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以北京三峡大厦深基坑开挖支护为工程背景,结合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钢管复合土钉墙支护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土力学和基坑支护相关原理确立力学机理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开挖支护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基坑变形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基坑开挖支护过程是比较可靠的,且从塑性区和变形分析可知用钢管桩复合土钉墙进行支护后的基坑是稳定的,即钢管桩复合土钉墙能很好地满足基坑支护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论述软弱地基特征及基坑支护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支护深度6.0—7.0 m软弱基坑的可行性。在超软弱地基中,用土钉墙来支护深度为6.0 m的基坑,并获得成功,开辟了用土钉墙支护软弱基坑的先例。由于地区的特殊性,应对土钉墙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详细地介绍了土钉墙设计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适用于特殊地区软土基坑的土钉墙基坑支护型式。由于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的经济合理性,可以在我国的基坑支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型地下空间的开发使深基坑的支护技术得到了篷勃的发展,相继出现了灌注桩(排桩)支护、土钉用复合土钉支护、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斜支撑等深基坑支护结构.钢管抛撑支护采用钢管斜支撑与围护桩支护技术,支撑由一道压顶梁、牛腿、支墩及钢管组成.压顶梁、牛腿、混凝土支墩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管与压顶梁上的牛腿或混凝土支墩上预埋的钢板焊接连接,起到支撑基坑周边土体压力的作用,保证基坑土方开挖期间的施工安全性,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成亨新天地工程深基坑钢管抛撑支护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月玲  李毅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6):102-104,107
建筑基坑边坡稳定方法有人工支护稳固边坡、模板支撑土体、土钉墙喷锚结构、挡土桩墙结构等形式,各类形式在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及应用方面各有优劣.制定建筑基坑边坡稳定支护方案时须因时、因地、因项目具体情况,考虑而选取不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
复合土钉支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土体自承的新型挡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针对土钉支护体系的结构特征和施工过程,引入带转动自由度的Goodman接触面单元,并结合实例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进行研究,得到土钉、搅拌桩等相关设计参数的变化对基坑位移、土钉受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整体稳定性验算是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北京、上海两类不同地质地区20余个工程实例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土体、土钉、锚杆、搅拌桩和微型桩对支护体系整体稳定系数比例的曲线规律;潜在圆弧滑动面随桩长变化的发展规律曲线和土体强度指标c,ψ值与整体稳定性系数的规律曲线;折减系数ζ,η与基坑稳定性系数的规律曲线,为复合土钉墙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大型地下室基坑加固工程,详细介绍了对于不同基坑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护形式联合支护,包括压密注浆、土钉墙(喷锚网)、预应力锚杆、钢板桩及灌注桩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基坑支护达到了预期效果,这种方法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钉墙支护起步较早,在1982年王步云教授曾在山西柳湾煤矿应用土钉墙技术对土边坡进行了成功的支护。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土钉支护技术的雏形,1992年工程兵科研三所经过发展、研究,开始将新型土钉支护技术用到深圳文锦广场基坑边坡支护,获得成功,引起国内建设工程界的注意,迅速在城市建设深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估计9年多以来,全国基坑支护工程总数达到2000个以上。国外土钉支护法国最早,1972年开始进行了公路边坡支护。德国、美国、加拿大也发展很快,目前,法国城市建设用土钉技术对基坑进行支护,已经达到50%的高比例,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着重探讨了某商业住宅楼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本项目深基坑浅层采用土体自然放坡、复合土钉墙,深层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旋喷锚杆桩的支护形式.通过这两层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化,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  相似文献   

10.
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各种方案中,通常土钉支护费用最低,当深基坑土质条件较差,如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层,含水量较大,基坑垂直支护面难以成型,难以采用土钉支护方案,引用钢板桩支护原理,本文采用25号槽钢与土钉组合深基坑支护方案,解决土钉在软土中应用不足和发挥槽钢封面的特点,成功解决软土地区土钉支护问题,由于槽钢可以全部回收重复使用,该支护方案造价较低,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