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全国49所副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管理制度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针对党校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融合制度规范设计、组织结构转型、团队素养提升、技术应用创新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联合作用力,探讨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党校图书馆转型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在国家新型智库建设需求的大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实现向智库服务转型的内外动因,并从党校图书馆智慧平台的构建、馆员能力素养的提升、馆舍空间功能的扩展以及智库成果服务的衍化等方面,探讨切实可行的党校图书馆转型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行之有效的创新服务模式,也是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手段,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由于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学科用户需求动力不足、学科馆员服务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学科服务实践成效不显著.突破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瓶颈应加强学科服务顶层设计,重组图书馆业务流程;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实施“按需分级”服务策略;融入教学科研过程,激发用户潜在需求;凝练学科馆员团队,提高学科服务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互联网+"的实质就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通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原有各项功能的深度交汇融合."互联网"是高校图书馆转型创新发展的基础,"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从图书馆组织管理、智能化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与用户的沟通协调、优化学科团队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图书馆"是传统服务的升级转型,宁波大学"智慧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想对传统借阅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作者介绍了"智慧图书馆"APP中的微书导读、图书转借服务、图书配送及实体书店借阅等功能模块与借阅服务流程,认为开展"互联网+图书馆"服务需要改变服务思维、升级业务流程和创新服务模式。在后续发展中,需要在用户贡献模式、自助服务、用户社区、个性化阅读、馆藏虚拟化呈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对学科馆员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型的分析为切入点,引入用户创新驱动理念,构建用户创新驱动下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型,详细地探讨该模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机理,将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建议和实践指导。用户创新驱动下学科服务的实现是一项深层的知识服务,图书馆可从政策驱动、激励驱动、用户需求驱动等方面着手建设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图书馆界》2010,(5):58-60
阐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从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拓展服务、人才强馆等方面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实行“学部制”改革后,图书馆工作如何创新的问题,介绍学部制下学科的发展、科研集群的形成、院系的整合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要求。图书馆可以通过服务体制的优化、服务方式的转化、系统平台的升级以及鼓励馆员研究学术等措施来创新服务。学术信息资源、馆员学科背景、用户需求以及学术氛围是学部制下图书馆工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需求为切入点,对国内党校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从五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各个系统的优缺点,总结了党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特定需求。最后提出党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党校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研发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学科服务以学科为基础、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核心,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和数字环境下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升级的重要创新服务方式,也是考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核心指标。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自2014年开始,结合本校学科设置与教学科研等现实情况,逐步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了学科服务的"双进双融"(进学院、进课堂,融入科研、融入管理决策)服务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课堂教学、科研、管理决策等多方面提供共享资源和嵌入式知识服务,全面揭示学科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助力学科建设工作。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