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科学美的感性力量和科学美教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定科学中关的存在,重视科学美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科学美作为美的形态的一种,科学美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子概念,具有美和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感性”特征,科学美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追求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晓枫 《成才之路》2012,(19):18-I0013
教育的宗旨是育人,育真、善、美的新人。要让人们在立美、审美的活动中,由美导善、入真。美育的中介、主导作用能使规律的掌握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结合,音乐的立美和审美对这个功能体现得更加集中和充分。人类在音乐立美、审美活动中,可把握创造性的关键,提高创造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早已成为培养发展人才的重要课题,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活动。美育不仅包含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有科学美。对于一个大学生特别是以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理工科大学生,以及从事教育为主的师范大学生来说,使他们在校能受到良好的科学美熏陶,除了能够欣赏艺术美、自然美外,还能具备赏识科学美的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科学与审美 ,从人类社会生活的两极走到了一起。一个新的概念“科学美”也随之诞生 ,并成为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但是科学与审美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 ,科学对于审美是排斥的、背离的。科学中所存在的美并不能简单定义为“科学美” ,科学中存在着美 ,而“科学美”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化场和审美情操三方面突出审美教育价值。建议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发掘并揭示科学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审美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语课实施审美教育的手段及其作用,可作这样的概括;美读-让学生感受情感美;道路-让学生体思美,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悟-让学生领悟语言美,勤笔-让学生借鉴学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探究数学审美教育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数学美的特征:以新课标为指导,从多媒体与教学素材相结合,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数学之美;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的审美教育资源,使学生伴随数学知识的学习,感悟、欣赏数学之美;抓住数学语言特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语言美;发掘当前中学数学教材中美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是因为“教育也许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但它并不是历史和社会的消极产物。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处于教育第一线的各学科教师,也要尽可能站在努力接近教育的理想境界的高度,来把握自己的教育实践。科学学  相似文献   

9.
儿童科学审美教育是将科学与美育跨界融合的学前教育活动,是一种注重儿童科学探究思维培养和强调儿童审美体验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研究选取重庆市某幼儿园60名大班(5~6岁)儿童,将儿童随机且均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测查教师审美化教学效果、儿童审美能力和编码课后访谈内容来分析儿童科学审美活动的效果。结果发现:教师审美化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差异,尤其在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环节方面相比传统教学变化较大;儿童审美能力在探究兴趣、探究方法上表现极其显著,在概念认知、联想创造和审美感受的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实验证明,采取多渠道整合园外资源、多样化改进活动形式、多领域融合活动内容来建构儿童科学审美启蒙教育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美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高职美术教学中要重视"三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代的特殊性成就了晋人独特的美。晋人的美是从整体性上展开的自然率真、个性独立、生态智慧、超越旨趣和当下关怀的诗与思统一的美。分析表明,晋人的这种富于艺术热情和宇宙深情的美的思想资源可为当代开展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科学是可靠的,是可以被认识的,但又是进步的,总是"不完美的知识".无疑,科学教育首先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求真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重新思考.科学教育应该加强STS教育,实现科学求真与求善的统一.美既是科学的内在形式和标准之一,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科学教育应该追求科学的真与美的统一.科学教育对科学的真善美的追求,可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美育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科学美在教学中的表现形式、科学美思想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Engaging with beauty can orient mind, heart and action in this era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First, I present a vision of beauty that acknowledges some of its common critiques while salvaging it from claims that it is merely subjective, or worse, destructive. I then focus on how the ecological crisis elicits and invites participation in actions towards vulnerable things and the beauty they invoke. I reflect on my life experiences and engagements with art to help understand the possibilities and power in the beauty of vulnerable things and of actions towards them. While I acknowledge and address some difficulties with beauty as the basis for action, I suggest it is better suited to engage the ecological crisis than appealing to emotions such as hope or relying on prevalent ethical approaches. I end the paper by considering the transformative role aesthetics should play in reimagining subject focus,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in school curricula and pedagogy aimed at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文不少作品所写的自然景物是自然美与人格美和谐统一的精品,语文教学就在于利用课文中 人化的自然美,在感情上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相似文献   

16.
《野草》是鲁迅最具个人化的心灵本。这种个人化是鲁迅融合中外各种艺术营养之后独特的学实验,这就决定了《野草》在美学内涵上,既具备一般散诗的特色,又呈现出超出一般散诗的陌生化的特色。章将其定义为常规性美与变异性美。这两种对立的美分别表现在散诗的语言、意象、艺术构思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nk between science and art in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and Paul Gauguin (1848–1903). More specifically, its aim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as the investigation of ‘truths’ that people hold at a particular time, on the one hand, and art as carrier of these truths into the ‘emotional’ realm of the people, on the other. The goal is simple; as is the method. The goal is to provide a way of teaching the humanities based on the aesthetic.[1] The method uses the figures chosen to act as a foil to each other, so that what seems to be a parallel of contrasts between Darwin and Gauguin, is, in fact, an equilibrium of the sensual and the rational. [2] The specific point that the paper argues is this: if teaching the humanities is tied pedagogically to art, then science, as well as the other disciplines, will join the curriculum in an integral way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plete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 physical, intellectual, moral, and spiritual.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paper develops the education of reason or mind in the life and thoughts of Charles Darwin. My remarks here will be limited primarily, but not exclusively, to his autobiography. The second part clarifies the education of the senses in the thoughts of Paul Gauguin.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教法》2020,(9):108-113
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应用不可能与人文决然分离。简单、对称、和谐是自然科学和生活共同的审美观。理科教师应把美育视为己任而不是仅将其当作艺术类课程的任务。结合中学理科的学科与教学特征,理科美育教学目标应包括感受科学美,形成科学审美基础;亲历科学审美过程,发展审美习惯;认识科学审美作用,追求真善美统一。  相似文献   

19.
刘莹 《凯里学院学报》2001,19(2):108-110
建筑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多地包含了设计的因素.建筑美术教育应开设欣赏教学课程,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全方位提高,使之创造出物质功能和艺术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艺术作品.同时,在欣赏教学中融入艺术史的学习,使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