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晏 《培训与研究》2009,26(4):23-26
亲属称谓是表示亲属关系的名称。由于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英哈亲属称谓系统在称谓制、面称、泛化以及称谓的人文性和宗法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家庭类型、文化价值观、礼貌原则是两种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是表示亲属关系的名称。由于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英哈亲属称谓系统在称谓制、面称、泛化以及称谓的人文性和宗法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家庭类型、文化价值观、礼貌原则是两种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称谓体系由于受到各国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极大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称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个方面。汉英亲属称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宗族、血亲和姻亲、老幼尊卑、父系母系和泛化等方面,而汉英社会称谓主要比较通称、职务称谓、姓名称谓、人称称谓和零称谓几个方面。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称谓用语差异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国家、民族存在不同的称谓系统和习惯,产生这种不同的深层因素在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文章将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来探讨英汉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中的敬称和谦称以及虚拟亲属关系称谓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丽萍 《文教资料》2009,(32):45-47
英汉亲属称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首先对两种语言称谓系统进行归纳对比.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两种语言称谓系统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蒙古语、英语亲属称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蒙古语和英语称谓词的相同与不同。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决定语言使用者对亲属关系不同的认知方式,同时,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也反映出语言使用者对亲属关系独特的认知方式。本文分析两种语言中称谓词的不同,望有助于蒙古族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思想的理解,进而能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7.
亲属称谓以其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媒介向人们传递出自身蕴藏着的巨大历史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亲属称谓能够揭示出母系血亲称谓关系早于父系血亲称谓关系;亲属称谓体现了上古时期女性的崇高地位;亲属称谓能传递出上古时期的婚俗信息;亲属称谓亦能够佐证女性地位逐步下降这一过程。研究者对亲属称谓反映母权制时期女性文化信息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一味夸大其作用,但也不能盲目否定亲属称谓自身所蕴藏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赵铮 《考试周刊》2011,(71):31-33
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与姻亲,宗族与外族,以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本文将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来探讨英汉称谓的差异,进而从家庭结构和血统观念、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和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分析产生中西方称谓语差别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存在着种种差异。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体系,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更蕴含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对英汉亲属、社交称谓差异及其文化背景作进一步研究,可以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0.
侯丽香  艾桂琴 《考试周刊》2011,(28):117-118
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英汉称谓语的异同,进而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以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语是有血缘亲族关系的人互相之间称谓的用语。社会交际用语中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叫做拟亲属称谓,也就是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该称谓方式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文章简要分析了汉、英亲属称谓及拟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且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拟亲属称谓的翻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数量众多,包括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和制度称谓.文章通过对《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的分类研究,探讨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数量众多,包括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和制度称谓。文章通过对《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的分类研究,探讨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亲属关系及其称谓的研究,是探讨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典型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亲属关系的起点和纽带的婚姻制度,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尔雅·释亲》详细而完备地记录了我国早期社会的亲属称谓,同时通过亲属关系和称谓也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婚姻形态。而《释亲》中“妻党”子目更反映了明显带有母系社会残余的婚姻制度,本文拟从“妻党”的经文条目对其记录的亲属称谓予以考释,说明来源,并对其所体现出来的婚姻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亲属关系图式的建构,对比小说三个译本中亲属称谓的翻译,发现:源语亲属关系图式的构建过程实为亲属关系内容图式、背景图式以及文化图式的建构过程。已建构的源语称谓图式与先存于译者大脑中的目的语称谓图式匹配明确时,便能成功翻译。匹配模糊时,目的语称谓文化图式对译者的选择和译文产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一、亲属称谓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在对语言进行宏观研究的视野里,称谓的研究是个引人瞩目的课题.尤其是对人类语言中亲属称谓词语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家以此来研究社会组织形态及其发展演变的窗口.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亲属称谓和亲属关系的研究始终是文化人类学的主题.这是因为,人类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婚姻形式.一定的婚姻形成一定的亲属关系.亲属关系的规定即亲属制,带有浓厚的人为倾向:它既考虑生物联系,又不考虑生物联系,往往  相似文献   

17.
中英两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亲属称谓体系。本文通过对父系与母系、姻亲和血亲、长幼关系以及泛化的中英亲属称谓差异的比较,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发现家庭类型、宗法观念、继嗣制、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社会性质和政治生活等是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探究,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但是,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特殊的称谓体系,而每种体系都与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区分长幼辈分、父系和母系、血亲姻亲、亲属称谓的泛化来比较汉语、英语、日语中亲属称谓语的异同,并对其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亲属词既表明人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又可以用来称谓,是汉语中最大的、系统性最强、最完善的一个称谓语系统。出土秦系文献中称谓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本文全面梳理了出土秦系文献中亲属称谓总称、血亲称谓、姻系称谓,并结合传世文献及其他有关出土文献作了详细的疏证,进而透析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3):122-123
非亲属关系而以亲属称谓来相称的社会称谓习俗,叫作拟亲属称谓.这类词大多沿用了亲属称谓,有些则是在亲属称谓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是亲属称谓的社会化(非亲属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