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助于将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分析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涵及内在关系,研究两者结合的方法及优势,以期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两条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深化和延伸。基于此,提出了实现两者互动的路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为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课程思政"与课程关系阐述着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课程思政"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程思政"现状分析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  相似文献   

4.
张芬  王书亭 《科教导刊》2022,(22):138-140
针对工科类学生特点,教师应在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就业能力培养等教学环节,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工程实践创新教学相融合,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教育部样板支部建设相结合。教师通过工程实践现场体验、骨干企业调研、追寻红色记忆、楷模人物访谈、党员谈心谈话等,深入挖掘生涯规划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生涯规划知识传授相统一,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转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深度融合,目前二者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需要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职业生涯规划,并将职业生涯规划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来实现两者在深层次功能上的真切融合。  相似文献   

6.
朱雪 《科教导刊》2022,(7):139-141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各门课程都应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着深厚的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职业的价值体现在社会需要,职业的选择必然与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家国情怀等价值观紧密相连。探索职业生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可以更好地帮助实现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政元素,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际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典型案例,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充分挖掘其内涵与价值,并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不仅能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还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章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四个主题教育内容,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入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环节,努力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融合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无法有效衔接、传统教学方法致使传统文化教学效果差、融合过程中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等问题,分别从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点、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等维度,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旨在能够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效果,更好地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连宸琰 《成才之路》2023,(11):13-16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与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可以将思政教育作为媒介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思政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我认知功能、社会适应功能、精神动力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高校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运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多渠道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专业实践能力不强、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就业或深造缺乏主动性和目标性等现象,本文从学生亟需的职业规划教育入手,不断深化改革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探索建立并深入实施了动态、全方位、全过程的"3T"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切实提升了育人质量,让大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生涯教育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内核,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探索职业、科学决策、有效行动并进行生涯动态管理的教育过程。张振刚编著的《大学生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大学生实施生涯规划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该书从素质提升、知识构建、能力拓展等维度,对生涯规划进行了新的解构,将生涯发展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联系起来,对生涯教育与思政工作的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高校党建作为落实党的目标、践行党的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让两者互相协助、互相引领,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可行路径。目前来看,国内有关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政工作相融合的研究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其研究视角相对类似,针对性差。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2019年专辑)》一书,通过论文集形式,糅合"百家"对于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解,探讨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工作融合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工匠精神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背景下,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相对热门的话题。双方的融合不但能够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保证我国社会和谐进步,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支持。本文在对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将两者有效融合在一起的具体对策,希望为高校教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上,并且注重"教",而忽略了"育"的重要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课程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与互动性,能够很好地弥补思政教育中的弊端,为此在思政教育中引入音乐教育非常有必要,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多样化,为了更好地促进思政课程与音乐课程的相互融合,可以从利用音乐教育的交互性改善思政教学品质、创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确保思政教育的长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思政与音乐融合教育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高度契合性,应从树立课程思政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融入思政元素和促进载体融合方面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协同发挥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育人效用的重要举措,更是直面就业困境,以生涯规划为切口,强化大学生使命担当,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育人导向,以实现就业能力与家国情怀双提升为育人目标,以保障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相匹配为育人内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挖掘课程潜在的德育元素、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优化课程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我国跨民族文化交流,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成为当代高校苦思的问题.文化适应问题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而教学模式的是否合理,也对教学效果产生关键性作用.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及思政教学模式定义现状入手,找出它们之间潜在的关联性,并推敲出基于两者关系下的思政教学问题,科学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提出一系列解决办法,期望以此增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整体教学工作,实现民族的融合和社会教育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暴使得大学生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面前,情商成为体现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影响求职成功的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探讨将情商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基于规划过程推进情商教育,通过两者在过程中的融合互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规划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方向。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大学生应树立爱国、奉献、上进的职业目标,而这样的目标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思政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学实施,落实办学理念,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文章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融合,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创新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