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花与育人     
教育孩子就好比是养花。养花看来是一件简单事,其实不然。有的花喜欢太阳,有的花喜好阴凉;的花生性耐旱,有的花宜于湿润之处生长;有的花土壤有特别的要求,有的花则不然。总之,养花是一门艺术,教育孩子更是一门艺术。学生颖是一位文静的女孩,聪明伶俐,可她并不受大家的喜欢,原来她经常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找她谈后,了解到她父母离婚了,她跟年迈的奶奶过日子,是一位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爱心活动,大家给她送去了学习用品,送去了友谊,送去了关心,送去了爱的暖流……这次班会过后,颖好象变了个人似的,学…  相似文献   

2.
期待     
班里有个叫苏海霞的小朋友,长得很漂亮,特别是那双大眼睛,像镶嵌在黑色夜幕中的闪亮的宝石。我对苏海霞的印象很深,因为幼儿园开学的那一天,妈妈领着海霞来得最早,因为当时班里没有其他的孩子,所以她显得很不情愿,于是我便跟她先聊了一会儿天,又玩了一会儿玩具,渐渐地,孩子跟我也熟悉了起来。看着苏海霞那双清澈透明的大眼睛,我想,多么聪明漂亮的孩子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发现苏海霞小朋友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不管是会的还是不会的东西,你让她说的时候,越问越不说,开始的时候是拿一双大眼睛瞪着你,鼓励到最后,竟然低着头不住地揉…  相似文献   

3.
张莉 《辅导员》2014,(4):54-54
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诩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何,我几乎是忍无可忍地大喊了一声:“蓓蓓!”听见喊声,她不太情愿地转过头,  相似文献   

4.
我侄女快10岁了,她4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一直与爷爷奶奶住。爷爷奶奶比较疼爱她,孩子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毛病.就是爱搞恶作剧。不管是和爷爷奶奶还是周围的叔叔阿姨、小朋友。搞完恶作剧之后她还经常觉得很有意思,在那里哈哈走笑。她爷爷奶奶也管不了她,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在所有难以教育的孩子中,患有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孩子,恐怕是所有老师都避之不及的教育雷区——万一孩子出事怎么办?这样一个危险的孩子来到潘玉婷老师的班里。和大家一样,潘老师有过担心,有过躲避,但最终她选择了用爱守护,以师爱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出抑郁,走向光明。长久的爱的投入,必将浇灌出奇迹之花。  相似文献   

6.
作者的话:在班里,我们接触的孩子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孩子我带了两年,有感情了,就想写写她。当前社会,家庭有了很多种结构方式,比如文中的雨雨。她那么想寻求关注,有时和同龄孩子比起来显得那么早熟和懂事。她上幼儿园,真的什么东西都带来过,有钱,有文中写的温度计,还带来过打火机。看到她调皮,我也批评过她,批评完,心就会有点痛。这样的孩子,也会得到很多的爱,但是,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7.
赵会霞 《家庭教育》2002,(12):21-21
我的女儿今年9岁了,在学校读三年级,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一类人。但女儿曾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最大的毛病是怯场。比如,她在家里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但是,一旦在很多人面前让她去表演一下,她又总是钻到我的身后,有时真拿她没办法。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我和丈夫商量,要用我们的赏识唤起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孩子进学校读书以后,我们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回家当老师,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讲给我们听,表演给我们看。有时,吃过晚饭,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看完一个节目后,我们就鼓励她模仿一下,不管女儿的模…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正上课时,班里一个非常爱画画的孩子在下面偷着画画,我没有终止讲课,而是用眼神暗示他听讲。下课后,我走到他身边让他拿出上课画的东西,他不情愿地拿了出来。我拿着画,饶有兴趣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给予关爱,尤其是那些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他们,力求让每一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  相似文献   

10.
玲玲是个内向的孩子,她的性格有点儿特别。平时,她不爱说话.好像见谁都害怕。同学们在一起玩,她从不参与;女孩子在一起聊天,她躲得远远的。就在前几天,班里最厉害的女生小娟丢了MP3.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同学急不可耐地表白此事与己无关;有的同学又在胡乱猜疑.这MP3是谁“顺走”的。一时间,班里乱成一锅粥。开始,玲玲一句话也不说,默默看着大家。后来.她见自习课实在上不下去了,就一个人悄悄走出教室.到操场边的树阴下躲清静去了。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师道》2003,(5):4-4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丽的女教师,她在带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不好,而且总是衣冠不整,浑身脏兮兮的,上课时注意力也不集中。尽管这位名叫Mrs.Thomson的女教师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她对着全体学生说:“我会爱你们每个人!”可是她心里却不喜欢这个男孩。她可以尽情地在他的作业本上用红笔画大大的“×”,再在上面写醒目的“0”分。在Mrs.Thomson任教的学校里,教师必须整理学生的成长记实,她把那个男孩的记实放在最后才看。可是当她翻开时,她吃惊了。在评语一栏中,一年级的老师写道:“特迪是一…  相似文献   

12.
正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训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  相似文献   

13.
<正>"德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德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施教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和受教者一起重温、感悟、汲取力量。"这些理论已经深入我的骨髓,我时刻告诫自己,要牢记要做一个心中有天使飞翔的老师。想起了前几天去听张倩倩老师八年级的语文课。她班里有个特别的孩子——秦某,胖胖的,爱表现,但成绩很不理想。校长多次提及这个孩子,让我们多关注他的成长。这次听课,又看见他趴  相似文献   

14.
陈扬 《教育导刊》2004,(5):86-86
欣欣是我们班最能干、最乖巧的孩子,老师无论教什么,她总是最先学会。班里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她,记得有一次举行叠衣服比赛,欣欣和另一个女孩进行决赛,可班里的孩子几乎都只为欣欣加油。  相似文献   

15.
一、用爱心浇灌每一位孩子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作为教师,我认为面对有情感活力的一群孩子,只有洒下爱之甘露,才可获取爱之回报。记得我班一个小女孩,一年级刚入校时,她全然不听老师的话,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待同学也根本不讲礼貌,还说脏话,严重时还会大发脾气。这让我们所有老师、同学都感到担忧。面对这个孩子我告诉自己决不能放弃,一定要好好地帮助她。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孩子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 那年.我带的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女孩儿叫小远,她的听力很弱,需要借助助听器。班里的孩子们都不太愿意和这个怪怪的小女孩儿做朋友。午睡时.助听器是要取下来的,每当小远取下助听器的时候,孩子们就热闹开了。他们喜欢一遍一遍地叫她的名字.可小远又听不见,于是大家就跑到她跟前叫,从口型小远可以看出那是在叫她的名字,她便同样兴奋地一遍一遍大声答应,孩子们把这当成了午睡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教师,被称为打开人类心扉的智者。而语言,作为师生之间沟通的主渠道,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温柔细语,滋润心田温柔细语能够创造一种意境,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听之入情入境,在不知不觉中认同老师的正确观点。记得班里原先有一名中队长,是个表现欲强的孩子。能够自己出风头的事就干,对班里的其他活动不管不问。我想在改选中把她换下来,然而考虑到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决定以最温和的方式找她谈一次。首先,我与她共同分析了她个性中的优点,列举了她为班级工作做出的种种贡献,肯定她是一位在多方面有着巨大潜力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顾老师.李强的20元钱被人愉了。”“顾老师.可能是王小毛拿的。这几天他买的零食可多了。”“顾老师,王小毛以前也拿过别人的东西。”……大家七嘴八舌她向我汇报着班里的情况。从孩子的跟睛照,可以看出,王小毛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怀疑对象。  相似文献   

19.
幼教信箱     
女儿最近很爱说谎,每当我责问她为什么要撒谎时,她都说是她想出来的。她才5岁就说谎,长大以后怎么办?海南郑双枚答:这一年龄的孩子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会把想像的东西和现实相混淆。因此孩子所说的谎话,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想像谎言”,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在说谎,这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欺骗别人的谎言有本质的区别。对此,家长不要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孩子的谎言,这是孩子想像力丰富、活跃的表现。但如果孩子总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和行为就容易与现实脱节,过家长朋友们:在教养孩子过程中,相信你们都曾遇…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位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跟我谈起一件事,让我颇有感触。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朋友去参加某奖励基金会的颁奖大会,在那些品学兼优的获奖学生名单中,她突然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想了半天还是对不上号。直到颁奖仪式开始,她才认出了那个优秀学生竟然是三年前她班里那个毫不起眼的小不点。她觉得很内疚,因为她曾经把更多的关注、喜爱、期望给了那些爱说爱笑、爱唱爱跳、表现突出的孩子们,而忽视了那些不爱说话、毫不起眼的小不点。这件事让她反思:在幼儿园表现突出的孩子长大后并非个个出色;而在幼儿园时毫不起眼的孩子长大后也并非个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