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东部诸多社会要素的内迁,成为遵义社会文化与生活习尚变迁的契机.抗战时期遵义在社团组织、大众传媒、音乐艺术、生活习尚等方面呈现丰富繁荣和多元开放的景象,形成独特的内迁文化.内迁文化引发了遵义社会文化生活的嬗变,民众的精神风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交流互动中得以更新.  相似文献   

2.
民俗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文化积淀,某种程度上一个地区的民俗变迁反映了这个地区社会的变迁过程及程度。近代中国是一个转型的社会。它必然引发民俗变迁,而河北省(清时称直隶)在整个清王朝及近代社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所以其民俗变迁即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又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正人文,指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她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人文素养,指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以及对人类、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是指教材中那闪烁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是体现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它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故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  相似文献   

4.
一、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简析 人格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的角度来使用的概念,它包括个体从内在心理机制到外在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的个体主体,与社会互动的完整的“社会性的人”。人格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但人格不仅仅是个体的。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物质和模式。教师职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和要求,也是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和精华。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带来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冲突,思想道德教育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与调整。面对文化多元和价值冲突的道德困境,人格教养意义凸显,良好的道德人格既可以抵御各种不良社会习气的外在诱惑,又可以在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冲击下保持人的内在品性。人格教养的重要方面就是精神空间的去蔽与敞开。具体的实现途径包括:提高道德教育的层次、追寻教育的本体;引导、培养青年学生读书、读好书;重视劳动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转型与高等教育育人观的转变吴秀琴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历经变迁,这种变迁最深层次地反映在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变迁是文化转型中对教育影响最为深刻的方面,它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育人观念。本文从传...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和变迁的时期,这种变迁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就变迁的广度来说,它涉及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体制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深度来说,它不仅是表层的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的改革,它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尤其是这种变迁不单是中国自身的一种相对封闭的变革,而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变迁的复杂性。这种变迁也影响到教育,使得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教育方法和途径、课程和教材、教师角色及师生关系,乃至整体的教育制度和结构,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如…  相似文献   

8.
晚明时期的文化变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变动的核心是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和文化人格的转型。晚明士人自我意识转变和文化人格转型的社会基础是明中叶之后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运动,其思想基础是阳明心学的崛起。晚明士人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狂”、“隐”两种类型。它为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注入的资源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并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活动。文化是社会结构的要素,并在社会结构变迁中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作为观念形态,文化则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潜在的时空领域。它所赋予的乃是人类行动的能力。文化寓意是对社会发展理论的整合,解读社会结构变迁的文化寓意实质上是对社会发展的观念重建。文化的时间意义及其时态特征,是我们理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文化人格具有二重性: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独善其身的人格追求交织在一起。白居易由早年积极进取的精神逐渐遁入个人生活,其思想由儒家转向佛老。故其文学品格既有意激刚健的一面又有闲适淡泊的一面。其文化人格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识人关怀天下与追求独立人格的文化传统。中唐时期传统社会形态的转型,士人审美情趣与社会意趣的转型是其文化人格二重性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转型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实质性的文化变迁。它会导致社会的价值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性的变化,文化转型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教育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关注社会文化转型及其相关的因素,并根据文化的发展和自己的文化功能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是生活在祖国腹地武陵地区的历史悠久的山地少数民族.在现代多元文化互动的背景下,土家族村落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丧失,而是在其中产生出新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13.
新疆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重要分支,笔者主要从新疆文化的历史、存在和变迁中,解析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包容性特征,探求新疆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与更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化概念是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准确和真实地展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公民、政治组织以及社会群体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体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政治生活变迁的内在思想轨迹。长期以来,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化是一种与其历史演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传统型政治化,它具有宗教性、服从性、封闭性、疏离性等特征。但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转型,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价值观、政治态度、政治人格、政治认同、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等方面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政治化转型的逐渐深入,西北少数民族政治化也呈现出世俗性、自主性、开放性、进取性、融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是生活在祖国腹地武陵地区的、历史悠久的山地少数民族。在现代化多元文化互动的背景下,土家族村落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丧失,而是在其中产生出新的文化因子。本文拟对鄂西南的一个土家村寨的饮食、居住文化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文化是社会的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语言中的词汇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因而成为文化的载体。以它构成的汉字——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便因此也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人格转型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动力。人格教育则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处于中介和动力的地位,主要发挥着改进和提升人格的作用。现代人格教育要培养能够以“道德的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取向,其实践理念一方面依赖于中国现代化中健全的社会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大趋势的积极能动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人格转型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动力。人格教育则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处于中介和动力的地位,主要发挥着改进和提升人格的作用。现代人格教育要培养能够以“道德的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取向,其实践理念一方面依赖于中国现代化中健全的社会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大趋势的积极能动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拉祜族习惯法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习惯法是拉祜族在生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新陈代谢的,是拉祜族的历史及其所处的时代的产物,它记录着拉祜族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贯注着拉祜族的思想感情,体现着拉祜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渗透着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是拉祜族人民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集中表现。拉祜族习惯法作为拉祜族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变异性,它随着拉祜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拉祜族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变迁而变迁。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正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现代性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发展指向,是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整体变迁而发生的变迁。传统教育形式是以长者为主导的前喻型,注重伦理社会静态的文化传递形式;现代教育是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后喻型,突出科学技术知识的、动态开放的文化传递形态。从传统到现代,所涉及的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人类生活的整体。对于个人而言,就涉及个人的知识结构、智力、能力、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个性等一系列方面。全球现代化潮流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是人的现代化,是社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