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童谣,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小小子儿,坐门墩儿,手里拿着小竹棍儿,拿着竹棍做什么,不让小鸡吃谷籽……”活生生一幅农家小院的生活场景;“小皮球,圆又圆,阿姨带我到公园,到了公园我不闹,阿姨夸我好宝宝……”唱出了童年梦幻生活无穷的乐趣。这一首首形象生动、节奏明快的童谣,  相似文献   

2.
徐开星 《福建教育》2005,(5A):17-17
在倾听中疏导。对“灰色童谣”宜疏不易堵,需先倾听,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区别对待,对那些无害也无益或宣泄成分偏重者尽可听之,给孩子一个消除焦虑、寻得开心、平衡心理的出口;而对包含不良内容的,则应严加教育,严格把关,做好引导,启用替代法或兴趣提升法,将功夫下在创作更多贴近儿童生活的健康童谣上。只有让“健康童谣”入耳、入眼、入脑、入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小妞小妞我爱你,生个儿子叫乌龟……”  相似文献   

4.
"灰色童谣"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已经流行起来,它的流行折射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学生对学校话语霸权的反抗等问题。为此,学校在加强德育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系,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全社会通力合作让青少年伴随着健康的童谣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尚印 《教育文汇》2010,(7):58-58
柳河从我的家乡闻集穿过。每到春天,河水潺潺,杨柳青青;夏天一到,柳荫相叠,群娃戏水;秋高气爽,河水澄碧,田野金黄;寒冬降临,漫天银白,树树银花。家乡虽然地处偏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可一代代勤劳智慧的父老乡亲在柳河水的滋养中,情不自禁地激发了口头创作的灵感,用各种艺术形式反映贫困艰难的生活,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渴望,表现出朴素、乐观的生活情趣。童谣,就是一束开在这片土地上的乡土文学野花。  相似文献   

6.
张喻 《文学教育(上)》2010,(23):152-152
随着中小学校园"灰色童谣"的越来越流行,它的流行内容、流行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种"另类"童谣犹如一面镜子,它清晰地折射出基础教育理念中人文精神的丧失、课程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的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让这种童谣回归本色——"绿色"。  相似文献   

7.
如今许多孩子们的口中,不时蹦出一些带有恶搞、暴力色彩的“灰色童谣”。什么“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还有“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找点空闲,找点时间,独自在家,把电视看看;  相似文献   

8.
说起童谣,大家都会想到一些熟悉的旋律,比如“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等等。童谣,陶冶幼小心灵的音符,伴随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但是,现在一些内容不健康甚至带有暴力、黄色内容的“灰色童谣”却在孩子们中间广为流传。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小学生经常与同学“分享”痞子童谣,“读书苦、读书累”是最受他们欢迎的一首。一些孩子的言论让人吃惊:“不会童谣就会被同学看扁,显得很老土,根本就没办法混!”  相似文献   

9.
吕赟 《湖北教育》2010,(1):22-23
我的小外甥今年十岁,活泼可爱。就是学习自觉性不够。这不,大舅子每个星期天都让小外甥到我家做作业,顺便让我给他检查检查,补补课。这个星期天,小外甥早早地来了,自己打开书包。做起了作业。无意中,我发现小外甥的书包里有一本精致的簿本,拿出来一看,  相似文献   

10.
肖力 《湖北教育》2010,(1):21-22
“高老师高老师高高高,他叫我们做早操;我们做得乱七八糟,气得高老师发高烧。”“半夜三更,驴叫三声.你家发生了伊拉克战争。你爷掩护你爹。你爷壮烈牺牲。你奶奶背驮布褂子,手拿机关枪,自称是东方不败,实际是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远离灰色童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外来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等方面强化基础教育文化功能,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红 《中国德育》2012,(12):73-73
问:孩子上小学了,经常胡乱篡改歌词,还唱得很起劲。我很担心,该怎么办呢? 答:当前学校里流传着很多被改编的歌曲,因为有些内容比较消极,被称为“灰色童谣”。对于孩子喜欢传唱“灰色童谣”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和过度干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步步深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育》2005,(12):54-55
“学校学校是我家,课间纪律靠大学,放学铃响队站好,又快又静齐刷刷。”这是武汉黄陂街小学五(3)班学生熊帆创作的一首童谣。近日,在武汉市江汉区,各校积极开展征集、推广“健康童谣”活动,向校园里流行的“灰色童谣”宣战。  相似文献   

14.
从灰色童谣看当前基础教育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教育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匮乏,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学校文化建构的相对滞后,致使灰色童谣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广为传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以加强基础教育文化功能来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萍 《师道》2004,(12):12-13
走廊里,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声音吵吵嚷嚷的,时而爆发出一阵哄笑。小毛揉着红红的眼睛,挤出这群孩子的队伍,向我走来,“老师,他们说我是‘总统’。”  相似文献   

16.
童谣、儿歌很早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人们多从语言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展现童谣的地域特色、教育功能、审美情趣等等,本文试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试图透过“灰色童谣”来探究大众文化是如何对儿童世界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田志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3):140-141
阐述了计算机网络防火墙的架构体系,分析了计算机网络防火墙的类型,提出了计算机网络防火墙的设置方法,以此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级系数。  相似文献   

18.
刘义杰 《广西教育》2013,(16):22-22
“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问你怎么办,拿着刀,背着干。打不过怎么办?打不过找奥特曼。”这些经过改编,被孩子们用来抒发某种情绪的诗词、儿歌,被称为“灰色童谣”。近日,多则关于“灰色童谣”的微博在网络上迅速爆红,这些经过改编的顺口溜、诗歌等,大多为恶搞、调侃等内容。(2月24日《武汉晨报》)  相似文献   

19.
从灰色童谣看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波及全国。大众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一方面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它又以灰色童谣的形式侵蚀了校园生活。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灰色童谣"充斥中小学校园,是一种"反学校文化"情绪的表现,是少年儿童以调侃、戏谑方式实现的亚文化的自我建构."灰色童谣"对于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有一定的意义,但"灰色童谣"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对少年儿童的心智成长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老师、家长应加强与少年儿童的心灵沟通,组织编创健康向上的"新童谣",驱逐"灰色童谣"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