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洪堡的礼物》是美国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作品,展示出作者在美国芝加哥的都市生活。文章以《洪堡的礼物》中的都市问题以及对中国启示为研究对象,围绕三点进行叙述,即:芝加哥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大都市的乡愁;大都市生活的“厌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索尔.背娄在《洪堡的礼物》中运用了意识流手法。本文拟从叙事技巧入手,分析作品中作者将意识流手法与传统叙述手法的自然融合,使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洪堡的礼物>一书中,贝娄用他自己的叙事方式,既坚持现实主艾传统.又汲取了现代派的一些创作方法和叙事模式--用主人公的心理时空结构讲故事,通过显示主人公的灵魂世界激活故事情节.这种独特的时间叙述模式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4.
《洪堡的礼物》中诗人洪堡与剧作家西特林这两个人物显示出失败与成功的对照。西特林将洪堡的失败归结为他拒绝向这个社会妥协,因而将这种失败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胜利。西特林的受难历程同时也是他寻找救赎之路的过程。他通过追忆犯下的罪过以及随之而来的惩罚,不断进行忏悔,最后因洪堡的礼物而获得宽恕。小说不仅展示了西特林的救赎之路,洪堡也以自己的死亡获得了最终的救赎。  相似文献   

5.
《换位》:后现代小说文本的"万花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维·洛奇校园小说三部曲之首的《换位》,以美国的两位教授根据交流计划互换职位开始,由 意外事故而双双加入对方家庭,在对称情节中形成一系列对称关系的人物组合,小说运用传统和现代多种文 体、叙述风格和技巧,与大众文化形式相融合。灵活多样地制导读者与文本的审美距离,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小 说文本"万花筒"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因《洪堡的礼物》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主要围绕两位美籍犹太裔作家而展开。文章结合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分析两代作家在美国情景语境和犹太文化语境下"精神父子"关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从多个历史叙述文本勾勒出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的基本史实,批判地分析了对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历史地位的质疑、"洪堡神话"的构造与解构等历史叙事,指出柏林大学的创建,正是以洪堡为代表的德国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就建立一所体现德意志精神、道德、文化使命的新大学所达成的集体共识和付诸于集体行动的结果。关于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及其教育观念的各种历史叙事,固然都存在着从部分来构建整体的片面性,反映的却是不同时代德国知识阶层在认知论-政治论两个维度对现代大学价值所进行的建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8.
《Windows95的窗口》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江苏省中小学计算机教材》小学版的课,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Windows95的窗口,简单了解窗口的组成及其名称,并且学会打开窗口、改变窗口大小、移动窗口、查看菜单命令以及关闭窗口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大胆动手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记叙文易写难工,写得不好,可能就成了流水账、温吞水,琐碎凌乱而又寡淡无味,缺少动人的力量。仔细品读《背影》《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三篇文学经典,探究其中叙述技艺——"背景""叠加""映照",可以增强我们对经典丰富内涵的理解,进而领悟感人至深的叙述力量。如此,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有诸多启示,为我们解读叙述文本打开了一扇窗。一、背景——打下叙述的底色"长向文坛瞻背影",《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经  相似文献   

10.
《社戏》之美,美在心灵的纯净、自然的人性,美在诗情画意的故乡风景;还美在行文的流畅、文字的纯厚感人。《社戏》作为情式表述为实,作为故事叙述是虚,"第一人称"叙述在文中起到的是"亦实亦虚"、"虚实相间"的作用。鲁迅在《社戏》中发掘了人性的闪光点,尤其是赞美了儿童心灵的纯真与高洁。这与鲁迅一贯喜爱儿童的观点是一致的。无论从结构还是叙述,《社戏》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温馨的自然之美。文章从小说几个美学的角度(叙述的第一人称、结构的时空设置、人物性格的描述、语言的特色等)对《社戏》文本进行美学解读,可加深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自然之美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以西方新叙事学的“横向窗口”“嵌入窗口”概念为方法,对《九十九度中》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在“横向窗口”和“嵌入窗口”的自由交叉转换中,叙述总是趋向两组“喜”与“悲”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产生了特殊的美学效应:传达作家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于人生的理解;让互相关联的人物在各自的心理内容中形成差异和反差,以此刻画人物。文本在无限虚拟中,自然构成无边无际的网,寓意了生活的无限可能性,而作家裁剪下来的若干人物的故事和场景,正是作家对于生活发言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文本以华丽精彩的故事性填补了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故事普遍性缺席的局面;她以文化符号的个人主义姿态,迎合了当下受众最大程度与欲望相契合的生活方式;她用华丽苍凉的文本和诡谲、灵异而优雅的文字弥补了现代人在紧张、焦躁、黯淡的生活现场对“美丽”的咀嚼和憧憬;张爱玲的文本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使人们在她那里找到了一种寄托。这些或许就是她和她的作品频繁闪现在各种不同的话语语境中,演绎着时代的新性传奇的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13.
Cece Bell’s (El Deafo, Amulet, New York, 2014) is a middle childhood graphic novel memoir that explores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of losing her hearing and growing up with a severe hearing loss. As a graphic novel, the story is able to avoid a medicalized view of disability by combining image and text, a format that allows readers, those with hearing and those without, to step inside the narrative and deeply consider Bell’s experiences. The narrative elements typically found in graphic novel autobiography create a communal reading experience, which does not allow readers to forget who the book is about.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primacy of these narrative graphic novel elements in telling a story about a disability, this article shares the reading experienc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xploring this story, during which students used both the image and text to help them confront misconceptions they had about deafness, broad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s and experiences around disability.  相似文献   

14.
文学应注重工艺性,作者首先应在保证作品形式美的基础上,留下描写空隙或线索引导读者走向深层次的阅读。在这种写作和解读过程中,从语言学角度着眼的“偏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对英史诗歌和中文短篇小说的具体解读过程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老妇与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笔调的冷静和客观、文本中的女性抗争和三位一体等进行了必要和深度的分析。笔者立足于文本,从行文字句之间找寻写作家所要表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济公在南宋只是一个凡僧,其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被赋予了神异色彩,到清代演变成神通广大的知觉罗汉。记载济公事迹的文本,也经历了铭文、话本、章回小说的演变。济公一身兼具多重性格特征,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异僧”形象,几乎都能在他身上找到影子。本文试从济公小说的演变和济公形象两方面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左传》既是中国较早的比较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复仇题材的故事是其内容之一,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不同的详略手法,使得故事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构类型:"仇详复略型"、"仇略复详型"以及"仇详复详型"三种结构类型。它们或胜在铺垫,或贵乎风格,或妙于圆融,不乏上乘之作。《左传》复仇故事的结构处理方式与其作为史书的性质、重有机整体的民族思维方式和含蓄、节制、中庸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内在于文本的叙述者通过其叙述行为创造出一个虚构世界,故事的虎构世界的四维时空内演进。叙述者既不在他自己所虎构出来的时空之中,也不在文本外的现实时空之中,是无时间性主体存在。这样叙述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就不是时间性的了。经验性阅读和批评混淆了不同的故事,进而造成了分析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李慧 《海外英语》2014,(18):177-178,182
As a new and rising discipline, Corpus Linguistics can be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analyze literary text.Analyzing“The Happy Prince”written by the famous British writer Oscar Wilde with corpus can help reveal how the plot, portraits of people and the rhetorical devices expres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相似文献   

20.
文学文本中的“功能”与“合法性”关系是当下西方文论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同一个故事其文体的变迁、叙事的变化所蕴含的则是文本功能的变化,而功能的嫱变又不断驱使着文本在真实意义“合法性”上的递减。进而笔者从具体的文本研究入手,厘清其根本动因在于俗文学(故事)处于“大众文化”语境下发生的叙事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