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缺少写作素材是当前农村初中生写作训练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对身边乡土素材的发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源,探索写作途径,掌握实际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缺少写作素材是当前农村初中生写作训练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对身边乡土素材的发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源,探索写作途径,掌握实际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云霞 《学周刊C版》2019,(9):125-125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从"了解乡土文化习俗,积累作文素材""鼓励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作,介绍乡土地域风味美食""抓住本地新闻事件,培养学生乡土情怀""走近乡土文化名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等方面积极挖掘乡土写作资源。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4.
写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中学生写作之难,难就难在缺乏写作素材,不会提炼素材。为了提升写作教学的效果,让学生顺畅写作,写出素材丰富、内容扎实的高质量作文,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笔尖,让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分别是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学会观察感悟;关注教材内容,提炼写作素材;关注课外阅读,拓展写作视野。  相似文献   

5.
文章写作素材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生的一个难题,对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已成为"天方夜谭".我们可以从熟悉的语文课本入手,善于从课本中挖掘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使课本成为写作的"活水源头",因为课本是学生在校园了解社会的一大窗口.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生对外界接触少,见识不广,阅读机会不多,缺乏写作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从书籍中积累,从社会中积累,从而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对这些资源的充分挖掘,为中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中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课题的提出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低,作文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知识积累少,写作素材缺乏。为此,本人进行了课前发言的课题试验,力图通过此项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中学生写作障碍之一是缺乏素材,平时所选素材往往十分陈旧,缺乏新意。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农村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学生就是在这种文化影响下长大的,对此应该有切身体会。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并体味乡土文化,就可以让它成为写作的活水源头。本文结合作文实践,探讨了如何指导学生浸润乡土文化,走绿色作文之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议论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我国很多中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层面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缺乏足够的写作素材和行之有效的写作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有待提升。要求教师从多种角度对学生开展议论文教学,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由表及里地深入观察,预测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获取热点信息与时事政治;对学生开展情境教学,以此提升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想要让学生的文字鲜活起来,就必须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本土生活,使学生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乡土文化巧妙地融入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巧妙地依托教材资源,摄入乡土文化元素,延展教材的宽度与广度;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寻乡土文化资源,搜集、整理探寻所得,积累写作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家乡民俗风情的独特与韵致,思忖历史文化的深邃与厚重,挖掘典故传说背后所蕴藏着的内涵与魂魄,等等,通过训练思维能力,挖掘创造潜质,强化写作表达效果,绽放写作课堂之花。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而闽南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为本地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更是激起本地学生写作灵感的源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充分重视乡土文化资源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尤其是与语文写作教学的融合。本文简要阐述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以及乡土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了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可行性,并提出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初中作文的教学原则,针对如何有效促进乡土文化资源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写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存在学生无内容可写、写作素材单一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文章从立足课本、观察生活、拓展阅读入手,归纳素材挖掘的方向,以期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孩子的生活阅历少,视野狭窄,缺乏阅读积累,提起作文往往无从下手,没什么可写的,即使写了往往内容空洞,有胡编乱造之嫌。究其原因,不是写作形式出现问题,而是无内容可写。乡土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开发并整合乡土课程资源,将其应用于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实践,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丰富而准确的写作素材可以让文章充实、新颖、有说服力,使文章增光添彩。而在写作素材多如牛毛的信息时代,原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困境似乎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的“无米下锅”的问题,而是在“有米”的情况下缺乏加工和盘活的能力。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改变原有单一的素材积累方法,借助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进行提炼、整合和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素材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挑战,尤其是在语文教育方面对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写作的一种源泉和资源,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学校在对语文实践的认识上和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和不当之处,影响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拓展语文课内教材的有限空间。一、社会实践对中学语文写作教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之中.社会实践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源泉和资源,是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当重视的部分,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内教材的有限空间进行拓展,而教师更是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作文往往成为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小学作文摆脱当前困境,需要师生一起努力,笔者从生活入手,在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环境、指导学生在生活中选取素材、拓展学生写作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等方面,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作业.很多中学生写作时缺乏素材,内容枯燥、空洞,文章没有感染力.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大量的素材.笔者根据自己切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还可以缩短学生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