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江 《今日中学生》2004,(32):19-20
传说明朝有个知县很喜欢吃枇杷,有人特意买了一筐枇杷去巴结他,事先写了一张礼帖送去:“敬奉琵琶一筐,请笑纳。”知县看了十分奇怪:“本官素来不懂乐器,他为何偏要送我琵琶,而且还送一筐?莫非讥讽本官不知音乐不成?”正要发作,枇杷送到。知县恍然大悟,笑道:“‘琵琶’不是此‘枇杷’,只恨当年识字差。”这位知县大人文学修养不到家,本想吟首诗却没下文了。幸好在座的客人为他解了围,续了两句:“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知县指出了“琵琶”与“枇杷”这一组同音词的区别,客人则进一步嘲笑道:如果琵琶能结果子,那么全城的乐器就要开…  相似文献   

2.
相传明朝时,有一个县官很爱吃枇杷。有人为了巴结他,就特地送出一筐新鲜的枇杷并附了一张纸条:“敬送琵琶一筐,请大人笑纳。”(笑纳是客套话,意思就是请别人接受礼物)岂料县官看了条子勃然大怒,写了四句话:“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箫管是竹制的乐器)显而易见,那个拍马屁的人误将水果“枇杷”写成了乐器“琵琶”。  相似文献   

3.
明代沈石田收到友人的礼物及信,信中云:“送上琵琶请笑纳。”打开一看是枇杷。沈随即复信“作谢”:“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那友人阅后面红耳热,随即作诗自嘲云:“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鉴赏》2005,(9):34-35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相似文献   

5.
错别字趣话     
此枇杷不是彼琵琶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枇琵杷琶不”的是帖此子琵上琶写,了首诗: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错把鹿耳当鹿茸诗写不眉急买交一到头匆补给张鹿,匆品有寻他纸耳来补个思:,条到补浪依良给一身荡我久你家子公老道带大,子爷:对“去药,的差本不,铺脾你人…  相似文献   

6.
错别字趣话     
错字别字,害人不浅,人们深恶痛绝。古人作诗讥讽白字先生者,不乏其例。枇杷不是此琵琶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了很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  相似文献   

7.
幽默快餐     
称呼一个姓周的称姓陈的为“东翁”。姓陈的不知其意,一天大悟,见到姓周的,称他为“吉先生”。姓周的说:“我不姓吉,姓周。”姓陈的说:“我姓陈,不姓东,你割了我的耳朵,我不能剥你的皮吗?”琵琶一筐有个乡绅为了巴结新任知县,送去一筐枇杷,并附赠帖一张。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祈望笑纳。”知县看了帖子不禁笑道:“枇杷不是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座上有位客人又随口续上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弄得那个乡绅十分尴尬。考场旧闻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学生考川大,做几何题时无能为力,便在卷上写打油诗一…  相似文献   

8.
错别字趣话     
<正>此枇杷不是彼琵琶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错把鹿耳当鹿茸  相似文献   

9.
明代画家沈石田有一天收到好友派人送来的一封信和一个盒子。信上说:“送上琵琶,请笑纳。”打开盒子一看,却原来是满盒鲜美的枇杷。在回信中,沈石田幽默地说:“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他的朋友看信后,写一打油诗以自嘲:  相似文献   

10.
错漏成趣     
书画家为人题字,不免有错漏,乃以字补之,谓之“补字”,经过妙补趣填,或巧言雄辩,或幽默评批,反而产生妙趣横生,意味无穷的效果。传说清代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可由于心情紧张,竟漏写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看了大怒,说该书法家欺她没学问,定要将其斩首。书法家急中生智,急忙解释道:“此处并非遗漏,而是填写的一阕小曲。”并当即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以后,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明朝文人沈石田曾收到朋友送来的一盒礼物和一封信。信中说:“送此琵琶,请笑纳。沈石田打开礼盒一看,见朋友送的是水果枇杷而并非乐器,就善意地回信批评朋友的粗心:“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无味。”朋友收到回信,十分惭愧,于是就作诗自责:“枇杷不是那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民初名画家郭祯擅画花鸟。一次,他绘桃花和黄鹤图各一幅赠友人,请书法家赵平题诗配画。在桃花画幅上,赵误将“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桃”字写为“梅”字;在黄鹤画幅上,又误将“黄鹤楼中吹玉笛”中的“黄”字写为“白”字。写成,赵老灵犀妙想,在“人面梅花相映红...  相似文献   

11.
错别字趣话     
<正>此枇杷不是彼琵琶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  相似文献   

12.
妙批错别字     
《中学生天地》2009,(3):60-60
明朝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的一封信和一盒礼品,信上写道:“送上琵琶,请笑纳。”沈画师打开礼盒一看,原来是吃的“枇杷”而不是乐器“琵琶”,哭笑不得之余,回信道:“承惠琵琶,开奁骇甚,听之无声,食之有味。”(意思是:很荣幸地收到您送我的“琵琶”,打开盒子吓了一大跳,这“琵琶”听起来没声音,吃起来倒是挺有味道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文人沈石田有次收到友人的一盒礼品和一封信,信上说:“送上琵琶,请笑纳。”待打开盒子一看,愿来是枇杷。沈石田失笑之余,写了一首打油诗给这位友人,交来人带回。诗曰:  相似文献   

14.
枇杷和琵琶     
<正>从前,有个纨绔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他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于是,他从桌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扑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错了两个,"枇杷"被误写成了"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在我诸多的朋友当中,有一个最特殊,它是一种弹拨乐器。它有着梨形的音箱,可以竖抱着弹奏,最初叫作“批把”。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猜出来了,它就是琵琶。琵琶已经伴随了我整整五年,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我从七岁就开始接触琵琶了。刚开始我只是出于好奇,想知道琵琶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相似文献   

16.
平常的水果     
朋友从美国回来,我问他:“这次最想做的是什么?” “如果能吃到杨桃、莲雾、释迦、甘蔗、柿子、枇杷就心满意足了。”我说:“这简单,但现在是秋天,恐怕吃不到莲雾和枇杷了。”  相似文献   

17.
朋友是果杞他的房子坐落在一片比肥林中。五月是枇杷成熟的时节,在枝尖上,到处拥挤着一簇一簇的果实,随手折下一簇数数,多有五六颗金黄硕果。枇杷个大且甜,水分充足,鲜美异常。我们一边品尝一边赞叹:“品种真好!看这累累的果实,产量也不低啊!,'朋友接过话:“外行说外行话,这你们就不懂了,要产量高,品种只是其次,你们发现没有,我这里的枇杷树个儿都不高。”  相似文献   

18.
有个摄影界的朋友,给大家拍集体照有年头了。几十个人,“咔嗒”一声照下来,有睁眼的,有闭眼的,闭眼的看见玉照当然不高兴。拍照,形象是头等大事,全靠修改也难,于是喊:“一、二、三。”,但坚持了半天以后,恰巧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上眼皮找下眼皮,又作闭眼状。这位朋友变通了一下,大获成功。他请大家全闭上眼睛,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在“三”字上一齐睁眼。洗出来一看,果然一个闭眼睛的也没有,皆大欢喜。教育教学亦如此,打破常规,变通一下方式,“反弹琵琶”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一种观点,一旦…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有“善才”一词,值得一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前者,课本未注;后者,有释:〔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其实,这涉及到泛指和实指的问题。所谓“善才服”,指的是琵琶女弹奏的技艺精湛,“曲罢”使得乐师佩服。显然,“善才”泛称琵琶  相似文献   

20.
看了舞剧《丝路花雨》,英姑反弹琵琶的舞姿楚楚动人,令人经久难忘。为什么呢?因为“反弹琵琶”是一种突破,是一种新的创造,给观众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跳舞与写作似乎有某些相通之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迫切需要教给学生这种“反弹琵琶”的技巧。因为反弹琵琶的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反弹琵琶”,启迪他们的逆向思维呢?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在审题立意中培养逆向思维古人云:“意在笔先。”写文章必须先立意,在审题立意过程中,指导学生不断变换立意角度。如学了《愚公移山》,正面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