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大学根据办学宗旨,从东北地方实际出发,为了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及抵御外侮、抗击侵略,不断调整院系的设置,并结合专业的设置,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3.
1989年第4期《文学评论》刊载一篇题为《历史无可避讳》的长文。编者在按语中说:“我们当然倡导一种比较合理、比较求实、比较科学的历史主义原则,对文学的思考同其他问题一样,都应如此。”言下之意,该文是符合这个要求的。然而,读罢全文,觉得事实却恰恰与此相反。这篇文章完全不顾历史事实,以罕见的嘲讽的言词,任意曲解我国当代文论史,全面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极力宣扬“纯艺术”的理论观点,反映出作者在政治观、历  相似文献   

4.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一首写春天的诗歌,但又不仅仅是写春天。正像气候回暖引发万物的生机萌动一样,作为自然时序的春天在这里只是一个外在诱因,引发了诗人心灵的激荡。显然,诗人的着力点不在于对春天的美景作精致细微的描摹,  相似文献   

5.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有90多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肩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它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把一个支离破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统一、独立和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样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该书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德强研究员撰写,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背景篇和风云篇两部分。背景篇探讨了1949年-1957年间教育工作的成就与教训,主要内容有:小引、转型期的几件大事、两个显著的成就、缺失与遗憾、思考与探索。风云篇对1949年-1957年教育界知识分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遭遇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主要内容有:小引、学人初尝苦涩果、更难消几番风雨、寒气渐消春意来、匆匆春又归去、历史的启示等。全书以翔实的资料,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共和国初创时期教育的风云变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从而填补了新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7.
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所谓“历史人物”一般都是指那些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这样那样影响的人物 ,若从历史文化这样一个更为宽泛的意义上来说 ,历史人物本身是各种特定文化的产物 ,较之普通人 ,文化的“烙印”在他们的身上显得更为深刻和醒目。因此 ,历史人物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研究。青海历史悠长 ,特殊的文化区位 ,其历史文化的研究更具特殊的内涵和价值。所谓“特殊的文化区位” ,是青海既远离了中原汉族文化的中心区 ,又不在高原藏族文化的中心区 ,因此文化区位的边缘性特征非常突出 ;另一方面 ,由于地处两大…  相似文献   

8.
考察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政策。清末和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免费政策曲折发展,时兴时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师范教育历来受到重视,师范生历来享受最优厚待遇。免费是师范教育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但要增强师范教育的吸引力,更需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中国 30年代重要的新闻家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新闻实践之一是主持《申报》报业改革 ;他提出重言论、副刊的“头尾论” ,以此带动引领社会政治进步、干预社会现实的全方位新闻改革 ,并形成报业与文化事业“并重”的报业管理思想 ,逐步将报纸引向倾向革命 ;陶“新闻救国”与其“教育救国”一脉相承 ,本质是西方自由主义“宪政”思想 ;《申报》改革的功败垂成 ,对陶的后期思想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萧邦奇的这部《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传奇》,是以“浙江最有天赋之人”沈定一为典型案例,运用网络、场所、身份等特殊的历史场景与介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异化地带”的历史语境,历史重构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思潮的动因与结果,在新的后现代语境下达到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1.
赣南师范学院林多贤教授主编的《中央苏区研究丛书》,最近已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原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上将为这部丛书题词:“苏区革命传统发扬光大”。这部丛书包括八本书:《中央苏区简史》、《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长征起始阶段研究》、《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体育史》、《中央苏区美术史》、《中央苏区审判工作研究》。它是赣南师院多年来在中央苏区历史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体现了该院科学研究工作的特色。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领导开创的中国苏维埃…  相似文献   

12.
成都大学冯一下老师所著《改革中的历史教育》一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是一本历史教育研究论文集,收入文章70多篇,共55.3万字,分量颇重。从内容、水平和涉及的问题来看,该书无疑是历史教育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3.
于之伟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6):F0003-F0003
1949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不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世界格局也发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学界对于这一年的研究却长期失于单一,尤其是在民众社会生活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南京大学张仁善教授的专著《1949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的面世,使1949年中国社会的研究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荆文 《老年教育》2013,(2):10-12
您知道吗?现代京剧《红灯记》最初是由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而来的。时隔半个世纪,《红灯记》故事的最初讲述者罗国士、沈默君的名字,被知情者从尘封的历史中拭亮。然而,在当年那部署名为"集体创作"的红色经典中,究竟还有多少名字应该为人们  相似文献   

15.
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英雄形象,屈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语境下,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热烈纪念.1930年代日寇入侵后愈发严峻的国家受难处境,促使人们重新识别、唤醒和激活了屈原在民族国家层面上的伟岸角色,并开启了新一轮的屈原纪念热潮.随着"诗人节"的设立,1940年代的屈原纪念被纳入比较统一的轨道,此时的屈原纪念进一步上升为宣扬爱国诗人的屈原形象,为民族抗战提供强劲的精神策励.其中,通过屈原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家文人们还对关怀社会的创作视野和刚强不屈、富有战斗力的艺术风格予以重点张扬.抗日战争结束后,爱国诗人的屈原形象逐渐隐退,人民诗人的屈原形象则取而代之.相应的,从形式和内容两个维度来询唤"人民诗人"和"人民诗歌",便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屈原纪念在文学层面上的反映.萃取人民诗人的屈原形象,最终被征用来为"人民革命"提供了道义性的支持力量.前后迥异的屈原纪念策略和屈原形象是"新环境"与"新目的"联手调整"旧用途"的一个范例,是战争语境下文学发展诉求的镜像式呈现,更是各种现实力量对特定传统资源进行召唤、形塑与征用的纪念策略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这如梦如烟的往事,发生在旧上海滩的都市风情中,发生在江南水乡的自然秀丽中,也发生在尔谀我诈的混沌乱世中。这些特定的处所,使得这别样的往事,在作家毕飞宇的笔下更具绚烂夺目的色彩。他,一个纵横江湖的黑帮老爷,仿佛一个黄黑黄黑的旱烟杆。普普通通的外表下面,喷涌出股股青烟,弥漫着,浸透着,充斥着你的嗅觉器官,刺激着你的视网膜,使你慢慢地咳起来,再慢慢地闭上双眼,皱起眉头,流下屈服的泪。他是这往事中的点点黄,是那种十分肮脏的土黄,污染着往事里的每一个角落。他好似旧上海版的曹操,阴险、狡猾、诡计多端。他本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  相似文献   

17.
《杜甫诗论》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杜甫诗歌的创作成就的专著。试从侧重杜甫诗歌内容的研究,独特地对杜甫诗歌的艺术的研究,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了解杜甫的诗歌,了解傅庚生先生学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历史小说”,顾名思义,具有“历史”和“小说”这两重性质,也许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历史”吧。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就是历史与诗的结合。作者徐兴业同志是位历史学家,却具有真正的艺术家的气质和才能。在《金瓯缺》里,他是把历史学家透视历史的目光、独到的历史见解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同艺术家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了。作者最初起意写这部小说,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八·一三”的炮声萦绕在他的耳际,日寇的深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使他悲愤地问:“这个素餐尸他的腐败政府究竟负得起领导抗战的重任吗?”他在《给巴黎的一封信——〈金瓯缺〉书简》一文中说到:“我们选择马  相似文献   

20.
杜鹏程的《战争日记》是解放战争期间西北战场的全景式展映,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是军史、党史、群众革命史的重要见证;他个人由随军记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作家的历程也详尽地体现在日记中。日记里的生活使杜鹏程最早萌发了创作《保卫延安》的念头,并为《保卫延安》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