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加强“中高本”贯通培养是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类型特色、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课程体系衔接是实施“中高本”贯通培养的关键点。基于对河北省中职、高职院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本科院校“3+4”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职、本科院校“3+2”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分析发现,河北省中高本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衔接存在课程目标模糊、课程结构重复、教材缺乏衔接等问题。河北省中高本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设策略为:顶层设计“阶梯上升式”中高本贯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化构建“能力递进式”层次化课程体系;多元协同开发“项目化、模块化、数字化”教材。  相似文献   

2.
应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论,尝试性地将TQM的手段和方法应用于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当务之急。防灾科技学院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了学院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量及各个部门实行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构建了由组织系统、信息体统、督导系统、反馈系统、支持系统、外部监控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培育防灾减灾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建立以系部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彭莉 《海外英语》2023,(22):238-240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颁布为高职英语中高本贯通提供了建设依据和决策指导。文章阐述了高职英语教学中高本贯通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中高本贯通现状,并尝试从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模块设置和开发线上资源三个方面寻找高职英语中高本贯通对策,旨在稳步推进中高本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将针对"中高本课程衔接"存在的重复设置、人才标准不统一、管理不通畅等一系列问题,实施有效的构建操作模式分析,加深分段培养模式的判断分析,结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落实操作模式和操作标准,培养有效的课程体系实施内容,提升多模块体系的构造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TQM是一种全新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它坚持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目标,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实现长期的成功。这种管理思想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TQM理论的PDCA管理循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教学质量反馈及处理等方面的实践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孙敬 《现代职业教育》2022,(11):155-157
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是未来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体系之一.当前,中高本贯通教学模式应用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不到位、中高本课程衔接不畅通、开展的社会服务模式不匹配、合作共育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亟待解决.中高本贯通人才教学体系应重新规划和实施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以梯度结构为导向的中高本贯通专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山东省《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发布为起点,针对中高本三个层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重复、衔接机制不畅等问题,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主的智慧建造专业群为依托,开展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探索实践三阶递进、四维融通、系统化设计的中高本课程体系,打造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的山东范式,形成山东省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山东省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不断完善与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在开展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表现在中高本类型教育体系特征不凸显、中高本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不清晰、中高本专业教学贯通不深入、中高本综合素质贯通培养不足、中高本特色人才选拔工作还需优化等方面。可以通过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定位人才贯通培养层次、开展专业教学贯通培养、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贯通培养、构建特色人才选拔体系五个路径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实现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人才一体化培养,不断优化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比照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剖析中高本教育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按照职业人才规格层次,与高等教育互融互通,构建了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衔接体系,对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贯通思路和方法进行说明,最后给出了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改革途径,形成了"多层立交、互融贯通"衔接框架体系和保障措施,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质量是院校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快车道”的发展时期,构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结合几年来的实践,提出了从质量目标、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教员队伍、管理与保障机制、建设策略六个方面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工程。  相似文献   

12.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综合实力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必要性,梳理了高职评估与诊改的关系,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职本科一体化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价主体单一化及缺乏评价反馈机制等问题。在分析我国现状及中英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包含明确评价主体、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评价反馈及时等在内的高职本科一体化金融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建立科学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适应企业、行业、产业需求的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质量强校自主性不强、校外实践监控不足、反馈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遵循产教整合、全员参与和监管结合基本原则,应从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运行系统两方面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七项经典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社会各界对学生发展质量的高度关注推动了NSSE项目的开发,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应用.NSSE项目可概括为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频度、教育经验的丰富度和校园环境的支持度五大核心指标.其实施效用包括打破传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评估结果推动院校诊断改进,促进政府、学校、学生"三方共赢".该项目为我国本科教育质量保障提供的启示是: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业挑战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学习能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增加生师互动频度和程度;以生为本,拓展不同学生教育经验的丰富度;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校园环境支持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和规范性文件,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以龙城旅游控股集团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合作的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方案、师资队伍、实施保障等方面对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为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实践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实际职业能力提供依据和实施方法,为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职学院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把ISO9000标准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蕴含的理念和方法推行到高职教育中,结合学院自身办学特点,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达到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树立质量意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降低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增强竞争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教育质量却令人担忧,通过以新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为视角,探索职业教育质量的外部和内部保障体系,着重分析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三个质量控制点,从而构建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职学院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把ISO9000标准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蕴含的理念和方法推行到高职教育中,结合学院自身办学特点,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达到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树立质量意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降低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增强竞争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界定企业文化的内涵,厘清企业文化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对接的难点,剖析二者对接与融合的思路,提出从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与实践渗透等方面,搭建体现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实现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