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伐树记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耶?”因勿伐。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  相似文献   

2.
高中第二册二三石钟山记三本文有四个句子用了“焉”字。把这四个句子找出来,说说“焉”在各句中的不同用法。 [说明]本文中用“焉”的句子是“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如乐作焉”。  相似文献   

3.
因式分解乐园是数学王国的重要乐园之一,环境优美,聪聪早就向往这个乐园丁.一天,聪聪拜别父老乡亲,只身一人前往国式分解乐园,不见日就来到了乐园门前.守门的老人见有人来,便大声问道:“来者何人,到此做甚?如实道来.”聪聪拱手答道:“我嘛,是一名初二学生,想进入因式分解乐园长长见识.”老人道:“团式分解乐园是数学王国的重要乐园之一,也是深入数学王国的必经之道,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可是进不去的.欲想进园,必须答出我提的几个问题.你愿意回答吗?”聪聪高兴地说:“愿意,请提吧.”老人道:“因式分解的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拒“离”     
距离产生美?我不这样认为。屈原怀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投自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这身汩罗江,不就是因为“壮志”与是何等的无奈!  相似文献   

5.
自读导言   1.落实双基教学。   2.理清文章线索,总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着重领会记叙中议论和抒情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旨。 自读程序   一、疏通课文   1.多义实词   ①得:得泉焉(“发现”);皆不得为真愚(“能”)。   ②能:名之以其能(“功能”);而名莫能定(“能够”)。   ③类:而适类于予(“相象”);而善鉴万类(“物”)。   2.实词活用   ①东流入于潇水   ②盖上出也   ③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名之以其能   ⑤故姓是溪曰冉溪   3.文言句式   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见…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写游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游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及游者不能穷也”;“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相似文献   

7.
[原文] 房生直温与予二弟游,皆好学.予病其确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得木局①,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房于是取二毫如其第书之.既而抵戏②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贱之,贵者而贵之.其使之击触也,必先贱者,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慄焉惛焉③,亦鲜克以中.其获也,得朱焉则若有余,得墨焉则若不足.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语义实验教材中的“语义园地”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的功能基本相同.都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力进行梳理、整合、巩固的;但是“语文园地”更像一个语文学习的乐园,其中的“我的发现”“读读记记”“展示台”“趣味语文”等栏目更像是学习乐园中的一个个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游黄山记》:“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统编教材  相似文献   

10.
问尧     
或曰:“尧之圣不逮舜,尧不能用九官、诛四罪,而舜能焉。”曰:“舜之所以圣,由尧之圣。舜之用与诛,宜也。”曰:“然则尧之时,独不可用与诛乎?”曰:“将以遗舜也。”“其以遗舜奈何?”“尧信舜之圣久矣,将举而禅焉,且以信于众,因四岳之举,遂试之。其试由是夫起,圣人不苟以名服天下,心信其德于众。德莫大于用贤诛恶,于是遂  相似文献   

11.
《福建教育》2010,(2):4-4
据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乡“阳光乐园”幼儿园近日失火,9名孩子逃生,1名女孩丧生。事发后,这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无证民办园被关闭。  相似文献   

12.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在避暑山庄西北狮子园的东头,曾有一座优秀的园林建筑,因其正对狮子峰,其西不远又有狮子岭,所以初名狮子沟花园,后改名为狮子园.如今的狮子园村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关于狮子园的缘起,史料上没有更多的记载,大概是与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行宫同期修建的.康熙五十年(1711年),热河行宫正式定名为“避暑山庄”的时候,狮子沟花园也正式定名为“狮子园”了.不久,康熙皇帝将狮子园赐给四皇子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作为他随父皇来热河时的居住之所.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幼年时曾被其父康熙皇帝认为“微觉喜怒不定.”成年后,被封为多罗贝勒.后来,康熙帝因废除皇太子允礽之事而抑郁成疾的时候,胤禛及其兄允祉,曾“痛哭陈请”、“冒死择医”、“躬亲汤药”、“问视唯虔”、“昼夜无少懈”,被康熙帝赞为“诚孝焉.”在决定废除并幽禁允礽时,他“独涕泣不能起,又曾屡屡为允礽保奏.于是,康熙帝认为“性量过人,深知大义.”所以,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十日复立允礽为皇太子后,胤禛也被晋封为和硕雍亲王.  相似文献   

14.
贡,求也     
2007年武汉市高三年级4月调考的文言文,是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其中有一道翻译题。是翻译“憔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一句。命题人所给的答案,是把“责”字解释为“指责”。我在网上搜寻对这句话中“责”字的解释,或者解释为“指责”,或者解释为“责备”。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2)
“迪斯尼”乐园本是美国人的创造,但日本东京的“迪斯尼”乐园,业绩却丝毫不逊于美国。其重复游客已超过90%,入园超过10次的多达一半,16%的人入园达到30次。建园十五六年游客就超过两亿,而美国“迪斯尼”用了25年。  相似文献   

16.
伐树记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  相似文献   

17.
园本培训活动是幼儿园为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教学水平、业务研究、教科研水平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一项长期的培训活动.开展园本培训,目的是能更好地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舞台,使教师的潜能得以发挥、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通过对我园实施快乐园本培训活动之前案例背景讲述、实施快乐园本培训以后的案例实录活动、快乐园本培训成功分析、快乐园本培训收获及快乐园本培训反思的撰写,告诉所有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可以在快乐的园本培训活动中,提高专业理论,促进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石钟山记》是一篇千古名,无论是其结构、其采,还是其所揭示的主题,都为世人津津乐道。确实,如果从章学的角度上来看,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如果换一个方位来看这篇章,我觉得还是有瑕疵的。章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以为写游记则可,笑李渤之陋则不可,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篇只有22个字,可它竟能吸收叙事诗的优点,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内容十分丰富。字句这样少,容量这样大,其秘密就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问答体:不是有问有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松下问童子”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在“松下”问“童子”,问者与被问者同时出现,有问就有答。“言师采药去”一句省略了主语“童子”;童子“言”,就是童子对“我”的问作出了回答。问了些什么,没有写,只写了“童子”的话:“师采药去”。童子的答话既然是“我的师父采药去了”,那么,问话也就不言自明了。“我”是专程来“寻隐者”…  相似文献   

20.
赵燕问:《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 《游褒禅山记》的三、四两节在前文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即写了作者的游山之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呢? 在第三节,作者先发感慨:“于是余有叹焉。”这一句由记转议,由悔变叹。接着作者层层深入地谈了三点游山之得:1.要求思。作者认为古人之观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观”后深广的求思,也就是作者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深广的求思精神。作者告诉人们要观更要求思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由悔产生的一种游山之得。2.要有志。作者先写了游华山洞所见:“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后写作者的感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再根据作者的所见所感总结出游山之得:故非有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