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民族众多的国家,经过长期历史积累,保留至今的姓氏多达万种。虽经时代变迁,但考证今天的一些姓氏,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与古代一些姓氏之间的某种关联。基于此,本文以文献记载的历史上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陕西省白水县为例,结合该县出土的《广武将军□产碑》的碑铭材料,并辅以相关文献资料,论述了该县今天的居民姓氏与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姓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导语】《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是唐代书法家李北海(李邕)的名碑。他的碑有两块:一块是陕西蒲城桥陵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另一块是岳麓山的《岳麓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是他的代表作,线条比较细劲,是行书作品。李北海是唐代著名的行书书法家,他的作品非常有特点,他没有机会接触到王羲之的墨迹,是通过王羲之的《集字  相似文献   

3.
东汉时期,居于主导形态的书体是隶书。代表性的碑刻书作有存于山东曲阜孔庙的《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存于西安碑林的《曹全碑》,存于山东泰安岱庙的《张迁碑》、《衡方碑》等等,摩崖作品有陕西的《石门颂》、《杨淮表记》、《开通褒斜道刻石》,甘肃的《西狭颂》等等。这些作品风格纷呈,仪态多端,如群芳争艳的百花园,涉足其中,总是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4.
<正>【作品概况】《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或《汉郃阳令曹景完碑》,又称《曹景完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碑高272厘米,宽95厘米。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县出土。现存西安碑林。  相似文献   

5.
十六国“地方”护军制度补正张金龙《中国史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二期刊载高敏教授《十六国前秦、后秦时期的“护军”制》一文(下简称“高文”),依据前秦《广武将军口产碑》、《郑能进修邓区祠碑》及清人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之前秦、后秦部分,并结合《晋书贿关内容,...  相似文献   

6.
广武,是同朔州市历史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重要地名.现有两个广武,均在朔城区和山阴县的交界处,地当出入雁门关的隘口上.两广武近在咫尺(仅隔5里),位西的日旧广武,位东的日新广武或广武营、广武站.但是关于广武的沿革脉络,直到今天并不明晰,甚至有根本的错讹.现据一些史籍资料,对广武地理流变的情况提出新的看法.一般讲,广武最早建于代县附近.《中国地名大辞典》(P66)有“广武县,西汉置,治所在今山西代县西南之古城,北魏明元帝移治于今之代县.”《汉书》(卷28上,6/155/P)载,太原郡领县二十一,其中之一即广武.注曰:有勾注山,夏屋山在北,都尉治,莽曰信桓.在西汉,太原郡和雁门郡是以雁门关以及恒山山脉为界的.据《汉书》广武隶太原郡,那么它就在关南,当然同代县的位置关系更密切些.《汉书》的作者班团系东汉人,距建置广武的年代最近,所著当为信史.  相似文献   

7.
古代碑刻既是保存历史资料的重要文物,也是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陕西关中历代名家名碑,从《石台孝经》到《孔子庙堂碑》,从欧阳询《黄甫诞碑》到高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从篆书《美原神泉诗序》到行书《慧坚禅师碑》等,不仅完整再现了中国古代文字篆、隶、楷、行、草的发展轨迹,记录了中国汉字的书写史和风格演变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孔龢碑》,记录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的鲁相乙瑛的话。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高260厘米,宽128厘米,18行,行40字。隶书。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乙瑛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与《礼器碑》相比,《乙瑛碑》更为秀美丰润。【观典赏析】《乙瑛碑》是汉隶极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为平正方整一路的代表。最大特点是肃穆端庄、文雅大方。被清代学者万经喻为"冠裳佩玉"的君子,令人肃然起敬。书风谨严,沉着厚重,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概况】《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唐岑文本撰文,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欧阳询楷书。全碑36行,行77字。原碑在宋代已残。有北宋及之后传世拓本数种。【观典赏析】此碑为欧阳询晚年作品,属于标准的唐初正书格调。结体严谨匀整,书法平正清穆,  相似文献   

10.
《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刻.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楷书,24行,行44字,额篆书“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藏西安碑林.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迁都以前)作品,笔画拙重,章法、结字都不甚严格.直斜俯仰皆似随意,故呈现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和同期而早一年的南齐《刘岱墓志》的秀美、精巧相比,表现出一种豪放、朴拙的北方民族的气质.康有为曾誉其为“丰厚茂密之宗”,认为“宽博若贤达之德”,又说“丰厚之《定国寺》岂若《晖福寺》”,并认为它是《谷朗碑》和钟元常一派的“法嗣”.  相似文献   

11.
正《谒金天王祠题记》,正书,颜真卿书。唐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十二日刻,碑在陕西华阴县华岳庙内《华岳颂碑》右侧,时年颜真卿50岁。拓片高176厘米,宽29厘米,正书4行,行22字。用笔横轻竖重,方圆兼备,结构平整雄壮,字迹奇伟,近于《东方画赞碑》。由此碑可以窥探到颜真卿书风的形成当始于此。《城隍庙碑》,又称《缙云县城隍庙  相似文献   

12.
正于立政《于志宁碑》,全称《唐燕公于志宁碑》,令狐德撰,于立政书。唐乾封元年(666年)十一月刻。碑在陕西三原献陵。楷书,45行,行95字。额篆书题"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之碑",三行12字。碑下半磨泐,清王昶《金石萃编》据旧拓本所录有2700余字,今所存不到2000字。此碑书体谨严精湛,与欧、虞相近。《碧落碑》,唐咸亨元年(670年)立,在绛州(今山西新绛县)龙兴观,现存新绛中学内。无撰书人姓名。  相似文献   

13.
<正>《李思训碑》,唐碑刻,又称《云麾将军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全称为《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唐开元八年(720年)六月刻立。碑为竖方形,高约400厘米,为唐碑中之巨制。李邕撰文并书,行书,30行,行70字。碑现存陕西蒲城县西7公里的麦田中。碑下截已漫漶不清,上截亦布满石花。碑文内容为李邕为  相似文献   

14.
正姜启元书友的《陋室铭》隶书中堂,主要取法《乙瑛碑》《史晨碑》等平稳端庄风格的汉隶作品。此作用笔熟练,结字平正,章法布局严谨工稳,从中可知作者具备很好的作品驾驭能力。然不足之处在于用笔结字  相似文献   

15.
《元结碑》     
<正>【作品概况】《元结碑》又名《元次山碑》,全称《唐故容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颜真卿为表深念之情,精心书写,在距挚友元结故后葬地一公里的云台观鉴刻制碑。碑高220厘米,宽90厘米,厚40厘米,四面铭文。碑成后运至泉上村立于元结墓前。【观典赏析】《元结碑》是颜真卿生前留给后人的最后一件力作。  相似文献   

16.
<正>《段志玄碑》,唐碑刻,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刻立。碑为螭首,高334厘米,宽105厘米,厚35厘米。碑额篆书"大唐故右卫大将军扬州都督段公之碑"16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为楷书,23行,满行65字,全文2000余字。此碑原在陕西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北段氏墓前,1975年移存昭陵博物馆,为唐太宗昭陵陪葬碑  相似文献   

17.
在小说《白鹿原》中,陈忠实使用了大量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方言土语,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现了陕西关中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就《白鹿原》中的陕西关中方言进行了简要的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整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导语】蒲城碑林有一个著名的隋代墓志,叫《苏孝慈墓志》。在中国书法史上,隋代的书法作品有这么几个代表:一个是河北正定的《龙藏寺碑》,一个是陕西的《苏孝慈墓志》,还有一个是《董美人墓志》,但《董美人墓志》碑石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苏孝慈墓志》就是从陕西蒲城县的苏坊乡出土的,所  相似文献   

19.
<正>【作品概况】《九成宫醴泉铭碑》是欧阳询75岁时书。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水,欣喜万分,并令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撰文记之,由欧阳询书写,记述唐太宗发现醴泉之事。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镌立于陕西宝鸡麟游县九成宫。刻工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20.
正《契明碑》,全称《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杨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府君之碑铭并序》,正书,娄师德撰,殷玄祚书。唐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十六日立,石在陕西咸阳北双泉洞。碑高370厘米,宽135厘米,36行,行77字。碑额篆书15字。现存陕西省咸阳博物馆。明赵《石墨镌华》评其曰:"笔法亦瘦劲可观。"此碑对后世黄庭坚、宋徽宗的书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