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青年学生文明形象应是社会泛指形象的正向升华。新世纪青年学生文明形象塑造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然要靠青年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而全社会营造一个适应文明形象的形成的环境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方式是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方式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理想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和谐精神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中国现代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其基本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其基本模式是“文明、健康、节约、合作、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型小城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生态型小城镇必须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和谐文明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社区和睦的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德育观念:道德知情权和道德使用权——道德为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转型与观念和人的某种断裂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时代处于什么样的文明之中:中国社会当下正在经验着历史上最大的文明冰河的转型初期——从农耕文明(河流文明,即内河文明)向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文明转型,这个文明转型需要以世纪来论的时光。这个文明转型应该是人种、气质、道德、文化、精神、生活方式、社会、民族、国家和政府诸意义的全盘转型,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修修补补,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为采集狩猎社会、耕作农业社会、机械工业社会、智能信息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劳动对象、生产方式和主导产业,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如果形象的以颜色命名人类文明史,与以上四个发展阶段相对应,依次可称为茹毛饮血的红色文明、毁林开荒的黄色文明、三废排放的黑色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是人类迈向21世纪的新战略,要培养新世纪绿色文明的建设者,需要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而地理课程可看成是绿色文明教育的园地。一、绿色文明的内涵绿色文明是人类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挑战而做出的…  相似文献   

6.
<正>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物质文明。可在这种快速"生产文明"的过程中,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日渐成为人类威胁自身的存在的隐患。现代的环境教育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要改变这种恶化的关系还要靠觉悟了的人的自觉行动。当今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将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最大受害者,又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代,小学语文是语言文学形式和思想感情内容的整合。学生在学习或练习各种口语及书面语技能时,总不免接触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各种思想感情内容。为学生提供以环境教育主题  相似文献   

7.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信息、生物、材料为核心的高科技发展,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全球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21世纪人类将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产品主战场转移到知识、技术主战场,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8.
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在满足人类生存、保证生存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遇到了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威胁。为使社会能够“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环境意识的觉醒使得环境化学与绿色技术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科学面对新的社会问题的挑战也正在引发一场科学范式的变革。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底蕴的绿色文明,终将取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与文明发生冲撞的社会转型期,自然与文明的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是一些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始终关注的问题。生活在20世纪中后期的蒙古族作家郭雪波与20世纪西方文学家劳伦斯一样深深地热爱大自然,但是,不同的社会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的自然观让他们最终有了不同的文学抉择。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具有生态文明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征,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模式。工业文明时代发展起来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两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作出科学评价,伴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评价指标也将逐步被改进、被生态化。"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将成为符合评价"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实质的发展必然性的科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历史时刻,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教育,这表明教育将在新世纪中扮演特殊重要的角色。因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人类文明史上崭新的世纪,我们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从产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将创造和决定未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和劳动一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声。东西方主流经济学大都没有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以至于单纯经济增长型发展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只有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内在作用,把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孤立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方式转变过来,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方式与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求、文明行为和社会现象。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方式可递推为直观经验阅读、数字化网络阅读和印刷文本阅读,在复杂的信息化传播环境中,三种阅读方式都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未来阅读方式将朝着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4.
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信息网络经济时代,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 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成为人类走 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经济杠杆。而适应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出的数字 化生存的新环境,则成为每个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活教育”,课程教材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他认为幼儿的知识来自直接经验。“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是生活化课程的来源。生活中本身含有教育意义。因此,教育要从生活中寻找出发点,社会是一个教育的场所,社会中也有教育意义。文明品质教育是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明品质特点,在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文明品质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责任感、问题意识和发展潜能,尤其是进入社会及职场以后,良好的文明品质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人脉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当前 ,环境革命正在世界兴起 ,其关键是呼唤环境道德 ,提倡环境文明 ,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其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之后步履维艰,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才加快了迈进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教育吸收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把教育提升到改变整个文明方式和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高度.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环境自身发展和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需要,是高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创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和生态环境法制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倡导生态文明教育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观点     
生态文明:绿色建筑+生态环境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无疑将对我国社会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之后步履维艰,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才加快了迈进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