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复习巩固、过程评价、学生素养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深度学习下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更要考虑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成功获得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杨秀芳 《新教师》2023,(3):54-55
深度学习是高效课堂形成的基础,是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立足课堂,另一方面离不开分层作业的巧妙设计。分层作业不仅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而且引领学生数学思维的阶梯式递增。在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中,需要从难度、梯度、高度与深度等维度体现层次性,在层次性的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实现小学生数学思维由浅到深的发展。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巩固与运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教育改革对象,并且农村小学教育也是全国仍然较为落后的一环。由于部分农村地区条件艰苦、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条件滞后等外界因素导致一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习题单一枯燥、作业布置过于笼统,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错误认识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贯彻深度学习理念,对深度学习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并仔细分析深度学习理念特征,进而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将深度学习理念落实融入其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及对学科知识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教学中,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自身所学,并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使得教师应当做好对数学作业的设计,并采取适宜的实施方式,从而有效解决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基于对学习共同体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以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效用,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单元作业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延伸,要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总目标为导向,立足单元整体,依托各语篇内容,以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为基石,遵循导向性、关联性、层级性和实践性的原则。研究认为,从深度学习视角出发,高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应以紧扣教学目标,落实导向性;建构逻辑关系,助力关联性;打造阶梯教学,优化层级性;夯实迁移应用,保障实践性为实践路径,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丰富作业类型,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是作业设计的宗旨,如何设计实践型作业已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基于文献研究,以深度学习为导向,分析初中数学实践型作业的内涵和特征。以“魔术揭秘——整式运算的应用”为例尝试设计,初步形成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流程,并思考了确定主题、设计内容、制订实施方案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落实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深度学习理念下注重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一方面能让数学教师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则可以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由以往的“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作业模式转变为“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来设计作业,充分发挥作业巩固知识、延伸教学的教育价值.本文简述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原则,并围绕“设计实践性作业”“开展层次性设计”“增设挑战性内容”“思想方法渗透”等多方面展开探究,从而提高校本作业质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A1):85-87
深度学习的兴起,是人们自觉回应知识经济、终身教育、优质教育理念对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的结果。那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深度学习理论又能发挥出怎样的作用,在作业设计中如何促进深度学习和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都将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凌云 《小学生》2024,(1):19-21
本文以改善小学生浅表数学学习状态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深度数学学习为核心导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策略进行创新优化。主要内容包括:重塑学习认识,突出“与我有关”;调整学习状态,强调“全面参与”;转化学习方式,注重“深度探究”三个方面。旨在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改革,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中心、学习的主体,实现深度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要引领学生深度学习,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其数学运用和创新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应以情感为引擎,以理解为基础,推动其思维向更深处发展,以提高其数学素养。深度学习指的是让学习者明白之所以如此和为什么如此,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强化学生将新的思想和事物与原有知识结合的认知体系,可以在各种思想中产生关联,并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场景中,最终做出正确的决定并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科学的引导与教育,聚焦“深度学习”,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本文在阐述小学数学课堂现状、深度学习和简单学习两者之间的内涵及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以杜威为主要代表的近代教育家,从课程角度将作业作为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作业设计直接指向活动设计,涉及学生经历求知的整个过程.初中数学的深度学习即为“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基于“深度学习”的作业设计,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深度思考,实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为了更好的反馈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作业就是种必不可少的方式。为此,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将在本文阐释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13.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于重视浅层的知识学习,忽视了深层次的知识探究,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非常有限,同时也不利于后期的知识迁移,很难形成较强的学科素养,应该在后续教学中引起充分的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本文阐述了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接着明确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特点,最后从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生活场景元素、应用任务驱动模式、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布置学科实践作业五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教育方式及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但具体教育实践的实施并不令人满意。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深度学习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其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更是一种适合当前课堂教学中应用和推广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研究视角,以小学数学科目为例,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开展深度学习教育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好工具,单元作业更是站在单元的整体高度对检测学生的已学掌握情况与运用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高考的实行,如何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历史单元作业,最终实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深度学习导向的高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应确定单元重大事件和重要概念,制订单元作业目标,整合单元作业内容,开展单元作业公示、反馈及优化,落实单元作业管理,从而实现巩固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黄清木 《广西教育》2006,(1A):66-6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用同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牛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性作业就是达到这个要求的一种途径。实践性作业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后,设计出的一种用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目。这类作业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可以让学牛独也完成,也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小学数学实践忤作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86):63-64
深度学习关注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联,强调理解、反思等高阶思维层次的学习,面对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重点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全面剖析学生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点拨,引领学生把握小学数学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平日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使学生成为一个"机械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压制。为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也应顺应课改要求,利用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展现出全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薛乐 《学苑教育》2023,(15):44-46
作业是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学资源、监测手段与评价依据,“双减”背景下的学科作业创新设计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遵循了学科综合理念,通过建立数学与多学科的内在关联,设计融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新型作业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丰富和创新数学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阐述了以生活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实效为依据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开展学科协同、加强内容衔接与开展综合实践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的跨学科学习。  相似文献   

20.
陈茹 《山东教育》2013,(10):43-43
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如果设计得科学的话,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用作业检查教学效果。如果作业设计得不好的话,比如重复性的计算题,或者是布置一些仅仅为考试服务的题目,那么学生就会被动地完成,没有积极性,甚至对数学作业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