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以智是明末遗民的重要代表,也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明朝覆亡后,他历经苦难,痛苦地选择了"逃禅"的方式来坚守民族气节,践行儒者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儒家道德追求,体现了一个儒者隐居求志、行义达道的心怀和志趣。  相似文献   

2.
“受之饥”释湖北/王宇同王治诚贾谊《论积贮疏》之“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句。高中语文教材将其释为:一个男人不耕作,(就)有人受饥饿。之,句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笔者认为,训“之”为语助不当,且使其语意不周,故予释辨。元卢以纬《助语辞》云:“之,此。‘...  相似文献   

3.
清初词是清词中兴之始。清初开风气之盛、成词风之变者,在于遗民、贰臣、布衣。清初皖词三大家方以智、龚鼎孳、孙默分别为遗民词家、贰臣词家、布衣词家的代表。无论是创作、词事活动,还是选政之操,他们都引领风气之先,献替殊多。  相似文献   

4.
徐芳与方以智为同年好友,于1640年订交。明亡后,徐、方二人因心向故国,不仕清廷,皆成为遗民僧。逃禅后,二人在困窘之际彼此诉苦、互相慰藉。徐芳数次襄助方以智修建精舍、刻印著述。徐芳还屡次劝说方以智逃名,从而全身远祸。此外,二人不仅互赠诗文,还多次共谈异事。  相似文献   

5.
文字学专家对于“才”字形体所指,看法不尽相同。但该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却是公认的,即它在一般情况下均假为“在”,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到的时问、地点等。“才”字的此种用法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也出现了不少,据我们初步统计,至少有89片中出现了该字,而其中又以“才”后紧跟一地名构成“才f在)某”最为常见。卜辞中“才某”之位置相当复杂,既可出现于前辞,又可出现于命辞或验辞(用辞),两个不同的地名还可同时出现于前辞、验辞(用辞)或命辞、验辞(用辞),但辞例中某一具体的“才某”只能一读却是毫无疑问的。在对辞例进行全面排比的基础上,我们对花东卜辞中“在某”的归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面对晚明“崇虚尚无”学风与西学物理冲击的背景下,方以智重新诠解传统“格物致知”说,并试图调节朱熹与阳明“格物”之争,提出“格物”之“物”不仅是外在物理之学,也包含内在心性之学。就“格致”的路径而言,方以智提出“心物互格”使得心物主体互通,消解心物彼此二元分别的新路径。就“格致”的指向而言,方以智提出“不落有无”以达贯通内外、超越有无;展现了其对传统儒学的突破,及其汇通诸家与内在超越的思想面向。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统一,而情感性是其根本特质,语文如果离开了情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丈心雕龙·情采》)古人作诗也提倡“根情、苗言、花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可见,情乃文之根,在整个教学中,情感体验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并非屈原、司马迁“发愤”说(缘情)的延续,而是一个工具主义文学理论(载道)的口号。其“不平”的标准是“道”之不行。不同的社会角色,其“鸣”的内涵不同。韩愈的“不平”之鸣,是由其“臣”的地位决定的,既不背于儒家教化,又时有感激、怨怼之辞。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适逢方以智诞辰410周年。为此,学界歆然在怀,先后通过多种方式,举办多样活动,隆重纪念这位博采众长、会通中西的伟大先贤。在方以智故里桐城,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安庆市桐城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纪念方以智诞辰41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桐城世家文化论坛”;在安徽省会合肥,安徽省博物院举办“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并出版发行《方以智文物集萃》,开展“方以智诗词朗诵会”;安徽大学和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方以智学术研讨(2021·安徽)——方以智学说之过去、  相似文献   

10.
明代桐城《庄子》研究之风十分兴盛,学者们主要通过以儒解《庄》和会通《易》《庄》的方法来阐释《庄子》,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表现出独特的学术文化特色。同时方以智、钱澄之等人,又因遗民身份,借《庄子》研究来表达故国之思、爱国之情,使明代桐城《庄子》学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为庄子学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师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合作与互动,强调教师拥有把理解、包容、研究学生置于首位的信念和能力。民主、平等及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成长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赏识、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孤独、学会等待、学会选择、学会倾听。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院校当前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采取"三步走"的战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第一步: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招生制度、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评价机制等十个方面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博士的敦煌学专著<敦煌艺术十讲>,该书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和探讨了敦煌艺术,内容涉及敦煌石窟壁画、彩塑艺术以及敦煌写本书法艺术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敦煌艺术的认识理解,并以敦煌与中国文化交融的视角,阐述了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者将敦煌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与史迹交替呈现,为读者理清了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脉络及界定.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提出了"十个结合"中的一些基本思想,为胡锦涛明确提出"十个结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日本官僚体系的僵化、腐败与改革滞后。本应处于独立地位的官僚体系与各种利益集团纠缠在一起,过分干预市场,决策失误,并且阻挠改革的推进,结果偏离了韦伯所设计的“理性官僚制”,成为经济体制中的不健康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设置了“十倍赔偿”制度,对处理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都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以人为本、平衡协调、社会本位的经济法理念为视角,分析“十倍赔偿”制度的由来,并针对“十倍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要增强“两课”的实效性,必须弄清影响“两课”实效性的诸因素。本分析了影响“两课”实效性的十大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新形态应该是怎样的?本文在辩证否定"静"的课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体会,提出通过校园布局设计、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单元设计、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建设、教材改革、考试改革和翻转课堂等10种途径,让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泽东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占有一定的地位。较为著名的是:通过红军教育实践,毛泽东创造了一整套科学的“十大教授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信息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业达成度等方面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56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讨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为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