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自然段。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常静作品《离弦》、《呼吸》的调式、旋律、节奏节拍、伴奏等进行研究,探讨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筝乐碰撞而产生的现代筝乐的形式与特点,认为现代筝乐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文包词的形式介绍了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过程,将苏轼在中秋之夜对弟弟子由的思念,对分别7年之久的埋怨,转而释怀祝福的感情娓娓叙说而来。  相似文献   

5.
谭晶是融合通俗、美声和民族三种唱法为一体的一位优秀的中国青年歌唱家,近几年来在舞台上非常活跃。本文从谭晶的演唱风格、《在那东山顶上》音乐特征、谭晶对《在那东山顶上》的演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谭晶的唱法是多样性的跨界唱法,独特的尾音处理将《在那东山顶上》的藏族韵味展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中国声乐跨界演唱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跨界演唱现象作为传统唱法的现代创新演绎,以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广大的音乐市场生存空间,契合了当代和谐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注入"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将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声乐艺术道路上出现的跨界演唱这种现象出发,通过对跨界演唱的特点和风格的分析,谈谈歌唱者如何做好跨界演唱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万曦 《文教资料》2008,(19):33-37
纳博科夫的作品充满了"跨界"现象.在他的代表作<洛丽塔>中,纳博科夫使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命运穿梭于此岸与彼岸、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回忆、文学与科学之间,正是由于文本在这些领域的自由跨越.才成就了<洛丽塔>在后现代文学艺术中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本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相似文献   

11.
12.
在当今流行音乐歌坛"中国风"是近些年流行音乐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出现代表西方流行音乐和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时代的到来。"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横空出世,受到我国大部分青少年喜爱。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特点也使得很多流行音乐歌手的喜爱。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台湾流行音乐创作歌手周杰伦,他基本会在他的每张专辑里面加入"中国风"民族音乐的元素。周杰伦最为突出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有《青花瓷》《菊花台》,等脍炙人口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3.
近日,有消息说台湾歌手周杰伦的一首《蜗牛》被收入上海市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对此事,社会各方褒贬不一;学生是大声叫好,认为周杰伦的《蜗牛》积极向上,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而家长们普遍表示不理解,认为孩子们唱这类随波逐流、不知所云的歌肯定没好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跨界演唱现象教育启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跨界演唱现象是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大融合、大众审美需求与日俱增、唱片行业飞速发展以及政策大力支持等背景下产生的,它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有诸多启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客观看待这一现象,正确地加以引导。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大创新力度,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跨界唱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演唱方法,对我国声乐演唱技法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活力。我国著名青年歌唱家谭晶用自身全面的演唱能力将声乐界三大唱法民族、美声、通俗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跨界唱法。她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音乐和文化进行取舍和创新,并建立了自身全新的跨界演唱体系。最近,她又参加了湖南电视台的《我是歌手》栏目,将跨界唱法的演唱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显然这种跨界唱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并且更加生动深刻地抒发音乐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展现了跨界唱法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7.
流行音乐是大众喜爱的音乐类型之一。作为一种艺术,流行音乐在演唱方面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流行歌坛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注重歌手的专业演唱技巧,提高歌手的综合文化素质,使歌手能够借鉴科学唱法,唱出自己的风格,将我国的流行音乐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19.
20.
[教材简析]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义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叉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课文的重点显然是在描绘苏轼由“埋怨”而走向“宽慰”的精神轨迹,这正是词人写作时的着力点,也是这首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