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衡阳师范学院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四五四"管理模式,解析了"四五四"管理模式的框架及内涵,并总结了"四五四"管理模式下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成效与经验。希冀为湖南省科研管理工作与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研管理模式是高校进行科研管理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完善科研管理体系,有效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发展高校科学研究、保障高校科研水平。本文通过阐述高校的科研管理现状及科研管理模式,进一步探讨建立"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也由单一线性发展模式向结构式的网格发展,因此本科生的科研梯度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本科生科研团队管理经验欠缺,团队制度松散,往往出现团队存在时间短、任务完成质量差、人员流失情况严重等情况。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小组师生读书会"为例,从管理模式、管理办法、人员选拔等方面探讨中医药院校科研团队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管理和人才培养需要摆脱传统思想和管理模式的束缚,积极开辟新途径和积累新经验。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管理模式是当下高校与科研院所中越来越常见的新模式之一。该模式由治学经验丰富的资深导师与充满学术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团队,以研究团队的模式共同指导和管理研究生。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契合实际需求,能有效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导师素质,促进科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创新团队是研究生团队导师制发展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5.
我国气象科研组织原有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问题,论文认为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及时跟进,这一管理模式涉及:建立专职管理机构、推行弹性人事制度、提升科研人员队伍综合素养、协同气象科研组织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提升管理手段、组建科研团队、制定"监督、考评与激励机制"、打造平台与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定孵化交易不能并打造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建构研发流程管理与市场快速响应机制等十个维度,这十个维度都指向气象科研组织和谐发展共同体(一体)的建构。在新的形势下,气象科研组织"十维一体"管理模式的建构既有其必要性,又具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硬件保障之一。现有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诸如科研设备维修经费短缺、维修技术力量薄弱、共享实现困难等问题,弱化了科研实验室对科研创新的助推作用。从学院总体规划部署出发,提出在科研团队基础上组建科研团队实验室的思路;抓住当前阻碍科研实验室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剖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科研团队实验室建设、管理和考核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以期提升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专业人员配备和技术团队建设,保证科研团队与仪器设备的有效、顺畅对接,并解决仪器设备的维修和升级改造问题。通过动态化管理模式释放科研实验室效能,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发挥科研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改变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使小学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推行以"2+2+2"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就更加必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是教育改变的行动过程。近四年的行动研究,从管理改革入手,以文化管理为手段,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管理制度,铸造和谐的管理团队。同时强化班主任工作,加大班主任班级管理力度,扩大班级管理的覆盖面,使班级管理更加细致全面,使更多孩子得到关注,最终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普及和大数据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研究生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节,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班级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在分析当前研究生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班级创新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雁文化"折射的是一个群体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学校管理。学校可依托"雁文化",使教师通过不断沟通、磨合与信任,达成到默契,从而营建一支有生命力的团队。在此过程中,学校可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学校优质持续发展;解放教师思想,带动团队和谐发展;解放学生行动,还给学生七彩童年,让师生像大雁一样展翅飞翔。  相似文献   

10.
高校理工科科研团队由于呈现出人员结构复杂、科研环境特殊等特点,运用原来来公式化、简单化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水平理工科科研团队的管理要求。本文运用管理心理学中的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研究高校理工科科研团队成员的心理需要,掌握团队成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提出高校理工科科研团队应该定位为"科研的训练所、职场的演练地、才能的展示台、人生的加油站",以满足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1.
2016年2月,以呼伦贝尔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吕佩臣博士、教授为带头人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转型创新发展实践与研究团队"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被列入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4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高校科研活动中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科技创新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从而导致成果多、转化难、应用少的现状,由以往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以克服高校科研中的"孤岛现象"。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科研中存在的"孤岛现象"及其原因,以增强团队市场意识及市场敏感度为核心提出了要从科研目的、成员结构、考核激励、决策机制以及校企科研合作着手推动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由知识导向型转向市场导向型的具体措施。由此从高校科研活动的发端开始推进高校科研与实际生产的对接,化解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脱离经济社会所出现的成果转化难的症结,破解我国高校科研中的"孤岛现象",提升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量。  相似文献   

13.
G管理模式是在充分研究当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东西方管理思想及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研究出的一套系统、完善的管理理论,这种模式覆盖了管理学研究领域涉及的各个方面。科研管理亦是一门管理科学,借鉴G管理模式中"人+制度+创新"的核心思想,结合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形成符合高校科研管理规律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高校科研管理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校生殖医学专业学位点培养本科人才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一流学科"促"一流本科教育"的可行性及策略。调研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与需求,开设"生殖医学"通识课程,对授课前后大学生认知态度、能力变化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组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进行科研创新。通过课程传授,大学生生殖医学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除"婚前性行为"外,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接受情况有明显转变(P0.01);90%以上大学生认可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科生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取得显著的成绩。综合性大学专业学位点可通过通识教育、科研创新活动等途径来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一流学科"促"一流本科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研究生导师为负责人、以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要科研力量的科研项目团队逐渐形成,由于该类团队具有较高的人员流动性和较强的人才培养职能,如何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项目管理与团队管理的视角对当前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团队管理过程进行分析,探索在统一的管理模式下如何培养个性化的学生,促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大学生"三自教育"与大学实验室的教学、安全和创新相结合,探索"三自教育"管理模式与大学生实验室内自我专业教育、自我安全意识管理和自我创新服务之间的关系,以期可以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同时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加强团队建设是高校逐步用"校—院—所"体制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校-系-教研室"制度以后的一个必然选择。高校团队建设不仅是指科研学术团队建设,理应包括教学团队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团队建设等。恰当运用管理科学中团队建设的原理和方法,打造高水平的教学、科研、管理团队,对于高校二级学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高职院校科研整体实力较为薄弱和不足的实情,分析了组建、培育和管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基于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当前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两张皮”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以学校制浆造纸工艺、装备和自动化3个专业为研究试点,规划并实施了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两队合一”的创新教育模式试验活动,探索了使“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重点阐述了试验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研组织团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某些高校科研组织拥有优秀的高端人才资源,却缺乏高效的团队管理理念,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和管理制度的错位.该文对高校科研组织的团队管理模式和创新体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