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路小学的学生,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新儿童",为何会爱上"书法"这项传统的、沉静的学习活动?或许得益于近年来学校以培育儿童"书法核心素养"为旨归,创意建构了"立体、多元、整合"的独特课程范式,初步形成了中华书法文化融入课程的实现方式:融于课程设计,为儿童建构"汉字魔方"课程;融于课程实施,让儿童期待"笔尖上的旅行";融于课程文化,领儿童走向"诗与远方的田野"。  相似文献   

2.
李新杰 《江苏教育》2022,(37):49-51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园林资源加以挖掘、开发与梳理,融浸到小学书法课程之中,能让学生获得跨维度、跨学科、跨领域的书法文化涵养和书写能力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需要、书法课程与园林资源三个视角,将园林资源与书法艺术联动、联通,创新优化学生书法学习的时空。  相似文献   

3.
<正>在儿童的生活中寻找音乐教学的"文化主题",就是在儿童的生命中寻找成长的关键点,然后有系统、有准备、有层次地用音乐丰富儿童的生活阅历和音乐文化素养。小学音乐主题性文化情境课程,不是简单的音乐加文化,而是"文化主题中音乐情境课程的开发",是教师在课程实践层面上的创新。它是在一个"文化主题"的引领下,整合"合适"的音乐素材,让学生欣赏或演唱,将音乐"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让音乐获得"最佳的理解"。通过积极参与音乐情境活动,使儿童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通  相似文献   

4.
声音     
<正>《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8年第7期独家策划"审美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书法教育课程",聚焦于书法教育中的"审美与文化",从审美与文化在书法课程中的价值,到审美与文化在书法课程中的实施,再到学生对于书法之美的体验,呈现出了书法教育课程的核心,为书法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这让我想到在学校的新生开笔礼中,教师对"人"字的书写与"人"字文化的讲述,正体现了书法中的"审美与文化"。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视野的课程内涵不是跑道而是"草坪",一块学校文化滋养出的牧养儿童天性、灵性觉性和慧性的草坪。基于此,学校文化映照下的课程建设要坚守儿童立场,进行融通共构和校本实施。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阅览《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第4期"独家策划"《广域课程:让书法学习走向圆融》系列文章,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中国书法是华夏文明的典型标志,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当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呈现在儿童视界之中,书法课堂是应当兼具文化磁力、审美魅力与思维张力的。"书法广域课程"是儿童书法学习的一种尝试、一种延展、一种创新,其专题性、综合性、探究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日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生活、回归儿童是生活化课程的本质。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生活化课程"重视自然对儿童的积极影响",鼓励"运用自然、本真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习",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让儿童"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并建立起内在的秩序感。生活化课程以培育完整的儿童为导向,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每个儿童都有自己学习的方式。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流畅的、自然的。我们希望在这套课程里,能够看到儿童、看到游戏、看到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各校在书法课程建设中普遍面临师资缺乏、如何面向全体等问题。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立足儿童深度的书法文化实践研究,自办学以来经过十年摸索,在全体参与、师资培训上摸索出一条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课程实施路径,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新出"家学院·课立方"的统整课程体系,丰厚了书法育人的新途径,促进了学校书法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为区域学校书法课程实施提供了多元启示。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获奖论文从从学生发展、课程实施、书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不同角度对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好新时期书法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观点是:对新时期书法教育课程功能的理解应与以往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有本质不同,应重在培养良好技能和品行、培育个性审美和创造、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目前书法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中仍存在有违书法规律、教育规律的一些问题;新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书法教育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实现教材、教师、学生三要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字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古老的文化。汉字文化故事微课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去引领儿童触摸汉字。从课程架构到课程实施、课程展示,始终围绕"故事",让故事说话,让汉字说话,通过一个个"汉字故事",探寻汉字的起源,走进汉字文化,感受汉字世界的丰富、神奇。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前沿进展来看,还是就当前儿童严峻的媒体文化生活现状而言,均需要课程学者和其他教师教育工作者重视发展"儿童媒体文化研究",并将其列为教师教育新课程。西方教师教育领域自新世纪以来早已形成许多成熟的"儿童媒体文化研究"课程,这可以为国内教师教育领域发展"儿童媒体文化研究"课程提供经验参照。国内教师教育目前所要做的乃是正视身处媒体文化中的儿童,并将它列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议题。  相似文献   

13.
"爱的教育"是南师大附小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教育哲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把"创新与特色"这个时代命题建基于"爱的教育",同时以"课程"设计与操作为核心依托,努力建构为了儿童"一生"的课程. 我们找出了南师大附小课程规划、推进与实施的两个主题词:"爱"和"儿童",这是对学校"爱的教育"和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思想的坚守与发展,实现了课程"命脉"、历史"根脉"和文化"血脉"的一脉相承与无缝对接.据此,我们确立了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即"基于童心,行于爱心",并做出了自己的诠释."基于童心",就是面向儿童、走向儿童、发展儿童;"行于爱心",就是回归自然、唤醒自觉、放飞自由、引导自律.  相似文献   

14.
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本身就具备文化内涵,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审视,书法也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相离的关系。江苏省无锡市兰亭小学、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涟水县外国语小学都是江苏省内知名的书法特色学校,其书法课程无不具备应有的文化内涵。当然,4所学校各有特色,各美其美,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书法课程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我校开展写字教学研究,构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写字—书法教育"特色教学策略,形成了写字教学特色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与中国文化》,构建了以书法文化推动书法技能提高的特色课程. 我校以"以墨育德,以墨启智,以墨健身,以墨陶情,以墨联社,以墨温家"为主题,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其中,人文的管理、人文的教育、人文的课程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我校以翰墨香满园的校园环境,运用人文管理的特征,以及书法文化的课程,培养师生实现"我大气、我正气、我雅气、我锐气"的目标,不断探索写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提出"儿童立场"的课程观,把课程建设目标指向儿童发展的"核心素养",并融入"随化至贤"的学校文化核心内涵,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特色课程个性化、课程评价立体化"为基本特征,采取年级课程与学校课程纵横交错推进的策略,有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架构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一种技艺,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经过近二十年的书法课程建设探索,构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书法学习课程体系,营造了富有教育意义的书法学习空间,形成了一支优秀的书法教师队伍,进而让书法课程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书法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启蒙阶段的学生锻炼身心、塑造品格。"泰山娃慧书法"课程面向低、中年级学生,从丰富书法学习活动、创新书法教学样态、延展书法课程文化等维度,很好地实现了书法育人。  相似文献   

19.
书法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启蒙阶段的学生锻炼身心、塑造品格。"泰山娃慧书法"课程面向低、中年级学生,从丰富书法学习活动、创新书法教学样态、延展书法课程文化等维度,很好地实现了书法育人。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建设和积淀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新安小学以"新旅文化"为核心,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实践,营造课程改革氛围,挖掘和传承"新旅文化",探索教育的本真,旨在让儿童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