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其推论有多方面的应用,现举例分述如下:一、证明线段间的不等关系.常用于证明两线段的和(差)大于(小于)第三线段.一般是选择或构造三角形,使这个三角形以相关线段为边,然后用定理或推论证明.例1如图,已知D、E是△ABC内的两点.求证:AB+AC>BD+DE+EC.证明延长DE交AC于点G,延长ED交AB于点F.在△AFG中,AF+AG>FG.(1)在△FBD中,FB+FD>BD.(2)在△GCE中,GC十EG>EC.(3)将(1)、(2)、(3)式相加,得AF+AG+FB+FD…  相似文献   

2.
杠杆的平衡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应用这个原理可把线段之比转化为受力大小之比 .采用这种转化 ,不添加辅助线 ,便可巧妙、简捷地解答有关求线段比的国内外竞赛题 .如图 1,设AOB是以O为支点的平衡杠杆 ,A、O、B三点受力大小分别为FA、FO、FB,则有 FA·AO =FB·BO ,即  AOBO =FBFA.又 FO=FA FB,故  AOAB=FBFO ,   ABOB=FOFA.现特选几例说明 .例 1 AD是△ABC的中线 ,E是AD上的一点 ,BE与AC相交 ,交点为G ,且AE∶ED =1∶3 ,则AG∶GC =   .( …  相似文献   

3.
数学题的解法并非一成不变 ,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就可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如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第 2 6 4页 2 0题 (如图 1 ) ,BD =CE ,求证 :AC·EF =AB·DF。其证明方法就有几种。[证明 1 ] 过点D作DG∥AC交BC于G(图 2 ) ,则ACAB=DGBD,DFEF=DGCE。因为BD =CE ,所以 ACAB=DFEF,即AC·EF =AB·DF。[证明 2 ] 过点D作DG∥BF交AC于G(图 3) ,则 ADAB=AGAC,所以AB -ADAB =AC -AGAC ,BDAB=CGAC,ACAB=CGBD (1 )又…  相似文献   

4.
有些学生虽做了很多习题,但题目稍作变化就不知所措,缺乏应变能力.我认为症结在于:忽视了解题总结这个环节.其实解题总结不仅能让我们深入地领悟解题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从中获取解题的切入点.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所得,就寻找解题的切入点,谈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以条件为解题切入点以题意中的某个条件为线索,展开联想,发掘内在联系,探求解题途径.图1BAEMFDC例1 如图1,已知△ABC,D是BC的中点,E是CA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E=12AC,求证:DF=EF.分析1:由条件“D是BC的中点”联想…  相似文献   

5.
题  (2 0 0 2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一 ,3 ) 点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AB、BC的中点 ,连AF、CE ,设AF、CE交于点G ,则 S四边形AGCDS矩形ABCD等于 (   )。(A) 56  (B) 45   (C) 34  (D) 23本文给出该试题的两个推广。定理 1 点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AB、BC上的内点 ,且 AEEB=CFFB=k(k >0且k∈R) ,连AF、CE相交于点G ,则S四边形AGCDS矩形ABCD=k 1k 2 。证明 设AB =a ,BC =b ,连结AC、EF ,如下图。∵ AEEB=CFFB=k ,∴EF∥AC ,A…  相似文献   

6.
一、直觉思维即以已具有的知识体系和解题经验,迅速地感觉、思考,对问题作出试探性的回答,作出假设,然后再对假设进行证明验证,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例1-A、B、C均是单质,B与C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E,B、F和D的水溶液及E均呈酸性,E、F均可作为还原剂,但它的浓溶液不能被浓H2SO4氧化,A,B,C,及其它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B—C—————→D    ↑+B→E+AF+C通过分析,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解析:此题突破口隐蔽,按常规思路难以推出结论。若…  相似文献   

7.
定理 1 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 ,且 ADDB =x ,AEEC =y(x、y∈R+ ) ,BE、DC交于点G ,连结AG交BC于点F .则(1) BFFC =yx ;  (2 ) AGGF =x +y ;(3)S△DEF =2xy(1+x) (1+y) (x +y) S△ABC.证明  (1) BFFC =S△ABGS△ACG =S△ABGS△GBCS△ACGS△GBC =AEECADDB=yx .(2 ) AGGF =S△ABGS△GBF =S△AGCS△GFC =S△ABG+S△AGCS△GBC =S△ABGS△GBC +S△AGCS△GBC =x +y .(3)∵ …  相似文献   

8.
文[1]给出了三角形内接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性质定理,笔者发现很容易将其移植到空间中去.为了便于说明,先将文[1]中两个定理抄录如下:定理1 △ABC中,D为BC上一点,E、F分别在AC、AB上,且DE∥AB,DF∥AC,分别记△BFD、△CED、AFDE、△ABC的面积为S1,S2,S′,S△,则(1)S′=2S1S2;(2)S△=(S1+S2)2.(图1)定理2 △ABC中,四边形DEFG为内接平行四边形,分别记△ADE、△BDG、△EFC、EFGD、△ABC的面积为S1,S2,S3,S′,…  相似文献   

9.
命题 1 如果直线l∥平面α ,那么直线l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立体几何课本上的这道平平常常的例题 ,在近年来高考解题中常被运用 ,屡见奇效。例 1 ABCD是边长为 4的正方形 ,E、F分别为AB、AD的中点 ,GC垂直于ABCD所在平面 ,GC =2 ,求B点到平面EF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材 (人教版 )《几何》第二册 193页 18题 :已知 :AD是△ABC的中线 ,E是AD的中点 ,F是BE的延长线与AC的交点 .求证 :AF =12 FC .这是一道看似平常 ,却回味无穷的问题 ,在教与学中可从不同角度探究其解法 .简证 1 过D作DG∥BF交AC于G点 ,(如图1) ,则 CDDB=CGGF,AEED =AFFG,结合AE =ED ,BD =DC ,可证得AF =12 FC .图 1         图 2  简证 2 过D作DG∥AC交BF于G(如图2 ) ,则 BDBC=GDFC,AEED=AFGD,结合AE =ED ,BD =DC ,可证得AF =1…  相似文献   

11.
一图多能     
一图多能合作一中彭德明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1C1、C1D、A1D得△A1C1D。连接AC、AB1、CB1得△ACB1。连接BD1分别交面A1C1D与面ACB1于E、F两点。连接B1D1、BD,连接AF并延长交B1C于...  相似文献   

12.
圆中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成比例问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解题思路是通过转化 ,运用相似形或圆中有关定理加以解决 .1 利用相似形例 1 如图 1 ,圆内两弦AB与AC的夹角为60°,E、F分别为AB、AC的中点 ,EF分别交AB、AC于G、H ,求证 :GH2 =GE·HF .分析 将乘积转化为比例式 GEGH =GHHF,则只须证△AGE∽△FHA和△AGH为正三角形即可 .证明 因为∠BAC =60°,所以BC =1 2 0°,BAC=2 4 0°.又E、F分别为AB和AC中点 .所以∠ 2 =∠ 4 ,∠ 1 =∠F .∠ 3=∠ 1 ∠ 2 ,∠AHG =∠ 4 ∠F …  相似文献   

13.
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有两种基本图形:“A”型图(图1)和“X”型图(图2).它们都是由DE∥BC而构成比例线段,在解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相似三角形中的“A”型图的“X”型图在解题中的应用.图形特征:DE截△ABC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且DE∥BC,由DE∥BC得  ADAE=DBEC=ABAC,ADAB=DEBC=AEAC.证题方法:以平行线为桥梁,寻找或构造“A”型图和“X”型图,探求解题思种.例1 已知:如图3,在△ABC中,DE∥BC,BE与CD相交于点O,AO与DE、BC…  相似文献   

14.
四面体是最基本的几何体,是立体几何中研究的重点,下面介绍它的一个体积公式.图1如图1,设四面体A-BCD中,AB=a,CD=b,对棱AB与CD所成的角及距离分别为α和d,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V=16abdsinα.证明如图1,过B作BE=∥CD,...  相似文献   

15.
解梯形及有关问题时 ,往往需要作一些辅助线 ,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或矩形、正方形 )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常用的转化思路有以下几种 .一、平移对角线转化平移一对角线 ,把两对角线与两底边的和转移到一个三角形中 .图 1例 1 已知 :如图1,在等腰△ABC中 ,AB =AC ,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 ,CE⊥BF于点O .求证 :(1)四边形EFCB是等腰梯形 ;(2 )EF2 +BC2 =2BE2 .(2 0 0 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题 )证明  (1)略 .(2 )过E作EG∥FB交CB的延长线于点G ,作ED⊥BC于点D ,则EGBF是平行四边形 .…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的比例式或等积式,需要寻找相似三角形.寻找相似三角形,常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三点定形法所谓三点定形法,就是在所要证明的比例式中,直接找到几个点,证明它们组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例1如图1,E是ABCD的CD边上的任意一点,AE与BC延长后交于F,求证:AB·EA=AF·ED.(92南京中考题)简析 将AB·EA=AF·ED改写为于AB/AF=ED/EA,A、B、F可组成△ABF,E、D、A三点可组成△EDA.要证结论成立,只须证△ABF∽△EDA即可.证明在△ABF与…  相似文献   

17.
1 分析法分析法就是从题目的结论出发 ,逐步找出使结论成立的原因 ,直到找出所用的原因恰好是题目的已知条件或所学过的定理 ,再按分析的思路从后往前把证题过程写出来 .图 1例 1 如图 1 ,△ABC中 ,∠A的平分线AD交BC于D ,⊙O过点A且与BC相切于D ,与AB、AC分别相交于E、F ,AD与EF相交于G .求证 :AF·FC =GF·DC .( 2 0 0 1 ,河南省中考题 )证题思路 :AF·FC =GF·DC AFDC=GFFC △DCF∽AFG(连结DF) ∠CDF =∠FAD∠C =∠AFG EF∥BC ∠EFD =∠CDF ∠EFD =…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四边形面积定理的应用曾祥术(湖南省龙山县石羔中学416801)图1如图1,BD、CE相交于△ABC内一点F,对于四边形AEFD的面积,有如下定理:定理在△ABC中,D、E分别是AC、AB边上的点,BD与CE相交于点F,且AEEB=m,ADDC=n...  相似文献   

19.
例说构造辅助正方形的思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方形由于图形完美 ,因此具有其他图形难以企及的性质 .挖掘题设条件 ,展开联想 ,构造出相应的正方形 ,其特性即可得到充分利用 ,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 ,生动有趣 .本文谈谈构造正方形的思维策略 ,即构造正方形的几种“基” .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基”例 1 如图 1,在等腰直角△ABC中 ,AB =1,∠A= 90° ,点E为腰AC的中点 ,点F在底边上 ,且FE⊥BE .求△CEF的面积 .( 1998年全国初中联赛试题 )解 :以等腰直角△ABC为基 ,作正方形ABGC(如图1) .延长EF交CG于H .因FE⊥BE ,易证Rt△AEB∽Rt△CEH .…  相似文献   

20.
求共线三点组成的两线段的比是几何计算中的一个重点 ,又是一个难点 ,只要掌握其中的解题规律 ,就能快捷地解决此类问题。其规律如下 :⑴过共线三点中的分点 (一般中间点 )作某条直线的平行线 ,将它们的比转化到已知线段比的直线上。⑵可过已知线段比的分点 (一般中间点 )作某条直线的平行线 ,将它们的比转化到未知线段比的直线上去。现举例说明 :例 1 在△ABC中 ,AC >AB ,AE =12 BE ,F在AC上 ,且AFFC=2 ,连结EF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G ,求 BGCG的值。 (遵义市 90年中考题 )分析 :BGCG是B、C、G三点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