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初中课本《语文》第四册,从目录上看,《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再次编入书中,使我浮想联翩。回忆起28年前采写这篇通讯的情景,历历在目。现在,应《新闻与写作》编辑同志之约,谈谈当年写这篇拙文的背景情况及其过程,为阅读、讲授这篇文章提供一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旗、县以上党委普遍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核心的写作小组(到1959年12月中旬为止,已成立写作小组一百一十七个)。不少领导周志带头给党报和党刊写稿。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五九年八月到十月,各级党委(包括党组)负责同志和写作小组的成员,给内蒙古广播电台撰写新闻、评论等三百七十多篇;自治区党委各部委和自治区一级机关负责同志,给内蒙古日报撰写的社论四十多篇。有的写作小组还组织本部门的写作力量,经常有计划地供给内蒙古日报成组的报道。如内蒙古粮食厅写作小组每次研究和制订报道计划的时候,都吸收这个厅的通讯小组的同志参加,并且分工合作,让通讯小组的成员写消息和通讯,写作小组的领导同志写评论。由于很多稿件都经过集体研究和修改,报道质量比过去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3.
第8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人民日报》1986年11月5日刊载的通讯《今日“两地书”》被评为特等奖。这是一篇从主题、写作、标题到社会效果都很突出的好作品。它通过老山  相似文献   

4.
简讯     
△江苏洪泽县邮电局的新闻报道工作过去一直处于落后状况。1987年建立了通讯报道网,制订了具体措施和奖励办法,并为业余通讯骨干订阅了《新闻与写作》等新闻刊物,提高了通讯员的写作水平。9个月时间已被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35篇,县广播电台采用80余篇,荣获县通讯报道二等奖。△陕西省先锋机械厂宣传部订《新闻与写作》已有三年。每期一到,部里的同志都反复阅读,一块儿讨论,对写作很有帮助。有两名同志近两年来分别有20余篇稿件被市以上报纸和电台采用。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谈论培养名记者,许多人想当名记者,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名记者呢?当一个名记者又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呢?新华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范长江著作《通讯与论文》可以为你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讯与论文》一书共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都是通讯,共二十二篇,其中十八篇是战事通讯,反映抗日战争中的几次重大战役;后半部分是论文,共十八篇,大都是谈记者修养的,也有一些是关于国新社、青年记者协会和韬奋的回忆、纪念性文章.通读全书,觉得长江同志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新闻战士的形象.从长江的这些文章中,可以找到他成名的奥秘,从而得到鼓舞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鼓励与希望     
编辑同志: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新闻报道的。过去,写东西抓不住中心。从去年开始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有了这位辅导老师,她教给了我许多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写作经验。其中,《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办得生动活泼,对我这个初搞通讯报道的生手帮助很大。一九八四年一年我的稿被地区电台用了十四篇、省级电台用了七篇、本团场广播站用了54篇。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同《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7.
通讯《今日“两地书”》在1986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后,编辑部收到读者大量来信来电,赞扬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祖国军队了不起”,赞扬前方将士和军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张立同志那种“祖国万事连我心,献计献策为己任”的高尚精神。同时,读者也称赞通讯的写作,要我们介绍经验。我们觉得不好办。但是,想到稿件见报后,认真总结一下经验,还是应该的,这对改进今后报道,提高我们写作水平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对《今日“两地书”》的报道过程,作了一番回顾。一去年7月,罗同松曾赴老山前线采访。回京后,正在酝酿写一篇通讯。9月,部队新闻干事马文科从云南前线来到北京,给人民日报送来了一大本材料,是有关前线将士与军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张立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8.
从穆青作品看新闻人物写作(上)解放军报社杨子才编者按穆青同志是我国杰出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他擅长人物通讯的写作。穆青的优秀作品,已成为新闻写作的典范。杨子才同志致力于研究穆青的新闻作品,探索穆青人物通讯写作带规律性的问题,写出了甚具深度的长篇论文。感...  相似文献   

9.
暨南大学新闻系程天敏副教授编著的《新闻写作学》一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今年7月出版。该书集中阐述新闻的两大类——消息与通讯的写作问题。它不仅阐明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而且对消息的8种文体、通讯的5种文体的特殊写作技法,均一一作出了较详尽的叙述。书中涉及与分析到的新闻作品,相当广泛,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且颇具深度,富有知识性与浓郁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工作通讯的写作(下) 要写好工作通讯,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分析好。一篇工作通讯想写出特点来,主要是靠分析得好。这里所说的分析,是把通讯中所反映的工作成就(包括生产成果和科研成果等)及其经验教训或问题,如实地在分析矛盾的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不是记者或通讯员凭主观下断语或硬编出几条来。当下笔写作时,运用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做到寓理干事。新华社记者写的工作通讯《新会,历史在这里作了结论》,就体现了这一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六○年九月到十一月,南方日报先后发表了二十七篇评论当前工作的通讯。这批通讯的总题叫《随行纪谈》。人民日报在今年一月间转载了其中的六篇,取名为《粤西行》。这二十七篇通讯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汇编成册,两个月内重印了三次。在出版第三版的时候,书名改成了《西行纪谈》。这批通讯是跟随陶铸同志下乡考察工作的同志,根据考察中同各级干部和群众议论的意见写成的,通讯一发表,立刻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注意。陶铸同志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西行纪谈》的写作,在“三个方面”作了“试验”。这“三个方面。当中的一个方面,是“在新闻报道上的试验”。他和同志们一起去搞《西行纪谈》,目的就是要搞一  相似文献   

12.
由常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田军花近10年时间写作的专著——《新闻理论与写作实践》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地市新闻单位记者写作新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在江苏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全书包括“新闻篇”、“通讯篇”、  相似文献   

13.
穆青是中国当代名记者,从1942年步入新闻界以来,从写第一篇人物通讯《赵占魁》,到建国后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新时期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优秀人物通讯,都用恰当的画面艺术,提高产品的感染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这些作品仍令我们常读常新。 一、利用画面艺术 反映时代精神 穆青在人物通讯写作中,首先注重用画面艺术,  相似文献   

14.
莱钢报社社长、主任记者宋庆祝同志的新闻作品选《笔走银山下》,日前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勤于笔耕,默默奉献。书中共收进佳作200多篇,其中新闻琐谈67篇、消息27篇、通讯30篇、言论30篇、随笔24篇、游记23篇。  相似文献   

15.
阅读新闻特写《“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速写画,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立体电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体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夏浩然、樊云芳1982年11月24日在第九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后以“好通讯”入选。从它的写作特点来看,叫它“新闻特写”或简称“特写”更确切一些。不少新闻写作书是把特写从通讯类中抽出单独讲说的。  相似文献   

16.
刘宾雁的通讯《推行改革,势在必行》(载于1984年2月1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写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周口市的工业怎样从衰落走向繁荣。全文不到3,000字,介绍经验,提出问题,有说服力地体现了中央一再阐明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改革势在必行。这篇通讯的写作,颇有些特点。经济建设的报道,容易写得枯燥。这篇通讯却写得生动有致。作者着力把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熔铸在事实中,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描写去引导读者。1973年到1977年,周口市的工业  相似文献   

17.
通许县税务局通讯组从前年三月到现在,共发稿件一百二十多篇,被县里评为通讯报道先进单位。这个局经常把通讯报道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了通讯领导小组。领导成员还亲自写稿。今年四月,局里举办了新闻业务培训班,聘请广播站编辑和县通讯组的同志进行业务辅导。从五月份开始,由广播站代培训通讯员,一次两人,准备年底将通讯员培训一遍。局里还给每个通讯员订阅了通讯员报和华中信息导报各一份,统一购买《写作入门》等业务书籍,人手一册。通讯组副组长娄季云,用自己的稿  相似文献   

18.
禄秦剑 《报刊之友》2012,(11):116-117
人物是文学作品写作的核心,写好人物是代表一个作家写作水平,文学功底最集中的表现,而写人物对于新闻工作者也同样重要,一篇通讯报道中,只要人物写好了,通篇报道就活了,读者喜欢去看,笔者通过对典型通讯的分析,分析新闻事件人物描写在新闻报道写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一篇人物通讯,通过报道特定人物的先进事迹,宣扬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讴歌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推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或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 主题是人物通讯的灵魂。一篇人物通讯的主题,像一根红线,把各种素材串连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的主题,是记者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经过反复酝酿,逐步形成的。写人物通讯,提炼好主题,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把人物通讯写好,那就要在提炼主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新聞战线”再三地要我們写篇东西,談一談我們集体写作的情况。一直拖到动手写这篇东西以前,还在受着“新聞战綫”編輯部同志們的督促和鼓励,只好硬着头皮写一点。龔同文,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个集体的名字。这个集体是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員会机关写作小組,这个小組是一九五五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当中成立的。小組的成員年年有些变动,到現在为止,全組共有十七人,这些同志是省委第一书記、省委书記处书記、省委其他負責同志和省委机关的工作人員。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