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科 《学周刊C版》2024,(17):19-22
泱泱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如此恢宏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鼓乐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是中华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鼓乐文化不仅仅具备音乐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同时还具备很强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学校教育工作当中,有助于打造出特色校园,使得校园教育工作更加丰富、多元,对于学生的艺术启蒙、审美素养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且鼓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具有传承、再发展方面的需要,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可以实现这一点,是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将针对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安鼓乐在历史传承中,民俗活动表现突出的庙会鼓乐活动是不可忽视的传承途径。源远流长的庙会文化生活,为西安鼓乐增添了传承的活力,增加了鼓乐艺人习乐的动力,成为西安鼓乐主要的表演场所、展示才艺、助兴表演的地方。庙会文化活动对西安鼓乐传承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庙会文化,对于探讨西安鼓乐获得生存和继续传承的活力,推进西安鼓乐的研究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将校园鼓乐活动中的艺术元素与德育元素巧妙地融合于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中,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新探索,既有创意,又切实可行,更符合当前课程改革深化的基本精神,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将学校已积累的校园鼓乐系列活动的丰富实践,提升为校园德育层面研究,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路家鼓乐班传人的采访与研究,从路家鼓乐班昔日的辉煌、渐趋衰弱的现状及反思三个部分进行综合论述与分析,并力图揭示其衰落的原因,在思想观念、历史遗留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全球一体化文化背景下民间鼓吹乐继承与发展的规律进行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溪鼓乐传承工作室,是对本溪鼓乐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的创新研究进行的创新训练项目.项目自进行以来,对本溪鼓乐传承人进行实时采访调研,将录音、影像、曲谱进行整理,并与传承人及保护单位展开了讨论.面对当下本溪鼓乐生存状态,传承人的困惑及发展前景,对本溪鼓乐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最具体、最直接的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安鼓乐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周至南集贤鼓乐作为其中一个流派,有自己的艺术特征.与整个西安鼓乐一样,南集贤鼓乐在传承与保护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西安鼓乐在政府的扶持下,其发展速度虽然较解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梳理西安鼓乐历史发展及现状,探讨在非遗保护前提下,西安鼓乐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并以西安鼓乐与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运用数字化转换等融合发展新思路,让西安鼓乐带动西安文旅创新,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闽西上杭地区的客家"五音鼓乐"有着近200年的历史,作为一种鼓乐表演形式,广泛应用于民间礼俗活动中。五音鼓乐的传统曲目丰富,套曲《喜乐十四首》是建立在板式变化基础上的中、小型曲牌组合,每一曲都对应婚礼仪式不同环节,每个环节对调式、起落音和板式结构变化都有严格的要求;乐队中的两支唢呐组合,其音响具有较明显的二声部"支声"复调和"和音"性重奏特征;鼓声部灵活多变,在强拍(板)上鼓点少,弱拍(眼)上鼓点呈现出密集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民俗音乐的流向与发展,与中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古代的横吹、骑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流向民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俗音乐。民间鼓乐艺术在中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占  相似文献   

10.
德州及周边鼓乐班器乐曲目的应用及其文化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目是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表现载体,同时,也是民间艺人和乡民思想观念的体现。本文分三部分:一、鼓乐班的表演形式及曲目统计;二、鼓乐班的常用曲目分析;三、民间曲目的文化观照。笔者认为:1、大部分优秀的民间吹打乐曲没有失传,它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顽强的传承下去.2、反映了两千多年礼乐制度的继承和新时期的“礼”“乐”重构现象。3、流行歌曲吹打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河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一直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中,师资不足是最主要因素。生活在广大乡村社会中的众多民间鼓乐艺人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鼓乐演艺舞台。前者是缺少音乐教师,后者是剩余了大量音乐人才。本文就如何建立二者之间的供需关系,使鼓乐艺人进入农村中小学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构想。  相似文献   

12.
辽南鼓乐发展趋势虽有局限性,但辽南鼓乐中的“梢头”的这种手法在我们各种类型的鼓乐中均具有很高的价值,文章探讨了“梢头”在辽南鼓乐中的应用及风格特点,提出了辽南鼓乐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以新乡这个特定环境为背景,介绍了在此地产生的众多的鼓乐品种及大型鼓群,并就鼓的命名、鼓牌名称和形象的口诀谱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论述,揭示了新乡民间鼓乐的丰富内涵和浓厚寓意.  相似文献   

14.
以新乡这个特定环境为背景,介绍了在此地产生的众多的鼓乐品种及大型鼓群,并就鼓的命名、鼓牌名称和形象的口诀谱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论述,揭示了新乡民间鼓乐的丰富内涵和浓厚寓意。  相似文献   

15.
风筝,古谓之"鸢",不仅作为娱乐工具而深得世人喜爱,也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素材,留下了诸多妙趣横生的诗篇。据《考工志》载:风筝有弦有笛,因而"天际频传钲鼓乐,云端隐闻丝竹声"。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从曲调和情感两方面感受《阳关三叠》,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2、能尝试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阳关三叠》,体会古代歌曲的行腔韵味。3、欣赏绛州鼓乐《秦王点兵》,感受鼓乐演奏的多种技法和非凡魅力。在此基础上对比赏析现代绛州鼓乐《鼓韵龙腾》,感受古今绛州鼓乐的不同,激发对鼓乐  相似文献   

17.
当前是一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某些学校的领导认为,学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之地,更应该"以文化之",跟上时代的脚步,于是乎,将学校开展的许多工作和活动都冠以"文化"的名义,什么"儒雅文化"、"孝亲文化"、"国学经典文化"、"名人文化"、"廉政文化"、"陶瓷文化"……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一种岁月的沉淀,也是历史积淀的平静释放。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呈现于校园环境建设、师生的人文风貌和学校的整体氛围,并由此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成为除书本之外最大的学校教育资源。立新实验小学在近百年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在不断地吸纳、融合、扬弃、拓新中积淀了极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底蕴,形成了以"立新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内涵,并将"文化立校"确定为学校的办学思路,在校园中营造出了追求卓越、乐观向上、和谐质朴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鼓乐徽章     
我决定争得鼓乐徽章。每天晚上,我都要花时间来练击鼓。我喜欢鼓乐《斗牛士》,它能鼓舞士气。为了提高自己的击鼓速度,我反复练习。有时连续击鼓5分钟,不停手。咚咚哒……我打得手发酸,终于  相似文献   

20.
小编的话亲爱的队员们,今天"雏鹰展翅"将带领大家走进河南省濮阳市。美丽的濮阳被誉为"华夏龙都"、"中华帝都"。濮阳是中华第一龙的故乡。濮阳市的少先队员在黄河之滨、濮水之阳,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像颗颗珍珠镶嵌在龙都大地上,引领着龙都少年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争做星星火炬下健康成长的新世纪雏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