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徽派篆刻是徽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独特传统魅力的徽派篆刻艺术,其确立了文人篆刻艺术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向篆刻造型欣赏艺术的重大迈进。笔者通过把传统古典的篆刻文字图形艺术加以提炼演变,拿出其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精髓部分并加入徽派元素,从而构成新图形的多种创意方式及作品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篆刻流派大约形成于明代中期,使印章升华为篆刻艺术,揭开了文人流派印的帷幕。明代文彭即是篆刻艺术流派的鼻祖,从此形成了明清灿烂的流派篆刻艺术,涌现了风格各异、成就卓著的一代代篆刻大家。  相似文献   

3.
赖少其(1915—2000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他潜心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在振兴徽派版画,推进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书法艺术的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赖少其在篆刻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赖少其就对篆刻有所涉猎,创作高峰期则是在70年代前后。这里展示的作品尽管并非其篆刻的全  相似文献   

4.
赵之谦,浙江会稽人,字益甫,晚清著名艺术家,中国篆刻史上的一个奇才赵之谦一生,生活艰辛、颠沛流离,五十六岁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生之中,赵之谦共刻印四百方左右,是一位产量不高的篆刻家。虽没有形成新的流派,但他已经站到了清代篆刻的巅峰,影响了近百年的篆刻史。赵之谦是浙江人,初学篆刻自然受到浙派风格的影响。随着眼界的开阔,在三十岁左右开始转向徽派,同时研习秦汉印和六朝朱文印。如"二金蝶堂""鉴古堂"等印作,就能够看到各家基因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篆刻     
《中学生阅读》2007,(7):60-61
篆刻与书法一样,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古代主要用作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在源远流长的篆刻发展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是在明清时期。秦汉时期的篆刻具有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这种崇高的、近乎完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人仰望学习、鉴赏赞叹的典范。明清时期,石质印章出现,这一时期名家竞起,  相似文献   

6.
段雪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其篆刻艺术在业内享有盛誉,其书法工篆书,婀娜中尽显苍劲之趣,在篆刻创作上宗法秦汉,涉猎诸家,不拘一格,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其篆刻作品布局严谨、气息高古、用刀挺拔,作品风格多样,各具新意,可谓引领了云南篆刻界的印学风尚。  相似文献   

7.
印学史上"篆"与"刻"在印章创作中重要性的此长彼消历经三次,每次都是印风巨变的标志。对"刻"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促成了"刀性"的充分展示。"篆"作为篆刻艺术的两大主要构成因素之一,逐步地过渡到一个最佳的位置上,进入到一种崭新境界。"篆刻"也从过去的"刻篆"实现了自己的本真,是深含了"篆"的意义的"刻",是真正的"篆刻"。  相似文献   

8.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即书法艺术通过刀刻以后再现的中国传统艺术.它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法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篆刻艺术在先秦、汉时期就已成熟,隋唐篆刻艺术至明清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现当代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篆刻艺术蕴藏着中国阴阳学说的深刻原理,具有很高的审美内涵和艺术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谢紫妮 《甘肃教育》2008,(13):33-33
篆刻是“方寸”的艺术。篆刻虽小,却囊括了中国汉字发展的全部转折点。走进篆刻艺术,就等于走进了“汉字进化史”。篆刻艺术又是汉字的“活化石”,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林晨 《亚太教育》2019,(8):139-139
篆刻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特殊的技艺。将篆刻教学引入美术教育课堂是一个冷门,也是一项崭新的实践。探索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深刻认识小学篆刻教学的重要意义,科学制订教学计划与方案,灵活施教,就能让篆刻教学活色生香,在美术课堂中含苞欲放。  相似文献   

11.
开拓篆刻艺术的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篆刻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深厚,寓哲理、情感、审美于一体,形式美感独特,民族风格强烈,艺术魅力突出,开拓篆刻艺术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点画关系上,篆刻创作完成了对其矛盾的处理过程,进而产生篆刻的美。这种由矛盾而共生出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对印章空白的处理,笔画的穿插与挪让以及边框界格的布局。笔画的穿插与挪让和对边框界格的安排,其实都是围绕空白这一要素展开的。在对笔画与空白展开一系列的精心策划之后,印内的空间得到更加妥善合理的安排,整个印章也更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3.
吴让之作为晚清四大家之首,其篆刻对其他三家——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产生了深远影响。吴让之的篆刻刀法以冲刀为主,披削结合;篆法以小篆入印,方中寓圆;章法形式多样,稳中求险;边款则独具匠心,行草篆隶皆能用之。学习吴让之对篆刻的独特理解,能对取法吴让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课程内容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立足知识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开发篆刻校本课程,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丰富的篆刻知识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篆刻艺术之美,不断提升篆刻艺术专业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形式丰富、主题创新的篆刻艺术活动树立和展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寻玉珍 《广西教育》2012,(26):12-13
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迄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篆刻艺术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无论是自篆自用、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人们都可以从篆刻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为让篆刻艺术之花在校园里怒放,  相似文献   

16.
将篆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来,其不仅实现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调动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致和动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篆刻时实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注入了新的血液。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当中,既要创设自身的教学思路,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来启蒙学生的篆刻意识;又要丰富和扩充授课方法,借助趣味性十足的美术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篆刻知识的积极性和踊跃性。另外,教师还应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组织开展具体的篆刻活动,从而突破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参与篆刻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篆刻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青苹果(高中版)》2012,(8):F0002-F0002
方有新1961年出生于贵阳市、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合肥市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结庐印社社长、南薰社社员。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女性篆刻发展不尽人意,自明中期讫于现代,女印人屈指可数,且多系篆刻家之妻妾。女印人的成功更需要条件和机遇。“现代第一女印人”谈月色的成长经历就令人回味。在当代,女性篆刻有所发展,但势头并不强劲。这与篆刻的刀石特性、男女的腕力及智力差别及女性的家庭地位、作用有关。当代女性就读于艺术院校书法篆刻专业日多.女性篆刻发展前景看好。当代女性篆刻的总体风格偏向男性化,倾向于写意、大气一路印风,这与社会倡导、展厅文化及女性印人自身性情等有关。当代女性印坛应提倡女性意识,但从长远来看,则不能刻意强调男女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赵淑桂 《甘肃教育》2011,(15):77-77
篆刻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古老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必修内容。但由于材料、工具、专业性强等因素,使得篆刻教学常常流于形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则探  相似文献   

20.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篆刻兴趣,不仅能够磨炼学生顽强的毅力,持久以恒的精神,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带着主人翁的责任感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