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工科专业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从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和冶金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出发,阐述了“冶金流程工程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详细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工程理论与冶金流程工程学相融合的教改思路,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尝试,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前专业及课程教学研究的热点,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新工科建设赋予专业培养和课程教学的新要求,寻找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方法和思路.针对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导向,围绕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借助移动智慧课堂平台,提出了基于3个终端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过程中存在实践不足、工程体验少等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新工科"要求,以冶金工程专业为例,探索突出工程能力为导向优化"冶金工程类"的课程体系、抓住"理论+实践"两个基本点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上课程教学体系、增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等举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冶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在新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文章以工科院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师个人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改进的方法和对策,以期提升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全球化大发展下我国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理念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对工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业英语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经教学实践,本次教学改革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显著提升。本次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探索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是新工科建设的任务之一.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工程人才、促进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以吉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聚焦新工科建设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多元化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创新、考核方式多元化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思考和探索,本文阐述了"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英语课程的关系及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思政内容融入工科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措施:课程培养目标和体系的修订;教学环节思政内容设计;挖掘专业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思政元素。以期完善高校工科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对冶金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冶金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使冶金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自如地运用冶金专业英语知识,而冶金专业英语教材又是冶金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分析了目前市场上高职冶金专业英语教材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高职冶金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提高高职冶金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多元化、实用型、具有新工科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新工科”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要求。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课程,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食品生产加工及质量把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为研究课题,展开论述在“新工科”理念下如何将专业知识有效融入教学中,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具有专业竞争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升食品学科专业人才的教育质量。教师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制药工程领域人才是推动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策略。本课题重构了“3+1”教学和实训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了新工科背景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对接”和“重构”,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3.
《工程热力学》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具有历史悠久、知识点多、专业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本文探讨了在时代特征明显、学科交叉性强和创新能力要求高的新能源专业教学特色下如何更加高效、科学和合理地教授《工程热力学》的思考和认识,并对本课程与新能源专业的结合和创新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相应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的医学基础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体量大等特点,如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且达到专业培养的知识要求,是该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突出医工结合特色、部分章节开展教师指导下的自学、重视实验教学及改革考核模式等措施,开展工科专业的医学基础课教学,建设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  相似文献   

15.
“传感器与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班的核心选修课程,是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培养优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生的重要知识板块。然而,该课程目前仍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教与学满意度较差。为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传感器与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探究该课程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与新工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方案,以期通过2~3年的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探索出新工科背景下“传感器与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出满足新工科建设的优质应用型机械类学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传统《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了该课程与"新工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强化专业特色教育,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程创新教学、社会实践、科技服务等,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进程的推进,高等工程教育进入新工科建设新纪元。专业选修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其课程建设对培养高等工程科技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选修课程“水土保持工程学”为例,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初步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亟待从学习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等方面持续改进,加快培养出符合新工科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基于高校现有教学体系,针对高校开设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本次教学改革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融合教学,对该课程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探索和改进,进而提出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融合教学的策略。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可为高校其他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计划提出了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对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开展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最后,以“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借助课程教学实现隐性课程思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方案。应用光电技术作为山东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团队紧紧围绕一流课程建设的目标,在立德树人新要求下,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有机统一,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新工科创新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