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华娟  韦修喜 《教师》2024,(11):105-107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模式。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对计算机类研究生的培养要求,高校应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殊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产学研办学特色,培育更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解析计算机类专业对“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殊需求,并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研究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工科概念的应运而生,新工科逐渐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不仅对高校卓越人才专业化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师资队伍工程化建设指明了新方向.以计算机类专业师资培养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解读了新工科的内涵以及意义,分析了新工科下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的依据,并就如何从新工科背景出发,从五个方面的定位析构计算机...  相似文献   

3.
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给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给国家输送了很多实用型的人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如何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新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让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是高校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深入开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9,(5):113-117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产业和教育在资源、信息方面充分融合,而新工科是随着产业发展变革而成长出的新兴的工科领域。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如何建设和地方产业需求高度吻合的计算机类专业群是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的关键。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立足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协同技术创新平台,政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平台,探索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路径,推进跨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和探索开放共享的新工科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7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各地高校开始探索"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针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效课堂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以期高职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能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业态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知识结构单一、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较差等,探讨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介绍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及组织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之下,如何关注社会发展新需求,培养更多高质量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是走向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则是以沈阳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为例,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基本思想,更新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了目前的产教融合,探索出基于新工科教育的应用型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一个庞大的工科专业群,如何响应新工科需求,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未来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关键。本文从国际视角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电气电子信息相近专业设置,以这三个国家的七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例,探究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特色,最后总结了我国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提出更深入、更专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更是首当其冲。分析目前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具体的课程目标以及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针对专业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平台,以工程案例来带动能力培养,建立面向能力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达到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文章结合广西地方工科高校材料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目前高校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如何建设实践类“金课”并进行有效评价提出一些设想和举措,如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重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等,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高等院校新工科改革为背景,在阐述新型工业化建筑产业对土木类专业需求的基础上,以郑州大学为例,构建土木类人才培养方案,进而论述了如何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来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土木类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现代学科和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决定着众多下游学科和产业行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学如何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已有专业新工科改造,更好服务于技术创新和新行业、新业态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化学教指委以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契机,开展了化学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和改造战略研究,提出基于化学学科开...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和行业发展需求对传统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新技术为支持进行专业改造升级是必然趋势。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水利类专业提升改造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强调”:强调传统水利工程专业与技术新发展、行业新需求的融合;强调培养具有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智能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主要通过升级培养方案、改造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革新培养模式、加强特色课程教材建设、推进融合型师资建设与能力提升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研究和实践,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学科特色,将自动化、电气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相互深度融合,形成了大自动化类专业。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需求,着重构建大自动化专业的电类技术人才的创新培养体系。文章从电类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三方面入手,研究我校大自动化类专业电类技术基础课程新体系的建设。旨在提高我校大自动化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为其他高校大自动化类专业电类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对新工科的建设要求,分析了地方院校土木类专业建设新工科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培养不足、跨学科知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追踪行业新发展技术及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力度不够。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土木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思路和主要措施,即重构人才知识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协同育人体系,加大国际化能力培养和建设适应新工科要求的师资队伍。研究结果对土木类专业开展新工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抓住计算机教育发展新机遇,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过程化教育创新途径。在改进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评价引导下,促进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发展,以获得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历经3届毕业生的新培养模式,造就了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计算机领域可用之才。随着社会对高质量计算机人才需求日益旺盛,高质量培养与高水平需求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以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等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分别从建立“平台+方向+模块”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开发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成果导向理念贯彻到教学以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等方面阐述具体相关措施,可为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新兴产业与新经济需要的技能型计算机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学生为例,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建设《物联网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改革思路,并立足新工科和非计算机类工科学生特点,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建设新课程,最终实现与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移动应用开发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对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人才培养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还应融入人文素质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黑龙江大学基于工程类专业认证要求,立足于综合性大学的高水平建设,充分发挥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优势,探索基于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的、工程类专业认证要求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可操作方案,推动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工程类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是新时期解决教育与产业“错位”问题的迫切需求,而行业学院则是促成校企深度融合的共同体和载体。在全面分析信息通信产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以行业学院为载体加强计算机类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其中包括主动对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接ICT行业链和产业链发展,瞄准行业产业人才需求,通过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及多主体产教科创协同育人等几个方面的措施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实践的经验。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效果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