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是处于创作巅峰时的一次大胆创新。艾略特第一次将对犹太民族的同情心和更为宏大的历史、政治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提升了小说的道德主题。小说中精湛的心理分析、象征主义的运用、反传统的叙述方式和开放式的结局等实验性表现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现代性。《丹尼尔·德隆达》的成功预示着艾略特的小说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艾略特虽然没有使用过"互文性"这一术语,但其非个人化理论中蕴含了丰富的互文性思想.他在创作<荒原>时自觉贯彻了非个性化理论,将文本而非个性视为创作的核心.<荒原>中具体运用了引用、用典、戏拟、反讽、拼贴等五种互文手法,在20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但在中国传统小说中较缺乏.直到明清,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在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爵士乐>将音乐运用在小说创作中,作为.历史三部曲'的第二部,它对<宠儿>有明显的继承性.本文着重探讨小说文本与爵士乐和<宠儿>的互文性,以及采用这种互文手法对理解小说人物、揭示主题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小说人物分析提出了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本文试用他本人在小说人物方面的文艺理论来解析他的杰作<霍华德庄园>中的人物创作.  相似文献   

6.
常晓红 《考试周刊》2008,17(15):189-191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是王安忆继<小鲍庄>、<三恋>后第三次创作的高峰.本文题为"解读",意从创作主旨、写作框架、语言风格三方面解读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7.
叶兆言运用戏仿文学经典的手法创作了中篇小说<追月楼>,对巴金名作<家>进行了全新、大胆的重写,颠覆了<家>中的革命、爱情等观念,并对现代文学家族小说叙述作了一定修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越来越受评论界的关注.人们对女主人公多萝西娅的婚姻选择颇有微词.然而,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结合艾略特的创作意图来看,多萝西娅的两次婚姻选择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这是主人公对自主存在的追求.自主的存在--这也是艾略特对女性角色理想地位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谢肇淛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描述了男主人公皮普"远大前程"破灭的整个过程.狄更斯在塑造皮普这一人物形象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潜意识,使整个小说充满自传色彩.运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来分析狄更斯<远大前程>的创作,对进一步认识小说中所展示的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和奢侈腐化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中,两性之间的对抗贯穿始终,然而渲染对抗并不是艾略特的目的,她只是借助于这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对人性进行剖析,对社会进行鞭笞。本文以小说中三个主要家庭中存在的两性对抗及其隐喻性为切人点,深究其形成的根源,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犹太宗教观等几个层面分析两性意识形态矛盾的形成因素,探讨物质化社会进程中人类个体的心理、情感、道德成长与社会文明的整体演进之间的关系,从而阐释小说的深刻意蕴,揭示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代表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与很强的自传成分连在一起的东西。她将自己的经历、对传统道德因素的深刻洞察以及当时广泛流传的新思想统统融入到了女主人公麦琪身上。作品中不仅保留传统的一面,同时也不乏许多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13.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佛洛斯河磨坊》通过河流这一意象表现了女主人公玛姬.杜黎弗的生活起落和个人命运的浮沉,揭示了这一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所在:她既无法在家庭和社会这一大的河流中浮出水面,又最终在现实中真正的河流中沉底,从而以死亡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小说中的河流既是伊甸园的象征性标志,也分别象征心灵的施洗者和心灵的旅程,暗示出人类心灵获得拯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往往洋溢着浓郁的宗教受难意识,其表现形式是,多以一位圣母似的女性在人世间承受苦难的经历作为小说情节的主线,在其行为背后熔铸了作者浓郁的宗教意识以及唯物主义哲学对其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宗教与哲学内涵的存在,使乔治·爱略特的小说显示出博大深邃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乔治.爱略特突破了妖魔化或理想化的模式,重塑了吉普赛人形象。在她笔下,吉普赛人不再是神秘莫测、不食人间烟火的邪恶妖魔或高贵原始人,而是一群在苦难和迫害中仍然乐观生活、可敬可亲的普通人。这种重塑源自爱略特的人本主义宗教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用弗洛伊德“释梦”及本能论的观点对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作品进行分析。艾略特的作品中充满了重叠的意象与象征,长诗《荒原》就采用梦幻式的象征手法表现出诗人精神的幻灭和对社会的绝望。弗洛伊德学说为艾略特的诗作提供了形式及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乔治.爱略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女性进行反思,为其时代的女性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思路。《弗洛斯河上的磨房》正是这种思索的具体体现。女主人公麦琪放弃爱情、选择亲情体现了爱略特的人本宗教与道德观,她的温情、爱体现了爱略特的女性意识观,她的死既彰显了基于人本道德观的女性的道德与人格魅力,也表明作者思想无法让其时代的女性超越自我而最终罹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张曼 《海外英语》2014,(12):220-221
During T.S. Eliot's(1888-1965)whole life he left us a lot of fortune, and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Eliot's finest and most important works. A lot of scholars and critics have done different researches on this poem.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one of these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S. Eliot's poetics.  相似文献   

19.
以T.S.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中的抒情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诗歌中的意象、戏剧独白的手法、以及融入其中的"非个性化"诗学理论的分析,揭示出其抒情主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