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伦理是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内容的伦理学科,教师德性是教师对职业意义、精神归属、教育伦理等体认后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与道德境界。教育伦理是客观的,是外在的道德规范;教师德性是主观的,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在师德建设中,应将教育伦理转化为教师德性,以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与敬业精神。从教育伦理与教师德性的内涵出发,分析教育伦理向教师德性的生成机制,探究教育伦理转化为教师德性的方法路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德性伦理是教师主体对教师的职业意义、精神归属、教育方式以及对教育伦理精神自觉体认后所形成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境界。教师德性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师生伦理关系、教师伦理责任、教师道德人格和教师道德义务,具有内在性、自律性、超越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教育伦理是教育活动中以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教师德性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伦理,体现了当代教育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品性和道德修养,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伦理的自觉践行。在师德教育中,面临着教育目标道德缺失、教育过程道德失落、师生关系道德旁落等问题。为此,应通过道德教化、道德评价、道德激励等方式,将教育伦理内化为教师德性,以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4.
比较起其他的职业,教师是一项对道德的要求超过对知识技能要求的职业.然而目前对于教师伦理的探讨,往往都集中在如何继承发扬教师的传统美德上,或出台一些禁令,忽视教师专业化运动现实下对教师伦理的新要求.全文从为专业负责、专业界限和服务意识方面论述了专业化对教师伦理的要求,并提出通过培养教师的伦理自主性来应对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峰 《教育探索》2007,(5):89-90
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其发展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充实自我,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对教师德性的探讨对教师道德的自我实现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性伦理走向自然,遭受了最具"环境伦理特色"的责难:它持有或导致危险的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术语意味着极为不同的观念和主张。以德性伦理的路径探讨和应对环境问题,蕴含着一种合理而且必要的人类中心主义,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切,而且能够引导人们超越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年来国际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若干重要研究议题进行梳理,分析专业伦理与一般伦理的关系、专业伦理是他律抑或自律、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的冲突和配合、以及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间的互补关系,以期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复杂图景以较为清晰的描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年来国际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若干重要研究议题进行梳理,分析专业伦理与一般伦理的关系,专业伦理是他律抑或自律、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的冲突和配合、以及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间的互补关系,以期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复杂图景以较为清晰的描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教师专业化研究中“技术理性本位”的取向十分明显,“德性”维度遭到忽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德性维度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主要内涵包括爱与关心、责任感、公平公正以及幸福感,其德性素质的养成有赖于教师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再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教师专业化研究中"技术理性本位"的取向十分明显,"德性"维度遭到忽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德性维度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主要内涵包括爱与关心、责任感、公平公正以及幸福感,其德性素质的养成有赖于教师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以中职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中职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这就需要中职的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中职英语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学的能力,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去塑造现代化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始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要实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技能技术能力,提高教学改革实践能力,提高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方法与能力。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国教师道德面临极大的困境,教师道德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教师道德平庸和教师道德建设究竟走向何方?对于教师道德的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会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清现存的教师道德困境,为困境的解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伦理文化中的教师幸福是一种基于德性的幸福,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在当代物欲化的社会中,教师幸福逐渐失落,其根源在于德性缺失,即教师缺失追求内在幸福的心态、缺失以德性为主体的幸福能力。教师幸福是教育幸福的前提,不仅需要外部客观条件的支持,更需要自身德性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幸福的回归路径在于重塑德性,即确立积极的教师幸福观、提高教师内在幸福能力和构建以幸福为取向的师德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教师需积极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点、阻力与路径,为的是在中职教改中挖掘语文教师的潜力,教师群体可成为中职教育与时俱进的动力之一,在专业化发展中用更高要求鞭策教师奋进,解决中职语文教育问题,如教法单一、课程开发低效等,使中职语文教育水平能随之提升.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条件、自身能力水平及职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陷入困境之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呼唤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学校及教师本人共同努力,构建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网络系统,不断探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在规范与德性之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多元,基于规范伦理的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面临着深层次的困境。要克服这些困境,道德教育必须把视野拓展到规范理论之外,从德性伦理那里寻找新的基点。这是由德性伦理的内在性、超越性与自律性所决定的。从根本上说,道德教育是介于规范与德性之间的,其可能的发展路径是:以德性养成为目的、以道德规范为内容。要实现这种道德教育,至少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转换道德教育的目的;(2)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3)发挥制度教化的作用;(4)融合传统美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道德规范与教师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 《中国德育》2008,(12):1-1
不久前,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此让我联想到《希波克拉底誓言》。有人认为,这个2400多年前一个普通医师的誓言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件之一,译成中文只有500多字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历经几千年,没有被“修订”过,为何能产生如此久远而巨大的影响?我们修订的教师职业道道规划也能如此吗?  相似文献   

20.
制度伦理和德性伦理有各自的功能和局限,它们在大学德育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单独强调任何一个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只有让两者相互契合才能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本文论述了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在大学德育中契合的应然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