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佛,这所可以用世纪来称谓的世界大学,在其300多年的历史中培养出无数足以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如比尔·盖茨和迈克·扎克伯格,笔者认为这是哈佛大学的文化使然,尤其是其创新文化的熏陶浸染所致。因而,从硬环境建设方面的图书馆和基金建设,从软环境方面的鼓励批判和质疑的宽容的人文环境、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寄宿制和导师制形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充满个性的社团文化等方面,充分阐释哈佛大学创新文化的营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大学组织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涛 《江苏高教》2012,(2):36-37
建设大学组织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管理创新。建设大学精神文化,为管理创新开掘不竭的动力源泉。建设大学制度文化,为管理创新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建设大学物质文化,为管理创新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构筑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协同机制激励机制、打造一流跨学科创新团队、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对促进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组织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具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本文选取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集群聘请计划(Cluster Hiring Initiative,CHI),解读其具有目标定位明确、管理体制创新、多渠道融资、注重反思实践等特点,同时分析其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启示,以期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文化建设是大学可持续发展不可枯竭的动力和源泉.对于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既看到的利,又看到弊,创新在大学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都应该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6.
协同创新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面向科技前沿,研究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在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在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确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在组织管理体制层面,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以确保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有益于协同创新;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层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7.
开放大学作为远程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既承担了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又因其面向对象为成年人,主要教学手段为远程教育等特征,形成了区别于一般高等院校的大学文化。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挖掘开放大学大学文化的独特内涵,对于探寻开放大学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研究型大学已将积极推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充分实现其自身发展和促进社会繁荣的自觉行为。本文以东京大学GSFS为分析单元,剖析其如何有效促进跨学科研究,揭示其在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成功做法,以期为我国高校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供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成长的基础在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学术使命的担当与组织公平为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效率保障。当前,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存在不同学科范式之间的通约性不足、外部制度环境的正面牵引性差、组织内学科权力生态结构不平衡等诸多障碍。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创新需要加强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外部环境;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作用,缩短创新周期;重建经费投入机制与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增强资源保障性;优化组织的结构治理与关系治理,释放组织创新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0.
11.
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日渐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大赛作为一类适合交通土建类尤其是铁道专业学生参加的高水平竞赛,不仅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大学生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于铁道工程行业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四川省大学生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大赛,提出了关于依托大赛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的铁道专业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思考与探索,并在初步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树人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总结目前该校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教学环境建设、教师及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化赋予大学生生不息之生命力,大学赋予文化无穷无尽之繁衍力。因而,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文化传承创新”的第四大功能。闽江学院校园文化载体的创设,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学校精神文化培育、行为实践培育、创建良好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优秀成果、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在高校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党建基础力量薄弱、支部设置及活动形式不合理、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新模式成为目前高校研究生党建的新任务。结合烟台地区某综合类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实践,分析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并对党建工作模式提出创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辅导员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以及辅导员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政策支持,配备专职就业指导辅导员;整合资源,构建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学习,满足日益变化的就业指导需求;因势利导,鼓励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7.
浙江大学新工科项目"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始于2016年设立的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此项教学改革推动了浙江大学机器人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构建了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探索了依托荣誉学院建设新工科的新模式,是浙江大学作为工科优势高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主动作为,以引领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己任,率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培育新工科领域拔尖人才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五个维度,对S校14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环境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环境适应能力最差;大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农学、理工类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差,历史学、文学类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好;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等。最后,本研究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杭州市众创空间的创客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创客的创新创业行为,构建创客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创客行为指标由个体行为和团队行为构成,个体行为表现为学习积极性、创新意愿、创业意愿,团队行为表现为项目进展。实证显示:创客个体行为得分较高,团队行为得分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