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身心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心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比较迅速且富有多变性。一旦心理失去平衡,首先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烦闷、焦虑和反感的情绪体验。这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是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发生的一种逆反心理。它直接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3.
逆反心理表现为个体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排斥、厌倦、反感、厌恶的情绪,从而做出“逆反”的举动,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学生,犟倔脑,软硬不吃,一股牛劲。明明犯有过失,你若心教育,他若罔闻:你斥责惩罚,他横眉冷对,甚至摆出一幅唱对台戏架势,弄得你气没一处出,往往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转化工作,这是小学教育实践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英 《教育革新》2009,(10):71-7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了解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去;另一方面能发展学生的意志品德,健全学生心理。小学阶段是学生体育课的起始阶段,对以后的中学阶段、大学阶段乃至终生锻炼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许多师生难以把持的心理对立状态,逆反心理就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6.
牟东芳 《广西教育》2014,(29):65-65
正逆反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学生一旦出现逆反心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犹如缺乏浇灌的娇嫩花朵,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和真诚呵护。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且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有时部分学生学习情绪低落,不愿学,不想练,有逆反心理.这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既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中学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对青春期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与引导可以从改变师长教育观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建设良好班级文化,开展针对性教育等措施着手。  相似文献   

9.
吴冠丽 《广西教育》2007,(6B):47-47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当突出。笔者认为:导致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成为学生内心自发的需要,是搞好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本文从兴趣形成的机理阐述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文敏 《天津教育》2003,(11):39-40
人的一生中,随时都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只不过在青春期发生的频率最高。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著名心理学家彪勒把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倾向分为两个时期,即青春初期和青春后期。她认为青春初期的心理倾向特点主要是否定的,主要表现为不愉快、烦躁不安、反抗、执拗、粗暴、见异思迁、懒惰等等。所以,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什么都怀疑,他们内在的心理倾向使其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一种自然而强烈的反抗情绪,他们爱唱反调,并有一种胡闹的欲望。由此看来,青少年学生对教师及家长的监督、教育常常有抵触、反对和敌…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体育教学以锻炼小学生强壮体魄为主要内容和目的,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情感交流完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形式枯燥、教师严厉等问题的存在,反而让小学生形成了"厌课"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课上嬉戏打闹现象成为了"家常便饭",学生很调皮,老师也无奈,恰恰达不到当初预想的效果。一、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1.从孩子角度分析问题。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会碰到部分学生的反常情绪.例如,有的学生对校规校纪表现出厌恶,甚至会故意触犯纪律来显示自己;有的学生明知道老师的要求是对的,但还是容易被情绪所支配,做出不合常规的举动,屡教屡犯;对任教老师,有的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自己喜欢的教师言听计从,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则反其道而行之,处处抵触,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可以遇到学生有逆反心理的现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病”。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弱及兴趣不够稳定等因素造成的。中学生对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他们一旦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消失。就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态,这就是人们说的逆反心理。如果产生了这种逆反心理,后果是很可怕的。说严重一些,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不难想象我们教师的工作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许多时候,总有一些学生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唱对台戏”,或做起事来消极、冷漠,县至以厌恶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周围的人和事,这就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不认真对待,合理解决,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探讨、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因种种原因常出现少数纪律散漫、对体育课不但不感兴趣,而且还喜欢捣乱的学生。他们平时不听老师上课,我行我素,老师批评又不接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老师“对着干”。学生出现的这种心理称为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7.
刘新奇 《职教论坛》2002,(20):51-51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教育者的教育和要求产生反感情绪,从而故意表现出与教育者的意志、愿望、要求背道而驰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中学生常常表露出来的一种心理误区。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消除中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除了应从教育学的角度去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素质之外,还必须特别注意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去采取相应的心理策略。根据笔者多年的中学德育实践和探索,预防和消除中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须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应遵循的原则1.因势利导原则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
林景兰 《中国德育》2004,(8):41-41,46
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学生存在着一种消极的逆反心理,其表现为:正确的东西他予以否定,错误的他却予以肯定。学生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往往对教师所教内容产生障碍意念,大脑对知识的输入引起负迁移,对知识的反馈造成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成人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具有自己的特点。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究其原因,成人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个主要因素,深入研究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对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成人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