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教师职业本质上是学术职业,对大学教师编制管理的制度变革应超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狭隘视角。我国在借鉴西方主要国家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管理制度的同时,一方面要对学术逻辑有基本的恪守与尊重,另一方面要对现实国情有理性回应及充分考量,以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学术职业管理制度,进而避免公共政策选择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角色扮演受到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及个体角色局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模式、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出适当合理的角色期望、完善大学教师培训制度等措施来创设宽松的角色扮演社会环境。大学可以采取构建共同治理制度、建立发展性角色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角色支持系统和减轻教师负担等策略营造理想的学校氛围。大学教师也应强化角色意识、培育角色情感、提高角色技能和准确角色定位,增强角色扮演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王海威,刘元芳认为教师发展是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的对策有如下几点:1、教学与专业的发展是大学教师发展的核心;2、构建大学教师发展的平台;3、建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度与科学民主的学术环境;4、建立以大学教师发展为导向的分类考核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4.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之所在,应从大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大学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大学教师专业忠诚于学科文化等方面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同时,以教学学术为切入点,通过完善教学学术评价制度和培育学科文化等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逻辑。学术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教师的理想,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于学术性。  相似文献   

5.
学术性是大学教师角色的内在品性,但不同教师对角色的认同和选择存在不同价值取向,并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学术人"取向关注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现和创新,"教学学术人"关注青年教师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创新与传播。两种取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现实问题。现代新型"学术观"成为两种价值取向整合的基点,也成为平衡"专业学术人"和"教学学术人"张力的逻辑归旨。因此,把握大学青年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构建公平的青年教师学术职业评价制度,强化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衔接,完善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体系等,是重构大学青年教师"学术人"角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学术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学术的严肃性,保障学术活动质量,建立规范的学术秩序与环境。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主导着大学教师的学术行为方式,其价值导向依次为: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大学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评价制度不仅使大学偏离了其学术评价的目的,且极易引起学术道德的失范。完善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需要"破""立"统一,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政府退出评价主体;加强社会参与,推行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强化同行评议制度,完善同行评议方法;形成约束机制,建立学术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7.
绩效工资制度契合了大学对教师绩效的期待、大学教师绩效的可测性与可通约性。但是,绩效工资中商业逻辑僭越学术逻辑使绩效目的偏离教师的职业使命;经济目的践踏价值追求消解了教师绩效行为的意义内涵;博弈关系取代合作关系造成学术共同体的人际疏离。大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要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设置"类型化绩效工资体系",针对教师绩效显现的周期性特点建立"弹性周期绩效工资机制",尊重教师绩效的盛衰规律设立"荣誉性绩效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8.
教学学术视野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特殊的学术活动,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促使大学教师发展回归大学本真,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以及批判传统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教学学术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注重以完善教师内在素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完善大学内部教师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建立大学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种学术职业。随着大学职能的演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迁,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在横向层面发生了功能性和类型的分化,即教师由原来"单一身份承担单一功能"发展为"单一身份承担双重功能"再到"多种身份承担单一功能或多元身份承担多元功能"。明确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概念与内涵,进而明晰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内在规定性,这是构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体系的理论逻辑,也是解决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带来的教师学术职业管理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开放化、专业化、一体化、大学化已成为教师教育的现实格局。教师教育大学化导致一些高校内部组织机构职能边缘化,专业培养目标偏离,教师教育专业学科定位失准,大学教师职业路径困惑,传统培养模式受到挑战。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师教育机构体制,完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架构,明确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和教师职业的双重标准,建立教师教育发展平台是大学化逻辑中发展教师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教学学术是一种传播知识的学术。我国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专业学术、轻教学学术"等学术规则。究其众多原因,制度环境是关键性因素。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环境具有自主性与制约性并存、制度过剩与制度真空、制度空间与观念空间不一致性等问题及特征。对大学教学学术发展制度环境的治理,须从国家层面到大学内部层面进行制度设计,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学术培育制度,建立教学学术交流与共享制度和完善教学学术价值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12.
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制定激励性制度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行为选择。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包括以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长效培养培训制度、规范教师岗位聘任制为重点,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胜任目标,设计激励性工作,完善教师评价与绩效评估制度;推进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民主治校、民主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学术创业是我国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术创业的主体大学教师越来越多地涉足市场,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术创业活动。然而,当大学教师同时承担"教师"和"创业者"的双重角色时,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两个角色的要求,就会产生角色冲突。文章以角色冲突理论为基础,探究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角色间冲突,以及与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非参与学术创业的大学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角色外冲突,并从个人、人际关系、组织环境三个层面分析产生大学教师学术创业角色冲突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是一种学术职业,学术晋升是大学教师学术能力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的重要标志。目前,学术界对于大学教师职业晋升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个人因素方面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利用T大学的教师晋升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如何影响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发现:教师职业晋升速度存在性别、年龄、学科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高素质、高质量的一流师资队伍是建设"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支撑。现行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下,部分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功利化价值取向明显,教师管理制度对象相对区分度不够,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优化周期长,教师伦理道德管理监测制度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教师自我学术劳动力的解放,滞缓了"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双一流"大学必须建立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秉持学术至上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理念,确保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正确;立足教师学术职业、学术劳动的基本特征,建立大学教师分类分层管理服务制度;参照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趋势与特点,适时调整优化大学教师待遇激励制度;全覆盖从严大学教师道德伦理标准建设,坚守大学教师履行学术职业的最底线。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后,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被认为是真理的化身、道德的榜样和社会的良心,而学术自由理念及其制度是大学教师形塑其角色行为的基础。随着学术分工制度的发展,大学教师的传统角色受到质疑,并正在发生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已然证实,教学学术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和提升的黄金法则。然而,教学学术在我国仍停滞于理论探讨而无法落实。学术建制是重要制约因素。不仅既有的学术建制环境不平衡,而且大学教学自身的学术建制也不完善。这不利于大学教学学术性的彰显。为此,我们亟待建立适应于教学学术的学术评价制度、大学评价制度,构建平衡的学术建制环境,建立完备的教学学术人才培育制度、大学教学评价制度、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大学教学学术共同体,构建完善的大学教学学术建制体系,为教学学术思想在大学教学实践的顺利落实提供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学术活动的反思与大学制度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行大学制度的功利导向、行政泛化,是导致学者"以学术为生"并使其异化的诱因。大学制度的重建首先是价值的重构。大学只有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出发,确立对学术本体的追求,才能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导教师逐渐达到"以学术为业"的境界,实现"为大学"和"为教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教师绩效筛选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受绩效筛选主体价值取向的影响,也受绩效筛选机制科学性的制约。在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高校教师绩效筛选机制存在参与主体的"行政泛化"、绩效标准的"数量泛化"和执行过程的"市场泛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功利化导向,政策制定标准的单一化导向,同行评议专家的资本化导向有关。为深化高校教师绩效筛选工作,需要弱化行政性评价标准,完善学术代表作制度;设置分类评价标准,优化同行评议制度;加大成果转化考核比重,建立应用型岗位管理制度;增强教师学术责任意识,树立发展性绩效评价观。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的职业忠诚是指大学教师对其职业所表现出来的忠实、敬畏态度与积极进取行为。大学组织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大学评估激励制度不够健全、大学教师心理契约的不平衡以及职业稳定感的缺失等导致了大学教师职业忠诚向市场忠诚转移。回归大学教师职业忠诚的前提是积极培养大学教师的学科忠诚,核心是加强大学组织文化建设,关键是重构大学教师良好的心理契约,重点在于完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