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传统思想都不尽相同,百花齐放。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很早就对自然有了明确的认识。早期"山"、"川"、"森"等简单的大和语言的出现也为此做了很好的佐证。要探求一个民族的美学意识,色彩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本文将围绕平安时代的日本古典文学进行叙述,以四季为中心,探求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学观。自公元7世纪日本向中国派出遣唐使以来,便大幅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佛教、五行思想也因此流入日本,给日本人的自然观和色彩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古代日本人的传统色彩美学的基础是自然观。樱色、紫藤色、红叶色等都是直接用自然风物来命名的颜色。从色彩的命名中都能感到十分明显的季节感,也能窥探出各个季节的特征。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人又将色彩的使用和四季的循环一体化,逐渐融合到一起。古代日本人的色彩美学观中充斥的"物哀"、"无常感"等也是十分明显美学特征。面对来源于大自然的色彩,古代日本人又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逐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形成了今天日本色彩美学的基础,体现了对于闪耀一瞬即风华散去的事物的尊崇的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也在不断地提高,时尚已经成为现代人穿着打扮的主要依据,设计也要进行不断地创造与创新。因此,色彩在现代社会中广受关注,并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流行语言之一,在服装设计的领域中,色彩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的形式,广泛的运用在服装设计中。本文通过对服装色彩的文化内涵以及色彩搭配的原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服装色彩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婚礼服自周代礼仪出现之后,就作为中国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婚礼服的色彩从最初深色调玄黑色和纁黄色到浅色调青色、白色,直到定型为大红色系.服饰色彩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人们审美观念普遍提高和认知的过程.婚礼服色彩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和社会规制的差异,通过对婚礼服色彩演变研究,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人类文化精神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人类从发现色彩、认识色彩到使用色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绚丽缤纷的色彩现象,在远古时期曾被认为是大自然的一种神秘力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本质的直接途径,也成为人类最早用来表达原始意识的重要标志。虽说颜色是客观存在,既无阶级性.也无感情和意识,但当色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人的时候,却可以引起人的审美心理活动,人的大脑会因此产生某种象征性的感觉,甚至还会产生某些联想,而这些联想就使得色彩披上了情感的轻纱。色彩现象通过形象思维产生维妙的心理作用,并且引发审美意识。人们生活于色彩的世界里,色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色彩还满足了人们的不同审美需求。 色彩的审美心理从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并伴随它不断发展。因此,人们对色彩的审美意识与自然、宇宙、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白色彩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蕴含着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婚礼尤其是其中的“六礼”更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周代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婚姻制度,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继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的婚礼既包含了不少迷信、落后乃至野蛮的内容,也保留了许多美好、健康的习俗。因此,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对色彩有丰富的认识,从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礼仪赋予了各种颜色不同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中华色彩文化。武当山在其建筑、神像、道仙的服饰、修道场所等色彩的运用上,有其鲜明的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体现,也显示出道教名山的奇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李泽厚说,较之线条,颜色是更原始的审美形式。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古人至今人,对于审美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追求。表现之一即是对于色彩的关注和使用。具体来讲,就是人们对于包涵色彩意义的“颜色”的运用开始具有了任意性、颠覆性和创新性。面对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我们很有必要探究,这些被现代人夸大了用途的色彩在古人眼里,是否仅限于感官的审视以及它们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曾经代表了怎样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说文解字》中表色彩的颜色字,以探源为主要目的,将其中的颜色字按性质归类,同时阐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色彩艺术,从始社会审美意识的萌发到奴隶社会五色观的形成以及封建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人对色彩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伟大的贡献,形成了称之为东方色彩的风格,而且这些对色彩的认识与后来西方对色彩作出的科学结论是相吻合的。中国人是从自然、宇宙、政治、伦理上总结和形成了完全的色彩整体观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民族民间的色彩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色彩与人类生活已经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色彩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人的情绪,精神和心理,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色彩,调整着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英语作为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工具必然引起英语在不同地域的本土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英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中国英语并不是属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工作或生活中所惯用的语言,而是中国英语使用者们用来诠释中国特有文化的一种表达。中国英语是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经济、政治的语言,因此具有本土的文体色彩,从中国英语产生演变过程来看,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语域体现中国英语的文体色彩:政治经济、旅游文化、文化输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色彩通过光线刺激人的视觉,形成复杂的色彩心理。影响色彩心理的内在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性格、职业环境、个人修养,外在因素主要有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时代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等。色彩心理影响着人的行为,同样,色彩心理影响着人们的商业活动。探讨色彩心理在商业活动中影响因素,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到色彩运用于商业活动的利弊,从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电影《楚门的世界》与媒体权力的文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技术进步与商业化运作,媒体已经由最初的信息传播工具演变成为一种无形的文化控制力量,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它介入生活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加大,而且也已经成为一种权力本身。媒体在用舆论塑造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乃至价值观。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媒体包装了我们的生活,甚至还越俎代庖地为我们量身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孙犁将塑造女性作为小说创作的切人点,并将这些女性形象融人一种道体化的文化氛围,从而使他笔下的女性无论是身处的外在环境还是作为人的内在品质都被染上了一层浓厚的道体化色彩。这一方面既体现了孙犁对女性的钟爱,另一方面也铸成了孙犁崇尚道家文化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冉剑 《教师》2013,(8):112-113
社会越来越发达,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品茶文化蓬勃发展,茶叶包装也越来越被现代设计师们运用得淋漓尽致。现代社会茶叶包装设计深受人们的重视,如何从造型、图案、色彩方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何又能与现代文化接轨;如何才能迎合广大的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已经成为茶叶包装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就是说,要将一般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为“仁人”——圣贤。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关于“人”的塑造、提高,成为传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就是一个"形象社会".在今天这样一个"形象社会",形象设计就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形象设计是美化人生、美化生活、美化社会的一门艺术,是现代设计学的一个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形成为专门学科和独立的文化体系,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形象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伴随着色彩流行趋势、色彩搭配师的出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影视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形成一门文化产业的艰辛路程。作为文化的一种物质承载体,中国影视与文学、戏剧一样,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中发挥着强大的功能,电影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的色彩。众所周知,任何理论话语的产生,都是为响应时代呼唤、推进某种实践和智力活动的发展,本文突出阐释了中国影视在准军事性质阶段、知识分子启蒙阶段和市民意识形态崛起阶段的转型表征,强调了中国影视与以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文化实践综合背景之难以剥离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不是对外在事物的固有色的描绘,而是一种观念色,所以,在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也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和观念的一种方式.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的发展流变,以探讨出其表达机制的生成和演变.  相似文献   

19.
王月 《教师博览》2011,(6):59-60
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身处在彩色世界中的人们,会因为红色而激动,也会因为黑色而沉静,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色彩和生活的关系。日本色彩学会资深会员、著名的色彩心理学家原田玲仁指出,色彩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色彩可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借用色彩的力量可以给人好运,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0.
色彩的身份     
古代中国社会中,身份是有颜色的,不同的色彩对应的是不同的身份。反过来,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