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众所周知,流行病的发生有周期性,每隔几十年、几百年就会发生一场大灾难,像个定时闹钟一样随时发作,却不知道时问会被涮到何时。回顾上世纪困扰人类的七大瘟疫,不论是已经被攻克的,还是未被攻克的.在这个世纪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在下一轮瘟疫爆发之前,有必要审视过去,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应对未来。  相似文献   

4.
5.
瘟疫的警示     
文章通过解读丹尼尔·笛福的《伦敦大瘟疫亲历记》 ,描述了人类在瘟疫面前的世态百相 ,揭示瘟疫对人类的危害、影响与警示 ,以及人类对瘟疫灾难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瘟疫是古代中国屡见不鲜的顽症,温州历来是瘟疫常发地。钩沉古籍文献史料,征引正史、方志、笔记、医书、报刊、报告、诗文等,以年代为顺序,梳理1949年以前温州瘟疫的灾害状况,发现从唐代至民国,历代大型瘟疫史不绝书,清代及民国尤为详细具体。应对瘟疫,民间、官府、医界三方构成合力,展现出各种防疫抗疫措施,既有迷信与习俗行为,也有科学行为,其中不乏产生良好效果者,如早在北宋就实行隔离法。但鉴古知今,只有医学与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控制与减少瘟疫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网课实录”。狭义上讲,“人类瘟疫”是这门网课的特殊语境,“人文导引”则是这门网课的课名①。广义上讲,人类历史,无论中外古今,瘟疫并非罕见,当灾难降临时,如何从人文精神的层面引导学生,则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之所在。在全民抗疫时期如何阐释并实施人文导引?以“人”为元关键词,依次在四大层面实现人类共同体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人的历史与使命,人的生命与爱恨,人的天性与审美,人的仁性与理性。  相似文献   

8.
奇云 《生物学教学》2003,28(9):40-44
人类与传染病之间打的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 ,聪明的人类已经彻底歼灭了天花 ,也让脊髓灰质炎、麻风病等遭到重创。但是 ,传染病从未停止过威胁人类 ,我们实在没有理由高枕无忧、掉以轻心。为了让防疫警钟长鸣 ,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彻底胜利 ,让我们记住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吧 !1 鼠疫———危害最为惨烈的传染病鼠疫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危害最为惨烈的传染病之一。这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疾病 ,啮齿类动物 (特别是野鼠和家鼠 )和它们身上的蚤类携带该病菌 ,并传播给人或其他动物。《圣经》记述 ,公元前 7…  相似文献   

9.
丹尼尔·笛福《伦敦大瘟疫亲历记》的瘟疫书写体现了神学解释与理性解释并立的二重性,这代表着英国瘟疫书写传统的转向。笛福瘟疫书写中的二重性源于18世纪初启蒙运动的理性本质与神学因素、清教主义的理性因素与神学本质分别对笛福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神学解释和理性解释各自的缺陷、不足也使二重性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80):27-28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决定雅典发展方向与终极命运的重要转折点,而瘟疫在雅典爆发肆虐,使得雅典在这场战争中的优势尽失并最终失败,雅典开始走向衰亡。本文探析瘟疫对雅典军队、个人、社会的影响,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雅典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唐和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的瘟疫低发期,但在部分时段也存在高发特征.这一时期瘟疫发生的特点,表现为时间上的规律性,空间上的集中性和发生频率的无规则性,且危害程度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清代对瘟疫的防预与救治颇为重视。囿于医疗技术水平,清代北部地区的瘟疫防治多依靠于中央。康熙皇帝统治期间,在北部地区瘟疫的预防与救治方面采取了积极的举措,使清代中央对瘟疫的防治系统初成规模。  相似文献   

13.
14.
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当下,任何一种疫病的爆发和流行终会将全人类拉进一个共同的命运漩涡之中,应当借助文学的力量,通过研究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经典瘟疫文学作品来不断提升对疫病的认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用文献资料梳理法及数据分析法对传入中国的西方经典瘟疫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阐释中国对西方经典瘟疫小说的研究特点及既...  相似文献   

15.
福建人民早已认识到气候的失常能导致瘟疫的流行。瘟疫的流行给当地的社会风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岁时节日风俗中有明显体现。瘟疫的发生必然引起人类社会的种种反映,福建古代的瘟疫在其当地风俗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并且有许多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人类曾经饱受瘟疫的折磨。但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战胜瘟疫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也越来越强,在与瘟疫的较量中逐渐占了上风。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首创接种牛痘。从此人们用牛痘疫苗预防天花。1882年,德国医生科赫运用先进的细菌学技术分离出了结核杆菌,1884年又分离出了霍乱杆菌。1885年,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征服了狂犬病。1890年,细菌学家贝林和北里柴三郎,第一次使用了对白喉有免疫作用的白喉抗毒素,使白喉的死亡率大大下降。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脱颖而出。1928年,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清嘉道之际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严重的霍乱疫情。疫情来得突然,传播迅猛,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对普通百姓和社会上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疫流行期间出现了瓜果有毒、鬼神司疫等数量众多的谣言,事实上,这些谣言是社会群体心理的一种反映,特别是民众对威胁的抵御性反应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公元6世纪40年代,"查士丁尼瘟疫"在拜占廷帝国境内首次爆发,并于541—544年间迅速蔓延至地中海沿岸的亚历山大里亚、君士坦丁堡、安条克、罗马等众多城市及地区,导致疫区居民大量死亡。之后,在地中海周边地区的人口尚未完全恢复之时,瘟疫分别于558、573、590、599年四度在帝国境内各地复发,令拜占廷帝国的人口出现了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汉末瘟疫不仅对政治、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还对建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汉末瘟疫造成人口锐减、经济衰退,直接影响了战争资源、战争胜负,因此也间接影响了政治格局的形成;汉末瘟疫造成大量文人的死亡,强化了生命意识的自觉,影响了文学主题的书写,从而刷新了建安时期的文学生态;汉末瘟疫所造成生命意识的强化、忧生之嗟的生成、死亡主题的勃兴,进一步影响了建安文学苍凉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