域报道,以人文的态度理解这个时代,以多维度的视角审视这个时代。她记录时代的方式不是通过宏篇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她的记录客观而有力量,细节饱满、充满质感,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记录历史的进程中,人物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意义和作用重大。由于改革浪潮和平民化思潮的冲击,曾经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和媒体格局有所转变,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越来越难以像以前一样产生轰动效应。与此同时,非典型人物报道愈来愈被重视。《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的人物通讯作为非典型人物通讯的代表之一,以其用精彩故事承载人物、突出表现人物个性、在场景中刻画人物等写作手法,在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化中,通过普通百姓"不普通"的命运来反映人性的真善美及社会变迁,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和赞誉。作为长期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笔者长期学习和研究《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并在编辑指导下采写了一些人物通讯。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习体会和采写感悟,浅谈非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张国 《新闻战线》2020,(6):62-64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以提升新闻从业者的叙事能力为抓手,强化报道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比任何时候都紧迫。中国青年报社旗下栏目《冰点周刊》,调整工作节奏,创新内容版面,坚持为受众提供"不简单信息",力求让细节抓住尽量多用户,努力避免"讨好用户"倾向,无论是产量还是形态上,都有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态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报道越来越难以和读者产生情感共振,而以"关注普通人为主"的非典型性人物报道却大受欢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的人物报道作为非典型性人物报道的代表,以其"关注普通人稀缺的特质"的选题和破题技巧,在大时代的脉络中把脉人物,写出小人物的命运感和时代感,通过书写小人物来达到为同类型社会群体立传画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叶艳芳 《新闻世界》2010,(10):31-33
如何提高深度报道的采写质量?对一些非事件性的题材而言,民族志方法是值得借鉴的。本文以《冰点》特稿为例,阐释了在深度报道采写中实践民族志方法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例,通过分析<中国青年报>上塑造的残疾人形象,研究媒介如何全面准确地呈现残疾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10)
<正>个人简介谢湘,《中国青年报》原副社长。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先后担任驻站记者、编辑、记者部主任、副社长兼教育科技中心主任等职。新近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担任驻校访问记者。代表作品有《揭开"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9.
今年,来自数十家校园媒体的"记者",与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起,在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组的指导下采访所在学校师生、各阶层人士及部分两会代表委员,把大学生对两会的关注传达到报纸上、网络上,使大学生们轻松"对话"两会,便捷"问计"民生.  相似文献   

10.
媒介议程的来源问题是议程设置理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其中就包括媒体之间的议程设置.本文通过分析评论议题即新闻由头的具体由来,旨在探求当下我国媒体中哪些媒体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及由此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丁丹丹 《新闻世界》2011,(7):178-179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当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媒介的影响力日渐突出,成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一面重要镜子。本文主要对报纸关于城市的宣传和报道做实证调查,以2010年的《中国青年报》为例,分析报纸对城市传播力的影响,以及政府、企业商家、百姓和宣传媒体自身对城市传播的态度,同时探讨报纸在进行城市宣传时的主要倾向以及这种倾向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任雪瑶  郭中南 《今传媒》2014,(12):45-47
自2009年起,随着我国官员子女在用人选拔等方面被报道出的种种问题甚至违法行为,"官二代"一词正式见于媒体的纸面上,也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文章选取《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从"污名化"理论切入,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尝试归纳评价媒体对"官二代"群体的报道。同时,总结报纸及其他媒体上的建构的"官二代"的主要形象,分析媒介"标签化"报道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视角也就是新闻角度,是指新闻采写者把握新闻的着眼点。新闻视角对于新闻价值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及其网站2009年相关的征兵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其报道视角的特点,并对提高征兵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重要基因,是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在大众传媒发挥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镜像反映。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包括广告)作实证分析,剖析媒体报道(包括广告)中政府、企业商家、市民以及媒体自身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及其行为,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节日在大众传媒中的呈现样态,找出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与大众传媒的报道偏颇之间的关系,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媒体表达天生的"公众性",使得两者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如此,但两者的和谐并不是天生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执行效果,媒体表达的与之联系、影响大小常常应了那句话:焉知祸福.对于刚刚将公共政策承认为公共政策,而不是只靠行政命令了事的中国行政管理来说,对于刚刚将媒体表达看作为公众服务的新闻传媒业来说,一切都在尝试着向前走,一切都还在路上.  相似文献   

17.
杨慧芸 《新闻界》2005,(6):121-123
记者在新闻写作中使用直接引语,能够作为支撑调查的有效证据增加报道的可信度,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人情昧,体现人物个性,改变新闻的节奏和韵律。同时,新闻媒体可以利用新闻人物之口说出媒体希望表达、但却不便公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但是,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媒体(报纸)的直接引语使用情况仍然不尽人意。本文把直接引语的问题细化为若干假设,用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18.
牛媛媛 《新闻世界》2010,(8):177-178
本文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形象呈现、报道内容四个方面探讨《中国青年报》的相关白领报道,分析影响白领媒体形象的因素,提出媒体如何平衡白领报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庄园 《新闻窗》2013,(5):57-58
在灾难发生的瞬间,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类人往里走,一类是军人,一类是记者。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中,记者努力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把自己融入到灾害现场和灾民生活里,实现从外围的旁观者到现场的亲历者的转变,从激动的目击者到清醒的审视者的转变,在对新闻现场的无限逼近中,完成对灾民记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马凯 《今传媒》2011,(4):57-58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例,通过分析和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报道,研究金融危机过后大众媒体是如何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