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角度分析了英汉语言动静之特点,即英语的静态特征与汉语的动态特征。文章选择了两方面来阐述英语的静态特征:名词优势、弱式动词;汉语的动态特征则主要体现在动词的使用上。结合《苔丝》及其两种中译本,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动静特征得以阐明。文中所举之例均选自ThomasHardy的TessoftheD’urbervilles以及分别由张谷若与孙法理译的中译本。对英汉语言特点的明晰有助于外语教学、翻译以及双语词典的编纂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根据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新编实用英语.学学.练练.考考》、历年英语三级考试真题、参照词典,归纳that在各种从句中的各种用法,并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以供教学参考。对于一种语言现象,人们往往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或提法,本文试图从便于教学的角度来分析that引导从句时的特点,并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如何突破长句和难句这一障碍在阅读理解中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主干 去枝叶 找准主干,关键是找准主句的主谓结构。方法是先将句子的修饰成分(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等)去掉,露出主句的真面貌,  相似文献   

4.
句子范畴内的动词重叠具有“事件性”。事件都是在具体环境中发生的,语境就成为制约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动词重叠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语境。语境不同,同一个动词就有了可重叠也可不重叠的“双重”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实例,考察动词重叠的语境制约,分析同一个动词处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重叠又不能重叠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5.
《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自1891年问世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它已被公认为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并被列入世界古典文学阆苑。自张谷若以后又有几位译者翻译了《苔丝》,在这里笔者选择了王忠祥和聂珍钊合译的译本在人物再现的几个方面和张谷若译本进行比较和评析。  相似文献   

6.
简化功能是非谓语动词在用法上的显著特征之一,它们常以一些短语或复合结构的形式替代从句或单句,从而使句子简化,而且还往往会使人们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更鲜活、更得体、更简洁、更地道。实际上,这也是非谓语动词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言形式、文化和读者反应三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苔丝》的两个不同译本的归化异化的取向.从语言、文化、读者三个方面综合看来,任何翻译策略都不可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保证交流与沟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8.
1.If you do,the teachers won't let you in.如果你那样做,老师们不会让你进去的。⑴此句是含有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从句中的动词do是用来替代上文提到的谓语。eg:——Who broke the window yesterday?昨天谁把窗户玻璃打碎的?——Liamdid.利亚姆打碎的。⑵letyouin意为让你进来,let…in意为让……进入,把……放入。eg:  相似文献   

9.
张慧茹 《海外英语》2011,(5):185-186,191
译文文字本身或是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不能完全决定译作的"再生",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使译文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主流的诗学要求。并且在主流诗学与译者个人诗学中做出协调。该文通过对张若谷上世纪三十年代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译本和孙法理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诗学方面探讨诗学的操纵对译者策略的选择,文本表达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张谷若和孙法理两个《苔丝》译本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两译对原作都有很好的理解,而张译更具汉语文采,重现了原作的情节;孙译则长于异域文体,再现原作之味。  相似文献   

11.
本在“信、达、切”的基础上分别从意义的忠实性,语言的流畅性,风格的再现三个方面对《苔丝》的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个译本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大克鼎铭文“显孝于申”的理解一直以来就“申”的词性以及这一句的语法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说明了“申”是个名词而非动词 ,应破读为“神”。它是正常语序而非倒装。也说明了“申”的动词来源于电闪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从《红楼梦》及其两英译本及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搜集了相关语料并进行分析。该研究从顺应论的角度对比了《红楼梦》杨译和霍译两个英文版本的中医原理翻译方法,并对中医原理的翻译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只有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才能实现中医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4.
朱生豪和曹禺分别以文学和舞台为取向翻译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两者在人名、称谓语、旁白、委婉语和禁忌语,乃至押韵等的翻译决策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这是两人翻译时代背景和译者主体意识差异的结果,也是戏剧文本的综合性的体现。在多元媒体时代,两种翻译策略和实践都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比较《苔丝》这部小说的原著和“张译”与“吴译”两种译文,通过具体选段译语的评估与分析,对哈代的名篇———《苔丝》进行再认识,找出两个中译本各自的特点。文章主要从理解原意方面,通过不同版本的比较,一系列重要的翻译问题能被检查出来。想要重新翻译这本小说,人们也许从现有的问题中学会更多,促使他们自己翻译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在语篇语言学中,衔接是语篇连贯建构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通过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小句相互串联构成连贯的语篇。虽然各种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同时存在,但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出现频率相差甚大,处理不当便会影响译文质量。本文以衔接理论为基础,选取塞缪尔·斯迈尔斯的散文《以书为友》,对比分析两个中文译本对原文衔接机制的处理,以期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志香 《海外英语》2014,(20):244-245,252
On the basis of the three major rules of Skopos theory,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makes great efforts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famous novel Anne of Green Gables,illustrating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ragraph,syntax,diction and rhetoric as well as notes and omission.  相似文献   

18.
翻译理论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译文的归化和异化又是翻译理论界集中讨论的一个话题。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观照下,比较《苔丝》片段的张谷若译本和孙法理译本,分析其翻译策略和优缺点,阐述归化与异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前后多次翻译成中文。本文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理论依据,从译文忠实性、景物描写和人物语言的翻译、词语和长句的处理等方面对张谷若的译本和孙法理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试论各自的得失,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透过译著领略原作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研究《苔丝》的两种译本的基础上,从翻译的理解、选词和原文风格的再现等三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两种译本的各自特点,比较了其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