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与服务教学科研关系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以成为当今图书馆的服务重点,本文论述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教学科研更好地服务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科技研发工作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当前我国教学科研并重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落后、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建议健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改进科研管理理念,构建多元化科研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静  吴薇 《高教探索》2012,(1):134-140
对教学型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关系观的调查与分析显示:教学型大学教师都认同教学与科研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师的个人背景因素中,职称变量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承"的教学科研关系观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和学科背景变量的交互作用则会影响教师"教学和科研有时存在相关性"的教学科研关系观。教学型大学教师总体上呈现"重教学"的倾向,但是并非所有教师都"重教学"。教师的工作偏好受到其实际工作类型的影响,但与其所在院校的晋升条件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是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的一块重要的学术阵地,它既可展现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又对高校教学与科研起着极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化作用.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810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价值观、学术目的观、学术研究方法观、学术道德观、学术环境观、学术发展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价值观具有多元化特征、主导性价值取向不明确、学术目的功利性色彩浓厚、学术道德素养不高及学术发展偏离了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学术权力配置及相应的制度建设深刻影响着办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内涵主要表征为研究性教学及因校制宜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现实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对学术权力制度有着自身的内在需求。通过整体考察、抽象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架构与运行规则,分析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现实运行状况,初构其制度架构及运行机制为在学院一级实行教授会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在校一级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和"大学评议会"共治型权力架构及其运行机制;同时辅之由内而外的学术权力制度文化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是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纽带,更是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学报应积极搭建好学术研究的平台,努力为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以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学术是高等教育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的兴起对改变高校教学与科研相剥离、学生培养与学术研究相割裂等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教学学术的研究问题、方法选择、评价标准与实践举措为主线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在教学学术研究实践中,全面把握研究问题、科学运用研究方法、系统确立评价标准,深化研究主体的协同合作、加强学术研究共同体建设是推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现学生培养与学术研究一体化发展的有益途径,也是提高教学学术研究质量、发挥教学学术研究价值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过低的学术品位是造成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差的最直接原因。影响高校“两课”教学学术品位提高的因素有三:观念、管理及“两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两课”教学学术品位,是由“两课”的科学本质决定的,也是由大学教学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学术品位是“两课”教学魅力之所在,是解决马列主义“进脑子”的关键。提高“两课”教学的学术品位应做到:弘扬“教学自由”理念,营造宽松学术氛围。高校“两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并强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对教学型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教学科研关系观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显示:教学型大学教师在观念上认同教学与科研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在工作环境方面,教学型大学教师认为过大的科研压力与工作量对其教学有负面影响,而获取学生反馈和同行交流则具有正面影响;院系"重科研"时教师倾向认为教学与科研二者无关,而院系"重教学"时教师倾向认为教学与科研正相关;教学型大学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时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导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教学"。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偏好存在着院校类别的差异,院校层次越高,教师更偏重于研究;男性教师更偏向于研究,女性教师则偏向于教学;45岁以下的教师更偏好研究;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偏好下降,而科研偏好则呈上升趋势;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低级职称的教师更偏向于研究;理工学科教师比人文社科类教师更偏好研究。同时,教学科研偏好的不同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和学术产出方面有较大影响,即偏好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更多,偏好科研的教师投入科研更多,学术产出也更多。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学术组织,要按照认识和思想的逻辑来运行。根据学术组织的特殊性,高校教学科研岗位干部"去行政化"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建立学术组织干部专门序列,实行分类管理;全面实行任期聘任制,从级别、身份管理走向职务、岗位管理;取消科研机构及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弱化教学单位及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建立学术民主程序,传承教学科研岗位干部的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基因";建立完善学术权力运行制约机制,防止教学科研岗位干部"主动行政化";大力推进高校管理权力和重心下移,去掉教学科研岗位干部"被动行政化";实现教学科研岗位干部职务与党政管理岗位干部级别的对等互认,保证教学科研岗位干部出口畅通、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13.
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是推进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改革、培养创新性人才和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组织进行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的必要性,概括了一体化团队建设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指出团队建设的关键性环节是建立团队业绩目标责任制、培养团队精神和设置科学的考核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地进化着。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受到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教学学术理论对大学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高校教学面临的现实危机为背景,深入分析教学学术的内涵和特征,探讨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以高校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标准为核心,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进行积极思考。青年教师是大学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标准是目前在教育界比较受到关注的焦点问题,值得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研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一个大学要想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就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应该采取加强各级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重视科研风气、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在其联系和关系中,与高校教学、科研的关系最直接最基本。高校教学、科研、学报三者关系的和谐、平衡、共同发展,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具体表现。本文试从学报的产生、发展,学报的性质、作用,学报的质量、特色等方面分析学报与教学科研的关系,探讨学报与教学科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从而说明,教学、科研、学报三者关系的平衡,是高校职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学报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应主动引进优质外稿,推动教师的科研活力;设置特色栏目,服务重点学科的建设;搭建学术平台,培养教学科研的后备力量;提供信息服务,促进教学改革的开展;面向在校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根据省属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积极创新多元学术评价方式,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师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学术水平,对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合理配置资源、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使教师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各种教学科研课题的增多,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机会。文章对参与各种课题对学生的意义、要求以及如何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分工等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然而,在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的同时,我们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亟待改革、调整和优化。高校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深化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同时,把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育专业水平作为重要抓手,从学术研究的高度探究大学教学的理念、过程和方法,逐步摆脱质量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