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受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区位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本文对区域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及其演化进行分析,并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探讨,力求为实现区域经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利用Eviews4.0软件分析哈尔滨市用地规模变化的内在原因,以助于协调哈尔滨市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用地规模的大小与未来经济运行相一致。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对建成区面积的影响与GDP对建成区面积的影响并不一致,城镇化水平对建成区面积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建成区面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须将城镇化水平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1997年- 2005年间1938个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省直管县体制变革、财政分权与县级政府规模间关系.发现“L”型、“U”型、直线型三种模型解释力渐弱;县级政府规模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存在规模效应;省直管县体制对县级政府规模作用不显著;“利维坦效应”不适用于我国;“瓦格纳法则”在我国部分实现.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都是教育及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反映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以此作为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决策和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基础研究投入(人员、经费)、基础研究产出(SCI科技论文数量、EI科技论文数量、CPCI-S科技论文数量和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基础研究经费分配结构(研究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基础经费占比)和区域效率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高等教育水平、对外开放水平)4个类型的变量,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探讨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基础研究效率以及基础研究经费分配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的影响,并进行模型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1)分配给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基础研究经费越高,区域SCI科技论文数量、EI科技论文数量和科技著作数量的产出效率越高,分配给高校的基础研究经费越高,区域CPCI-S科技论文数量产出效率越高;(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发展程度、高等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提高对企事业单位的基础研究投入水平、建立健全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提高金融发展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体系和创业活动研究基础上,揭开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体系的内部运行的"黑箱",从三螺旋体系的螺旋间合作、网络关系、互补协同三个特征维度出发,以区域创业环境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了这三个方面对区域创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间合作、网络关系、互补协同及创业环境对创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创业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基于区域分类的群组分析结果表明,螺旋间合作与网络关系这两个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创业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而螺旋间互补协同这一因素则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区域的创业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TOE框架,提出解释数字政府发展水平的框架,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7个省会城市数字政府的发展现状开展实证研究,以探究数字政府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为数字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结果发现:提升数字政府发展水平的模式有三种: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需求规模为核心的“环境制约型”,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制度引领型”,经济发展水平、公众需求规模和制度建设均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型”。基于此,提出为提高数字政府整体建设水平,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选择适配路径、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
如今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改革实践,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正确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对于县政府正确履行科学发展观、践行党中央以人为本发展政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大考验。针对县一级政府,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如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工作,如何使得经济发展更好更快?本文将着眼于县级政府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于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未包含西藏、港澳台)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了各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多维影响与空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整体发展势头迅猛,但局部发展不平衡,省份间差距较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就业水平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对本省域就业规模、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在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方面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保障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与技术创新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对区域就业水平产生作用。因此,应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同时重视弥合“数字鸿沟”,通过数实融合拓展就业规模,数字转型优化就业结构,人才培育提升就业质量,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良好的企业信用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关于企业信用的财务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对于企业信用的非财务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不完善。从公司治理、企业规模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3个方面来研究企业信用的非财务影响因素。在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以沪深A股126家上市公司2013年的非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企业规模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信用水平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信用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刘涛  曹广忠 《资源科学》2011,33(8):1570-1577
本文放弃了Mills-Muth模型"就城市论城市"的视角,从区域的视角考察城市用地的规模决定。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市场化条件下的用地需求变化、各级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博弈过程和区位约束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从城市土地供求关系的角度建立了区域视角下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决定的一般化概念模型。基于中国62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概念模型的有效性,发现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的增长显著地提高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第二、三产业的影响程度因城市发展阶段而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模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央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改变了城市的等级结构,却很难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实质性约束;地方政府缺乏土地储备的激励,大量的开发区用地被迅速投入市场,造成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提高了土地供给成本,交通区位劣势降低了土地需求,限制了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与理论分析结果不同,宏观经济区位的劣势并未有效地限制城市用地规模,反而促进了城市政府低价甚至负地价出让土地,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闲置和粗放利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复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在1982、1990和2000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是反映和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体现城市化水平的因子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城市中心性因素为主导,上世纪90年代以区域发展为主导,当前以城市与区域的互动为主导.  相似文献   

13.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选取广东省19个地级市2010—2021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每万人私家车(轿车)拥有量作为汽车需求指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私家车(轿车)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对私家车(轿车)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值、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私家车(轿车)需求的影响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政策支持、企业经营决策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模型,探寻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8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即在经济发展初期,合理的政府优惠政策能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政府优惠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甚至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对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该调整与出台不同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对1999-2003年浙江省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以及浙江省十一个市的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的数据统计,采用指标值增长率、指标值年平均值排名分析法以及高教规模与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值平均排名差值评定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高教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水平及协调性状况,寻找不协调的原因.探讨使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愈演愈烈,以煤炭企业为代表的能源行业所承担的环境信息责任日益受到各界广泛的重视。文章选择2016年—2020年的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煤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与企业董事比例、政府宏观政策的力度,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规模大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煤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企业作为国家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其创新水平提高对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微观企业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探讨了在不同企业规模区间内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确实存在着企业规模的门槛效应,在不同企业规模区间内,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不同作用及影响力度.具体来说,当企业规模较大或较小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应依据企业规模,合理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优化政府的资金支持与信息服务、加强企业创新理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马鞍山市目前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功能转型过程中.该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通过统计描述、定性分析,系统地考察了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待验证的假说.随后,用经济计量模型:Yi=α β1X1i β2X2i β3X3i εi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并估计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而产业结构调整则有利于城市用地的集约化和用地结构的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其结论可以有力支持当前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功能转型政策,对其他的转型城市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鞍山市目前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功能转型过程中.该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通过统计描述、定性分析,系统地考察了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待验证的假说.随后,用经济计量模型:Yi=α+β1X1i+β2X2i+β3X3i+εi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并估计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而产业结构调整则有利于城市用地的集约化和用地结构的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其结论可以有力支持当前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功能转型政策,对其他的转型城市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企业规模质量水平为门槛变量时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对于全国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具有双门槛效应,对于东部省份具有单门槛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指导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