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她不会轻易去借班上课,因为上课要备学生。课堂教学是连续性的,借班上课的教师如果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是很难进行后续性教学活动的。学生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学生已有的状态到学习月标之间的一个发展过程。学生自身的“数学现实”,任先前的学习活动与社会活动中已经掌握的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模式,都是教师把握教学起点的科学依据。让我们来点击几段特级教师的课前谈话,看看大师们是如何巧妙运用课前几分钟找到一个准确教学起始点?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在培养读写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同时必须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读写训练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读写的基本能力。语文基本知识和读写的基本能力,就是所谓“双基”,必须制订科学的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训练,避免随意性、盲目性,  相似文献   

3.
儿子幼儿园里新来两位日本小朋友,据说他们家住别墅,很富有,还有豪华轿车,但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只看到妈妈骑个三轮小车,两个孩子坐在后面,就是这样简单。当时正值冬季,中国的幼儿全都身穿着厚厚的棉衣、羽绒服,头上戴着毛线帽,手上戴着厚手套,脚上穿着棉鞋,一眼看去分不清到底是谁家小孩,倒活像一只只笨拙的小狗熊,而这两个日本小孩尤其特别,他们只穿单衣单裤就坐着三轮车来了,周围的人都不能理解。一次听那位妈妈解释说:“在日本上学还是穿短裤呢!物质再丰富,生活再优越,我们日本人的生存危机始终存在。所以从小开始的超能力、超强度训练,才能锻炼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忍耐力。”  相似文献   

4.
家中有天才儿童,家长是喜是忧,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们呢?下面一起来看看美国小天才格雷格的例子. 格雷格的父母,罗伯特和珍妮.罗伯特是微生物学家,珍妮曾经当过表演艺术中心的主任,有了格雷格这个惟一的小孩,她就辞掉了工作.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P72《分子的热运动》一节中说“可以证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扩散现象”,一些教辅资料上说“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有力证明”,一些教辅资料也说“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但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还有些教辅资料上说“扩散现象当达到动态平衡后就会停止,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永不停息”那么,究竟扩散现象能否证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和永不停息呢?  相似文献   

6.
石东方 《江西教育》2004,(17):42-42
据报载。哈尔滨一名高考中榜的准大学生,欲置办一桌谢师宴感谢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但苦于家庭困难拿不出钱,竞然动起了歪脑筋。他买了一把水果刀尾随一名女子,正准备持刀抢钱时,被警察抓获。  相似文献   

7.
从东施效颦说起胡思孔夫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可是,他却坦率地承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夫子是我国的第一大圣人,连大圣人都不敢不“敏以求之”,那么,至于一般的常人,就更不能不特别的重视学习的了。然而,应该怎样学习呢?我想...  相似文献   

8.
清晨,牵牛花高傲地缠绕在篱笆上、小树上,向着湛蓝的天空吹起它那圆圆的紫色的小喇叭。它是那么自得,那么自傲。然而,它有没有想过,它是缠在别人身上,踏在别人肩上、头上,去长高、长大,让别人撑起它弱不禁风的身躯的。大家可否由此想到当今你身边的某些孩童呢?他们就是会说话的牵牛花———在父母的宠爱中,在家庭这一摇篮中绕着父母渐渐成长。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牵着孙子或孩子在散步,他们生怕孩子摔跤,总是百般呵护。这不,又是一家子———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众星拱月般在一个衣着干净整洁的小男孩身边打转转儿。“…  相似文献   

9.
从基金说起     
我们知道,政府设有各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教育研究的教育规划项目基金,等等.各省市也还设有各种基金,以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诗意说起     
<正>正如英国人总透着自嘲气息一样,中国人骨子里是有一份诗意的。小时候笔者喜欢陪着奶奶一起看戏。从《天仙配》到《女驸马》,其中的主人翁多为手持一把折扇,闲庭信步于世间,并能出口成章的形象。尤其是"唐伯虎们"总是那么潇潇洒洒,给人一种由内而外的乐观与诗意,令人无法不相信他们。其实,他们多属风餐露宿的无业游民。假若将那时的偶像们放到现在,他们动辄会哭天喊地,有的甚至整日愁  相似文献   

11.
吴建 《高中生》2010,(13):24-24
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勇敢地一直向前迈进,是为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2.
13.
一■■■是契丹小字,译其语义,即是天子。契丹文之天子,有人解过。《道宗哀册》册盖有篆体小字。《辽陵石刻集录》卷四曾将册盖起首数语解为“大辽国天佑”。苏联学者达斯金将《集录》之“大辽国天佑”改释为“大契丹国天子”。并拟天子之音为[t'(?)ri-nk'u]。达斯金氏解为天子的契丹字是(?)。对此,我想推出两点:一、达斯金氏承袭了《集录》化篆归楷之误。《集录》楷化之(?),其实是(?)。从字形分析,册盖首字作(?),第七字作(?),两者部首相同。因此,既将首字楷化为(?),则须将第七字楷化为(?)。可见《集录》将第七字楷化为(?)是个小小的疏忽。从词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 ,生产力空前提高 ,经济发展活力高涨。美国《新闻周刊》认为 :“中国可能成为挽救世界的第四大引擎。”但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同时又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 ,即国民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 ,基尼系数也越来越高。一、基尼系数的含义2 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 ,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如右图 )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 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为…  相似文献   

15.
从直译说起     
王建国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69-73,175
直译的概念原为词对词翻译,后来演变成一个松散的概念.因此,直译和意译之争在古代译论中和现代译论中性质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现代的直译概念的松散性是导致现代直译和意译之争的根源,而古代的直译和意译之争起源于对神的信奉.本文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提出了明说翻译和含意翻译的概念,提出当前直译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观点,呼吁停止这场毫无结果的争论.  相似文献   

16.
从口误说起     
在我们的英语课堂话语观察中,也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口误。其中有些是由情绪、语速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口误往往无伤大雅,基本上都通过教师自身的修正得到了及时的弥补;但有些却与教师语法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飞蛾扑火是壮烈,有人说飞蛾扑火是愚蠢,有人说飞蛾扑火是执著,还有人说飞蛾扑火是视死如归……不管怎么说,对于“飞蛾扑火”大家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如何看待焚身以火而在所不惜的飞蛾。  相似文献   

18.
曹冲称象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200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500年,但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传入中国,小小的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浮沉条件了。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提出的用船称大象的办法在物理测量中叫做“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借助船舷上刻划的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  相似文献   

19.
从教师说起     
正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长大之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因为我觉得教师是那么伟大,那么崇高,那么令人钦佩。现在,我终于实现了我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工作者。回首这些年的教书生涯,觉得教师像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演员;又觉得教师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教师必须有责任心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就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首先,教  相似文献   

20.
从童生说起     
童生乃明清两代对未入学的读书人的称呼。童生应试取入府州县学以后才算入学。入了学始称为生员或秀才。古代入学并无年龄大小之限制,如果应试以后还不能入学,即便银发白髯也仍然只能算一童生。不过,由于童叟共试共学之风已成,老童生是不会被人耻笑的。古往今来,学而不倦,不知老之将至者颇多。但也听人言:『人到中年万事休,保养身体为上。』或曰:『我这块牌子已足受用,操劳何为!』其为志之衰也,飞之暮也。想当年,童生入学殊不易为:应试需由一廪膳生员(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