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91):147-148
文章以《姨母帖》为例,阐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问题为引领,通过史料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从教学实施看卫夫人对王羲之技法的训练,人格的养成,体会家国情怀素养;从课程结构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对《姨母帖》能否入选教材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2.
(一) 《兰亭序帖》相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所写的一篇序文,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学术界一致公认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确曾起过承先启后的作用,被奉为“书圣”,而《兰亭序帖》又被推为“法帖第一”。但是,谁也没有见到过王羲之书《兰亭序帖》的真迹。就是王羲之书的其他一些书帖,如快雪时晴贴、平安帖、丧乱帖等书陪帖的真迹,也没有人见到过。《兰亭序帖》传世本种类颇多,但都不外乎是摹本、临本、钩填本、石刻本,各本并列比较,又都不尽相同。因此,关于《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在我国书法史上已争论  相似文献   

3.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失传于宋朝以后。我们今天见到的复制品有两类:一类是唐摹本、古临本之类的墨迹本,不过三十余贴;一类是刻本,俗称刻帖,合有260帖左右(有十余帖与墨迹本重)。照此计算,现  相似文献   

4.
<正>王羲之的行书成就在书史上是无所争议的,然其草书在书史上的评价却有一定的异词,这并不意味王羲之的草书写得不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因为批评家对草书本体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产生了艺术品评上的分歧,纵然如此,王羲之的今草依然被视为今草极则。我们就以《十七帖》为例,对王羲之的今草进行品味赏析。《十七帖》(见图1、图2),王羲之书,系王羲之草书尺牍的汇刻帖,凡二十九帖(一说二十八帖,此论将《来禽》《胡桃》二帖并作一篇看待),大都是  相似文献   

5.
王羲之《杂帖》全面展现了他的政治立场、处世态度和情感世界,从而折射出他在东晋名士中的典型性。《杂帖》作为研究王羲之的珍贵材料,其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6.
《宣示表》     
<正>【作品概况】《宣示表》为钟繇小楷,书于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传给王羲之,逸少又传给王修,王修便带其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后世阁帖、单本多是翻刻,以宋刻宋拓本为佳。现传刻本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北  相似文献   

7.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插图"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第127页),实际上并不是《兰亭集序》,而是《十七帖》里面的《足下今年政七十帖》.(此帖也收在南宋汇刻的丛帖《兰亭续帖》内,《兰亭续帖》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关.)那么《兰亭集序》和《十七帖》是怎么回事呢?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不但文字优美,而且书法艺术成就极高,一般作为文章来读题目便叫作《兰亭集序》.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则称《兰亭帖》(或《兰亭序帖》),也称《禊帖》."禊"是"修禊事也"的"禊",本字应读xì.《兰亭集序》里面提到的"修稧(禊)事"是  相似文献   

8.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行穰帖》为唐代的双钩填墨本,东晋王羲之草书作品。硬黄纸本,纵24.4厘米,横8.9厘米,2行,15字。草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观典赏析】《行穰帖》为王羲之草书中最为奔放爽畅之作,显示着其书笔势由内擫向外拓的迹象。突破以单字造型单位的旧法,有以两字为一个造型单位,形成"字群结构",突出笔势放逸生奇的品  相似文献   

9.
论清代碑学     
一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帖学在书坛占了主导地位。帖学相对于碑学,显得更加文雅清俊,韵致宛然,尤其自梁武帝起对于王羲之书风的推崇,历代帖学都须臾不可脱离王羲之的范本。它不仅为宫廷皇室、翰林书院的文人士大夫所仿效,并且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这一典型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东晋至南朝这段历史中,王氏一门既是权力煊赫的士族,也是书法相辉的士族,是江左风流的典型代表,在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以王羲之为中心,上下数代书家云集,王羲之的父辈有王导、王廙等,同辈有王洽、王荟等,子侄辈有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王珣、王珉等,至南朝、隋唐,法乳尤不绝,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或汇于官私刻帖中,或以临本、钩摹本墨迹传世,在摹本中颇负盛名汇摹本的是《唐摹万岁通天帖》。  相似文献   

11.
正《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一封书信:"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看,大雪初晴,羲之怀着愉快的心情向友人表达问候呢!这幅《快雪时晴帖》相当于现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见王羲之的《大报帖》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大报帖》置于中古汉语的视野下,探讨其释文、文意以及与《妹至帖》的关系,重新审视当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斋名拾趣     
北京故宫养心殿内,有一问小书房,那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书房。这里,曾收藏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因为这三帖均是世人皆重之宝,故乾隆便把该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不过,这三帖中的“老大”《快雪时晴帖》,现如今在海峡对岸!但愿这三帖能早日团聚。  相似文献   

14.
呼吸墨汁的清香我喜欢写毛笔字,喜欢墨汁的清香。我练了好几年书法,学习了行书、楷书。老师说,再过几天就练习隶书了。不同的字体,写起来不一样,但都很有意思。我临过王羲之的帖。帖是用来学习写字的样本。在看过的书法作品中,我最喜欢王羲之的,他的字很有力,据说能入木三分。我也喜欢柳体。柳体是唐朝书法家柳公权创造的字体,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一日,雪后朗朗晴空下,王羲之的心情很好,于是提笔写信一封致友人.其上日:"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这短短的28个字,成就了千年之后仍令人神往的《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长23cm,宽14.8cm,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侯"行楷结尾.山阴张侯,本是收信人的名字,书于信封之上,后制作此帖时,将它粘在了同一张纸上.  相似文献   

16.
正《官奴帖》又名《玉润帖》,11行,118字,行楷书。收刻于《戏鱼堂帖》《宝晋斋帖》《二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法帖》《郁冈斋帖》《玉烟堂帖》《快雪堂法帖》《懋勤殿法帖》《玉虹鉴真帖》等。此系王羲之关心孙女玉润病情的信函,惜书竟不久,玉润还是离开了人世。文曰:"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  相似文献   

17.
亓汉友 《江苏教育》2022,(29):31-34
<正>目前存世的王羲之唐摹本草书法帖经考证比较可靠的有《远宦帖》《游目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妹至帖》六个法帖,这六个法帖又存在着“一帖一景”的特点,下文,笔者对它们的风格进行分析比较。一、《远宦帖》的基本特点《远宦帖》短促劲健,锋棱劲爽;方圆互动,  相似文献   

18.
《宣示表》     
<正>《宣示表》,小楷法帖,是钟繇的代表作品,拓本现藏故宫博物院。真迹不传于世。只有刻本,一般论者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笔法质朴浑厚,雍容  相似文献   

19.
3、《丧乱·二谢·得示帖》王羲之《丧乱·二谢·得示帖》三帖连为一纸。《丧乱帖》行草书尺牍,纵28.7厘米,横63厘米,八行,59字。为唐摹勾填本,摹填精良。帖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遭遇)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  相似文献   

20.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伯远帖》是王珣写给亲友的一封书信,诉说回想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年代仅次于《平复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得名。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乾隆三希堂法帖,明代董其昌曾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