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邯郸市的南北响堂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保单位,属于石窟寺系列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的名称是“响堂山石窟”,包括南北响堂两处。其所在的山峰,属于太行山系鼓山山脉。“鼓山”这一名称自古有之,并且长期沿用,“响堂山石窟”之一的“北响堂”古称“鼓山石窟”。“响堂”一名作为石窟的代名词广泛存在于明清的碑刻中。而“响堂山”一名的出现,则始于北响堂1614年碑刻,这只是偶尔使用的俗称,稍后在清代的金石著录中出现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响堂山”一名的流行是在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的调查之后,他们在发表的专著中,使用了“响堂山”一名,臆造了“响堂山石窟”等名称。从此,学术界因袭沿用“响堂山石窟”一名,造成了一百多年来对于“南北响堂”的不科学称名方式。对“鼓山石窟”演变为“响堂山石窟”一名予以认真梳理,并郑重倡议将“北响堂”恢复为“鼓山石窟”,这样的表述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峰峰矿区,开凿于北朝时期,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响堂山石窟已渐渐为研究者所重视,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对响堂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及分期、响堂山刻经、响堂山石窟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概述,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迪 《家教指南》2006,(2):18-22
20世纪初期,响堂山石窟遭到有计划的盗凿破坏,至少百尊以上的北齐造像精品流散异邦.本文将尽可能搜集到的海内外近百年来出版的相关图文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结合实地勘查对流失响堂山石佛的窟室原位以及归属真伪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南响堂山石窟新发现的河清二年造像为中心,详细考察记录了19号摩崖龛像的状况,并对北齐时期南响堂山造像情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河北涉县响堂石窟现存-隋代石刻碑记,该碑主要记述响堂石窟的修筑过程,其中涉及到地理、职官等名物制度和临水县治问题,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对碑文进行释读,并结合有关历史文献,重点探讨隋代临水县治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北涉县响堂石窟隋代石刻碑记补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涉县响堂石窟现存一隋代石刻碑记,该碑主要记述响堂石窟的修筑过程,其中涉及到地理、职官等名物制度和临水县治问题,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对碑文进行释读,并结合有关历史文献,重点探讨隋代临水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响堂山北齐塔形窟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形窟”(龛)是响堂山石窟典型的造窟凿龛形式。它融佛教石窟、印度古塔(率堵婆)及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形式于一体,别具匠心。是北朝石窟中新出现的一种造窟形式,对隋唐以后开凿的石窟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塔形窟”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1956年。王去非先生在《参观三处石窟笔记》一文中,  相似文献   

9.
佛教石窟寺造像艺术从东晋十六国的勃兴到唐代的繁荣,在风格上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东晋南朝宋齐及北魏后期的清秀刚劲风格,南朝梁、北朝齐至隋代的过渡性风格,唐代风格。(以下简称为晋宋风格、北齐隋代风格、唐代风格。)这三种时代风格与同时期人物画风格的发展大致吻合。晋宋风格是以江南士大夫审美趣味为基础,以江南人形象为原型创造的。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后,这种风格传入北方,风行于北朝石窟造像之中。其形象以清秀刚劲为总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北魏国都平城和洛阳城的城址、佛教寺院、石窟寺、帝陵和贵族官吏墓葬的建造形制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对比,清楚地表明两个城址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加深了对两个北魏国都的城址建设面貌、佛教文化和墓葬文化的认识。同时透过这些可以看出,两座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国际化都会的出现,始终是和开明政治家的改革、民族的大融合和接受世界先进文化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麦积山石窟所属地秦州,是汉唐丝绸之路东段南道要驿,其交通要道地位和民族杂居背景,为不同文化在此汇集提供了基础.麦积山石窟开凿受到北朝和南朝中心文化的影响,云冈、龙门石窟中的三佛题材,凉州石窟中的影塑千佛,响堂山以及栖霞山石窟中的佛装式样等均在麦积山石窟中有所反映;此外,西魏北周皇室也与麦积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所知,文献记载的雀离佛寺有三处:一处位于古代的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处位于新疆库车的苏巴什遗址,还有一处位于北齐的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三个不同的地方都存在名为"雀离"的佛教遗迹,笔者希望能以此作为线索,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从建筑形制和布局出发,通过对这三个佛教寺院进行初步比较,进而讨论早期的佛教寺院自西向东的大致演变模式,主要表现在塔形制的转变以及寺院布局的演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河南考古工作者经过三年的野外调查,又有新的收获,他们发现众多佛像遗迹并确认了一批造像的断代。河南石窟分为豫西、豫北、豫南三大区。豫西以鸿庆寺、虎头寺、铺沟为代表多属北魏晚期开创。豫北以东魏、北齐、隋唐的石窟和摩崖龛像为主。豫南的独立分区是近年来河南佛教考古的一个收获。石窟的发现是研究千佛题林不可多得的资料,同时佛  相似文献   

14.
北齐绿彩黄釉瓷罐,1958年出土于河南濮阳这河砦村。据同时出土的墓志得知,墓主为北齐车骑将军、豫州刺史李云及其妻郑氏。李云,字惠云,齐黎阳卫国人。其曾祖父李方叔为北魏文成皇元恭后之父,为魏、齐勋戚世家。李云死于武平六年(575年)八月,寿七十九岁,次年十一月葬于卫国(今濮阳)。其妻郑氏先于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四月卒于邺,李云死后迁来合葬。南北朝时期中国制瓷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北方由于连年战乱,制瓷业起步较晚,直到北魏孝文帝迁  相似文献   

15.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6,(5):F0003-F0004
①海州古城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州设治,可追溯至南北朝东魏武定年间,初在龙沮城(今江苏灌云西北),北齐时移治于今址。邑名及辖境历代屡有变迁,唐、宋及明初复名海州。北宋宣和初年,宋江义军南下移兵海州附近,终被官军张叔夜诱破之,传在海州城外尚垒有埋葬殉难者的"好汉茔"。1912年海州废治,改作东海县。古海州城墙在历史中已毁,图①为近年在其旧址上复建之海州南门--朐阳门状貌。②③元上都城遗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之冲积平地上。元宪宗6年(1256年),忽必烈于此兴建城郭宫室。中统元年(1260年)于此正式即位…  相似文献   

16.
有关北朝博陵崔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朝以前,博陵崔氏的社会地位与清河崔氏基本相埒。及至北朝,从人物业绩、官品、爵位和担任中正的概况等多种角度审视,其政治、社会地位已逊于清河崔氏。在婚姻关系方面,北朝博陵崔氏的国婚率虽不高,但存在异辈婚。它同汉士族的婚媾高居首位,特别是与赵郡李氏联姻独多,其中并未发现异辈婚现象。北朝时,博陵崔氏有两支徙居太行山麓,崔昂房支约在北魏与东魏之交举族迁至今河北平山县;大房崔伯谦房支则在北齐时移居于今河北鹿泉市  相似文献   

17.
南石窟寺和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石窟,学界认为南北石窟寺是奚康生任泾州刺史时修建的,南北石窟寺以哪里为地理坐标命名,却不为人们所关注。文章认为奚康生任职的华州治所是今甘肃省宁县,奚康生任华州刺史就开始了华州彭阳县治下的北石窟寺的修建;奚康生封安武县开国男,安武县是南北石窟寺命名的地理坐标,文章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结合,确定北魏安武县城的治所是今镇原县上肖乡上肖古城遗址,北魏安武县在南北石窟寺之间,南距南石窟寺23km,北距北石窟寺22km,距离基本相等;同时复原了经过安武县附近的两条古道,分别命名为安武道和乌氏道。  相似文献   

18.
群臣上醻刻石是一座与山连体的西汉摩崖刻石,千百年来未曾移动。但自道光年间发现以来,除沈涛和一些准确记载群臣上醻刻石地理位置者外,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地理位置记载。归纳起来,有刻石所在不详、在直隶永平县、在永平县娄山、在河北卢龙县、在河北广平县、在广平县的山上、在永年县娄山、在永年县临洺关堵山八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产生讹误的具体原因,又有其共性原因,如:因字形相近地名相似而误,难以避免的知识局限所致,缺乏亲临实地的考察,抄录误删或遗漏而误,编校书籍如秋风扫落叶旋扫旋生使然,等。群臣上醻刻石准确的地理位置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永合会镇吴庄村北的朱山绝顶。  相似文献   

19.
赵国九门与北九门,是出现在《史记·赵世家》中的两个地名,赵国三孔币中也有关于北九门的记载,关于这两个地名,前人或认为是同一地,在今河北藁城西北,或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九门在今河北新河九门村,而北九门在今河北藁城西北。本文对前人说法与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提出九门、北九门为两地,九门在河北藁城西北,北九门在今河北蔚县。  相似文献   

20.
梁朝末年,侯景之乱和江陵政权的灭亡,导致了南方不少士人被迫进入北朝,从而在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之下各自有了一个梁末北迁士人群体。处在北朝政权下的这两个群体尽管分属不同政权,却都有着共同的难堪处境,因此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上的客观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行为和意识两方面: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意识和汉文化意识的认同,一方面则促进了南、北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