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发现和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性的解决措施,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质量的前提,更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校本教研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我们结合学校的校情、师情、生情实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并将其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较好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推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高职英语教学以及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使得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以适应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推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可以从教师层面、教研室层面、学校层面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教学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走进新课程之际,我们中小学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说到底要靠教师。没有教师的积极性,没有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各项教学要求很难落实到位。抓教育,就必须抓教师素质提高,就必须抓教师培训。在提高教育水平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步地抓教师培训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抓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才  相似文献   

5.
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有力武器--教师学习空间。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教师为本,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成人教育规律和远程教育规律,在继承、发扬基础上,在"混合式"的变革思路指导下实现两手抓,既要抓大规模有组织、集中地面对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更要抓贯穿在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进行的线上和线下研修活动,教师学习逐步实现两者的无缝接轨、融为一体,并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障碍是指教师在专业形象(德性品行)、专业素养、专业行为及专业态度方面出现的问题。这将对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和阻碍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而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教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的理论基础;校本教研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最后为使校本教研发挥最大作用,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支持系统,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名师工作室肩负着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名师要了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诉求,名师工作室要强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使命担当,名师的专业发展要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美美与共。为了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应基于乡村振兴与走向卓越的语境审视乡村教师的专业理想,基于人的完满与知识融合的维度重构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基于核心素养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名师工作室需要通过以下实践路径落实其使命:一是以乡村学校为研究基地,以乡村学校现实问题为驱动,融合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二是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城乡双向互动、名师走教驻校活动,实现教师共同体的多元化;三是形而上与形而下并重,经验改造与专业重塑并行,行政推动与文化自觉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而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选择。文章综述了校本教研的涵义,提出了进行校本教研的意义,厘清了教师专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校本教研能够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现霞 《学周刊C版》2019,(16):144-144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热潮,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二者的结合催生出了新的教学方式,网络教研渗透其中。这有效拓展了教育发展的空间,增强了教育发展的活力。对此,我们还要秉持发展的理念,充分重视网络教研,不断深入实践,以促进教育发展更优化。我们要正视现实,尊重并发挥网络教研的载体作用,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保障教学效果。本文将着眼于此,详细分析如何以网络教研为载体,促进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教育的振兴关键在教师。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促进者、乡土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教育的支撑者,但是当前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专业发展内生力不足,教师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此,应该通过培植“为乡”教育情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力,建立精准化培训模式等途径,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而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选择.文章综述了校本教研的涵义,提出了进行校本教研的意义,厘清了教师专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校本教研能够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切实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学校所有学生的发展,只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办出人民满意教育。立足校本教研,改进校本培训制度、改进校本教研体系、改进随堂听课方式、改进校本教研评价方式。能在务实教师发展基础、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增强教师发展实效、保持教师成长动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我们要通过开展校本教研,进一步探索教学、科研、师培三位一体的工作新路,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高尚人格魅力、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和较强专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我们需要更新教研师培工作观念,确立以师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其次,教育相关部门应构建教研师培网络体系,以逐级推进教研师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就必须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管理策略的确定,往往基于管理者对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认识。我认为,尽管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并不是说教师不搞教育研究就不能开展常规教学工作;开展教育研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有良好的教研品质与教研能力,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并不是说开展教育研究就可以开展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促成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而教师专业发展对校本教研的反哺作用体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和校本教研实施可能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雷自自 《中学教育》2009,(10):56-58
合作教研之于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教师专动业力。当前合作教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刻板的合作规范导致教师的消极行为;过度的行政权力导致教师的话语沉默;异化的业绩评价导致教师抵触情绪。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合作教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包括建立开放的合作教研组织;建立专业取向的合作教研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边淑芳 《宁夏教育》2007,(10):23-23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活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本着"基于学校,  相似文献   

19.
教研活动应关注常态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态课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常态下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其教育理念,而且也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教研活动关注常态课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研讨常态课时,教师首先需要悬置自身有关教学活动的各种价值预设和判断,以便全面的描述和发现问题;其次,教师们要在观摩活动结束后,通过深度汇谈的方式进一步聚焦和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后,教师应对研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教育价值观进行批判和反思,以促进教师获得理念上的提升,让常态课中的"问题"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支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努力因素与外部因素,诸如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意识、专业发展的理论引领、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专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专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等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现实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却受到了这些因素所组成的屏障的限制。教师只有克服这些屏障的阻碍,才能真正地提升专业水平,促进专业发展,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