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宏峰 《考试周刊》2022,(18):127-130
浙江历史选考主观题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凸显了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文章以“辽夏金元的统治”为例,从课堂的维度、厚度、效度、深度和温度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历史核心素养能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大量史料典籍数字化,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学校广泛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互动教学,不仅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延伸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也为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便捷的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5.
教师开展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是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直接且重要的渠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课程标准对"辛亥革命"此知识点的要求为,对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对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及结束封建帝制的意义形成了解;掌握北洋军阀的特点及统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意义,以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从先秦时代的宗法制开始家国情怀影响至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将家国情怀教育落实于初中历史课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孙晓伟 《科幻画报》2022,(8):179-180
学史明志,知史励行。历史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对中学生影响深远。只有熟悉我们我国家的历史,了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以史为鉴,吸取先贤的经验与智慧来充实和武装自己。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方法和路径,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郭婷婷 《成才之路》2020,(7):140-141
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应深刻认识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发挥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郭硕 《考试周刊》2021,(12):147-148
家书史料集中体现了时人爱家爱国的深厚情怀.初中历史教学中引用家书史料,能够体现时人真实的情感,有利于在真实中洞察家国情怀;能反映时人具体的行为,有利于在细节中丰盈家国情怀;能够彰显强烈的爱国主义,有利于在情感中体认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蒙红艳 《学周刊C版》2023,(14):127-129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发挥其育人价值,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家国教育。教师需要意识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在接下来的教学期间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历史教学目标,充分发掘课本及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并做好历史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多种措施共同推动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核心素养因作为学生品德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引起教师广泛而深刻的重视。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中很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学重点被渗透到了课堂内容中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科知识容学习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必须引起重视,所以,教师应科学地将二者相结合,使立德树人观念贯穿到历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历史史实进行辩证的看待,学会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去分析历史遗留问题。由此看来,历史教师的教学重担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家国情怀,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初中历史与语文学科内容具有相通性,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培养与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达成,具有相似之处,适于开展跨学科教学。七年级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介绍了两宋之交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两宋之际有大量的词作问世。本文以此为例,通过与语文学科中的诗词鉴赏内容相融合,以期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历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学习发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可以不断发挥其在学生的思想文化传承和爱国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实现历史教学素质化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国情怀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存在着教学力度小、教学方式不合理的情况。本文从历史教学对提升初中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入手,进而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担负着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培养综合客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责任,因此对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想的制定有着关键的意义。在爱国主义情怀和思想的倡导下,家国情怀逐渐成为当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与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本文就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究,明确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代历史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家国情怀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拓展提升、利用地方史、挖掘教学资源等方式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历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部编历史教材内容把家国情怀置于一个特别而又醒目的位置,从一个制高点上编排了诸多栏目,有利于从一个更全面更细微的角度醇厚学生的情感。"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正是涵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典型课例,教师不妨活用教材优势,更好地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45):158-159
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从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入手,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谭师 《中国教师》2023,(10):63-67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历史课堂要完成新时代赋予的育人使命,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真正“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史料是历史课堂落实家国情怀的主要载体,家国情怀是学科育人的方向和落脚点。在教学实际中,运用有效史料可以打动学生,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让课堂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从精选史料和史料运用两个角度阐述落实家国情怀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