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谈朗读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讲解只能使人理解,朗读才能使人感受.而只有深刻感受到了的东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它.我们知道,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音、形、义,读能够感知字的声音,理解字的含义,教师成功的范读,可以补充讲解之不足,给教学带来好的效果.一、借助丰富的“联想”激发感情许多教师反映:朗读的作品中所描述的情景,有些是自己没有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因而不知怎样激发朗读感情.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特别强调:"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一、范读引路,教师是学生的朗读"导师"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觉得最高效、最立竿见影的方法便是教师的范读。课前融情于文的范读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仿佛进入当时的情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读后评价结合等,以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朗读,喜欢语文。  相似文献   

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文章的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文章的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6.
笔者最近随教育督导团到农村学校作了一些凋查研究,感到农村学校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少。一、教师朗读水平低,对学生的朗读缺乏正确、具体的指导。目前,农村学校大约只有20%的、中师毕业的教师能用较纯正的普通话作朗读示范,其余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大都是用课文朗读录音代替自己的范读。有的教师范读时读音不准,添字、漏字现象严重。有的教师带学生读课文用的是方言。二、课堂朗读少,朗读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点缀。很多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提问,课堂教学时间大都被教师的讲解占去了,朗读只是在上课之初或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作…  相似文献   

7.
范读是引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显著效果。声情并茂的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鲜明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8.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示范性的朗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他们学习朗读的技巧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而来。因此,精湛的范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同时,范读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怎样有效地运用范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能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教师范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课文所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路径之一。为此,教师可选择案例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从花样朗读“促”语感、情境朗读“悟”语感、品词析句“炼”语感、讲解范读“催”语感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范读是朗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得力手段。而有的语文教师仅重视让学生读,忽视了教学性范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范读有别于其它朗读,没有掌握范读的一般特点及技巧。教学性范读不同于广播员的播音性的播读,不同于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表情朗读是诗歌形象的再创造,是再现意境不可忽视的一环。由于朗读能使口到、眼到、耳到、心到,燃起感情的烈焰,使人身临其境,所以教师范读、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都是对诗歌意境的言传意会,都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古人读书向来注重朗读,他们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喜欢沉浸在语言里吟读把玩,因声求义,因声求气,因声解文。而要想通过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范读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技巧的运用、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成功的范读,势必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范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对于学生来说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朗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必须培养的一种学习技能。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朗读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教七年语文学科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教师精彩的范读我认为教师范读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但是近年来,在语文的教和学中都存在朗读的弱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注重了分析、讲解,而读却被忽视掉了,甚至范读也被取消了。学生在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还可以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深切的情感,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应展现范读的艺术,深入理解文本,打动自己,感染学生;把握朗读技巧,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分清朗读对象,因材而异,因生而异。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  相似文献   

18.
李醍 《现代语文》2010,(4):34-35
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课堂朗读,舞台朗诵,话筒前播音,都属于这种艺术。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如果内容好又朗读得好,听一遍往往比我们自己看感触会更深。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善于处理讲解和朗读的关系,精讲多读,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重视范读,发挥朗读的感人作用,以唤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来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范读”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几乎都是听老师“范读”长大的。要是说教师的范读影响了我们大家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大家可能接受不了。在新课改的今天,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语文教师的范读,我们觉得将范读,尤其是将教师的“范读”前置确实弊端多多。教师范读似乎总留有对学生不放心的“教师主体”的影子。教师范读,学生只能模仿;教师范读里所流露出的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影响学生对课文其他角度的理解;用新课改理念来思索,它存在抑制学生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副作用。因而,要改变教师范读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位置,应将教师的“范读”放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之后。这时,教师的范读就变成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一个参照:朗读的参照,理解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中学时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加强朗读和阅读理解的指导,提高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敏锐感知文字的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再现文章描绘的情境,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一、重视朗读,培养口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适当介绍一些朗读技巧,诸如重音的把握、停顿的长短、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其次,再采用范例启发,即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范读,增强直观感受,学生通过直观模仿,容易掌握朗读技巧。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